曲城故城遺址

曲城故城遺址

曲城故城遺址,位於山東省招遠市蠶莊鎮東曲城村南,遺址東西最長約800米,南北最寬300米,面積約20.6萬平方米,包括城外東南、盛家村北的南窯遺址區,面積約2.4萬平方米,總面積約23萬平方米。

曲城故城內外分布有從西周至漢代各時期的墓葬、井、殉馬坑、灰坑、建築構件等文化堆積等,從採集遺物有西周中期青銅重器,且較多屬於周代、並有個別屬岳石文化時期來看,曲城故城在建城之前的商周時期,已是一個重要的中心聚落。

2019年10月7日,曲城故城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曲城故城遺址
  • 地理位置:山東省招遠市蠶莊鎮東曲城村南
  • 所處時代:西周至北齊
  • 保護級別:第八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 編號:8-0069-1-069
歷史沿革,遺址特點,文物遺存,歷史文化,保護措施,旅遊信息,

歷史沿革

1955年,曲城故城遺址發現。
1981年,由縣文物幹部與鄉鎮文化站工作人員組成文物普查小組,對城址進行了詳細調查。
1988年,複查,確定了保護範圍。其年代相當於西周至戰國時期,亦有漢代遺存。

遺址特點

曲城故城遺址在招遠市區西偏北30千米處,北距曲城村200米,中間有一條季節性小河自東向西流去,將遺址和村莊隔開。東距窪子村約600米,北距招遠至萊州公路約100米,西與萊州市接壤。遺址地處小盆地,三面環山,一面平緩,面積廣大,當地村民按自然地形將故城遺址分為東南城,南城和西南城。保護範圍內是農田,土地肥沃,種植小麥。由於歷年來平整土地、修路、挖機井、挖池塘等原因,遺址已遭受嚴重破壞。遺址北部斷崖上,可見密集的陶片,有的陶片很大很厚,可能是瓮或瓦的碎片。
曲城故城歷史悠久,從城址的斷崖暴露的文化堆積分析,文化層含大量漢代的豆、盆、罐、簡瓦、板瓦殘片,不見晚於漢代的遺物。在城址的中部和東部,文化層內多處見有夯土層,可能是殿堂和城牆的基址。當地民眾按自然地形將城址分為東南城、南城和西南城。城址內發現夯土台基兩處,殘井一眼,地表、斷崖陶片堆積較為豐富。曲城故城遺址地層堆積厚約3米,分為四層:第一層為耕土層,厚約0.4米;第二層為近代擾亂層,黃褐色土,內含少量的漢代陶片及近代瓷片,厚1.1~1.2米;第三層為漢代文化層,黑褐色土,內含較多的簡瓦、板瓦和陶片等遺物,厚1.05~1.1米;第四層土質較緊,黑褐土比第三層稍黑,厚約0.8米,內含陶片較少,器物形制與第三層相同。

文物遺存

曲城故城遺址出土的陶器標本有鼎、鬲、豆、盆、缸。出土的銅器有齊中簋兩件,盤、盆、壺、甑各一件。

歷史文化

曲城歷史悠久,可上溯至西周時期。《今本竹書紀年》載:周成王“十四年,秦師圍曲城,克之”。據王國維《今本竹書紀年疏證》,此“秦”,另一版本作“齊”,按周成王時,秦國尚未建立,故“秦師”當為“齊師”。《晏子春秋•內篇諫下第二》稱“丁公伐曲沃,勝之”,《藝文類聚》引作“丁公伐曲城”。可見,周成王時,齊師伐曲城,當為丁公在位時發生的事。丁公是齊國第二代國君。據此推斷,當時曲城或是菜國的一個城邑,或是與萊國並立的另一小國。齊國攻克了曲城,但並沒有占領曲城,而是退了出來。齊國與萊國乃至整個東夷有一個長期的拉鋸式的鬥爭過程,一直到春秋末期,齊國才算取得了徹底的勝利。春秋至戰國時,曲城的歷史理沒無聞。西漢時,設曲城縣,屬東萊郡。漢高祖封蠱達為曲成圖侯。蠱達,又作蟲達。《楚漢春秋》記“夜侯蟲達,蓋改封也。夜縣屬東菜”。據此可知,蠱達先封在曲城,後又改封夜縣(即掖縣)。《論衡•別通篇》稱:“劍技之家,人鬥戰必勝者,得曲成、越女之學。”看來,曲成人擅長劍術。漢武帝時,封中山靖王子萬載為曲成侯。東漢時,曲成又為劉建侯色。晉朝改為曲城縣,北魏時分為西曲城、東曲城二縣,並屬東萊郡。北齊文宣帝(550~560年),廢曲成縣,併入掖縣。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又從掖縣分出,復置曲成縣。兩年後,又撒消曲成縣,併入掖縣。此後,再無曲成縣的設定。

保護措施

1987年,曲城故城遺址被公布為煙臺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2年,曲城故城遺址被公布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9年10月7日,曲城故城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曲城故城遺址位於山東省招遠市蠶莊鎮東曲城村南。
東曲城村
  • 交通信息
招遠市內乘坐公車招遠302路到東曲城站下車到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