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園酒樓

曲園酒樓

曲園酒樓創建於清光緒年間(約1890年),是北京經營湖南菜最早的老字號,據今已有110多年歷史,被原國內貿易部命名為“中華老字號”。曲園酒樓現展覽館路48號,經營面積1500平方米,二樓是寬敞舒適的大廳,不僅可以接待散客還可以接待大型婚禮及宴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曲園酒樓
  • 地理位置:西城區展覽館路
  • 建成時間:約1890年
  • 營業時間:11:00-24:00
概述,特色文化,服務理念,成長曆程,

概述

名 稱: 曲園酒樓(聚德華天)
地 址: 西城區展覽館路
地 段:復興門地區、金融街地區、二龍路地區、月壇、阜成門、展覽路地區、官園地區、百萬莊地區、天意小商品市場地區
營業時間: 11:00-24:00
乘車線路: 26、45、65、697、714、732展覽路站下
人均消費:50
三樓有風格迥異、靜幽古樸的雅間。經營品種既保留了傳統湘菜的經典菜餚,又增加了人們喜愛的潮粵菜餚,使廣大賓客的美食選擇更加豐富。
曲園酒樓以其地道的湘菜贏得食客青睞。社會各界名流常在此辦宴,並留下墨筆。齊白石、梅蘭芳、陽翰笙、周揚、吳晗等文人名士、梨園書香都曾光顧曲園酒樓。並留下墨筆。尤其居京的湖南人常相邀在此。1955年,新中國歷史上的十大元帥授銜,舉辦儀式後,在曲園酒樓設辦15桌慶宴。同年,曲園酒樓的廚師被請“出外會”,為外事服務,毛澤東主席在品嘗曲園酒樓的菜餚後,誇讚是“地道的家鄉風味”。
曲園酒樓的湘菜是由湘江流域、洞庭湖區和湘西山區三種地方菜所組成,以長沙菜為代表,其菜系特點是常用熏臘原料,燒、蒸、煎、炒等烹飪手段並用,講究入味,具有酸辣、鮮香、軟嫩等特色,在京城獨樹一幟。著名的傳統品種有腊味合蒸、東安子雞、紫龍脫袍、奶湯蹄筋、髮絲百葉、湯泡肚尖以及懷胎鴨子、紅燒狗肉、烤全豬等,多年來一直深受人們的歡迎,成為曲園酒樓經久不衰的看家菜。
曲園酒樓的特色菜有:酸辣肚尖、紅煨甲魚裙爪、東安雞、蒸臘盒等。

特色文化

曲園酒樓以文促商在三湘有名。進京後,豐富的飲食文化也吸引眾文人常“問鼎”。毛澤東主席的同鄉湘籍人士齊白石,寓居京城多年,是曲園的常客。
曲園酒樓與文人結緣是京城眾餐館不及的。據原北京市服務總公司編輯出版的《中國風味菜餚》中記載:曲園酒樓曾特聘著名文學家、藝術家兼美食家的候寶林、溥傑、黃苗子、胡爽庵、婁師白、陳大章為顧問。在這些名家大腕、美食家的關懷、關心下,曲園酒樓在上世紀的七、八十年代在眾湘菜館中,獨樹一幟,獨領風騷。黃苗子、董壽平、婁師白、郭沫若等各界名流都曾欣然為曲園留下墨寶。曲園酒樓還榮幸的接受了人民大會堂贈予的曾掛湖南廳的巨幅“湘繡”。
曲園酒樓至今仍保留了這一特色。其雅座餐廳的廳名全部由名人撰寫,其中包括:黃苗子、肖勞、啟功、吳祖光等人。在雅座餐廳內懸掛著許多文人墨客為曲園酒樓留下的真跡,如張國基老人95歲高齡時寫下的“曲徑通幽處,園中多貴賓。”著名書法家黃正襄寫下的“誰將狗肉作佳肴,壯士入秦膽氣豪,獨有曲園能醉客,敢將此味入庖刀。”

服務理念

曲園酒樓在為社會各界提供服務的過程中始終堅持自己的經營理念,即地道的口味、誠意的服務、獨特的技術和始終不變的信譽。在相當的老顧客心目中,有著難以割捨的沉甸甸的分量。

成長曆程

曲園酒樓搬過多少回家?也許連曲園的員工都說不大清楚。從西單大街搬到過豐臺公園裡,後來又搬到車公莊路口,再後來搬到阜外大街。眼下,曲園又有了新落腳的地方———展覽路48號。曲園酒樓細數起來也有115年的歷史,也有著“京城湘菜第一家”的名頭。可是,不停地搬來搬去,或許跟不是土生土長的京城老字號有關係。別看與全聚德、同仁堂一樣都是百年老號,但曲園當年確實是外來戶。1949年新中國成立,曲園才從湖南長沙被請進的北京城。這幾十年的工夫,曲園確實隨著京城的建設搬了不少回家,可挪到那兒火到那兒,京城口正的主兒品嘗湘菜還就認曲園。
曲園出名,靠的是當年“以文促商”的治店理念。1949年進京前,老曲園就是名震三湘四水的名字號。曲園選址很特別,開在一家公館的花園裡。花園內亭台掩映,花木扶疏,環境奇好。所以,經常有文人墨客、雅士賢達光顧曲園。曲園的店主出身官廚也是不俗之輩,隔三差五地常邀墨客吟詩作對或即席揮毫。其中,就有一位賢達以“曲園”為題寫了三副嵌字聯。一副為四言:“古城之曲;因地為園。”二副為五言:“一丘藏曲折;半畝壯園亭。”三副為七言;“幾曲欄乾文結構;一園花木畫精神。”這三副對聯一張掛出來,立刻給曲園增色不少,光顧的客人也越來越多,曲園的知名度也迅速飆升。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曲園酒樓發展到第一個高峰,論規模、氣派據說在全國都數的上。四層樓結構的餐廳可以同時開席160桌。另外,還專門辟有供文人墨客詩酒聯歡的單間、雅座。接待客源多是豪商富賈、湘地幕僚及長沙知名人士。曲園的湘菜在全國都稱得上“獨尊”了。
1938年,曲園酒樓遭遇災難。當時,抗戰全面爆發,日軍進攻長沙。長沙會戰中,曲園酒樓毀於戰火。之後,廚師四散異鄉。抗戰時期,有湖南人也曾借著曲園的名聲在昆明、重慶、南京等開設湘菜館。1949年,曲園酒樓遷入北京。如今,曲園酒樓的牌匾就是當時由湖南文人齊白石老先生給題的。
不過,曲園贏得“京城湘菜第一家”的口碑,靠的就是武。1955年9月,毛澤東主席給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授銜。授銜儀式後,毛主席在曲園酒樓宴請授銜的將帥們。那天,曲園做了15桌地道的湖南菜。不僅元帥、將軍們吃得讚不絕口,而且連毛主席都說是“地道的家鄉菜”。
其實,細究起來,在曲園宴請元帥、將軍也很合適。因為曲園代表菜裡面最有名的就是兩道“武”菜。一道是子龍脫袍。這是一道以鱔魚為主料的傳統湘萊。因為鱔魚在製作過程中需經破魚、剔骨、去頭、脫皮等工序,特別是鱔魚脫皮,形似古代武將脫袍,所以取名為“子龍脫袍”。這子龍就是三國時期的蜀國名將趙雲。相傳,曹操率軍南征荊州,劉備為保百姓帶領軍民前往江陵,命張飛斷後,趙雲保護家小。行至當陽,被曹軍趕上,趙雲在混戰中與劉備家小失散,身邊僅三四十騎相隨。趙雲在亂軍中到處尋覓,先找到甘夫人送至長坂橋,又折回繼續尋找糜夫人與阿斗。路上撞見曹操隨身背劍之將夏侯恩,趙雲一槍殺死夏侯恩奪得“青釭”寶劍。後來,趙雲找到了阿斗,取下護心鏡,解開戰袍將阿斗放在懷中,重新上馬,殺開一條血路,終於衝出重圍,將阿斗還到劉備手中。後來,湘楚名廚為了表示對趙雲的欽敬而創製了“子龍脫袍”,以鱔魚寓子龍之意。
還有一道曲園頭牌菜東安子雞也與武將有關,這就是北伐名將、國民革命軍第八軍軍長唐生智。東安子雞早年叫醋雞。這道菜興於唐玄宗開元年間,是湖南東安縣人逢年過節宴請大菜。醋雞為什麼改叫東安子雞?據說,北伐時期,祖籍湖南東安縣的唐生智將軍在曲園酒樓宴請賓朋。席中上了這道菜,來賓吃後讚不絕口。有人問:“這道菜叫什麼名字?”唐生智覺得醋雞名字不雅,便隨口稱東安雞。從此,這道醋雞變成了東安子雞。東安雞用家養一年以內的子雞為主料,以醋、辣椒、姜等為佐味調料,經醃、煮後,加味烹炒成菜。
當然,到曲園還有許多值得點的名菜。湘菜是以味別多樣,尤重酸辣,鮮香軟嫩,熏臘清香,口味適中為風味特色的。此外,做水魚有獨到的功夫。而水魚最講究的是吃“裙邊”。曲園酒樓特色菜還有酸辣肚尖、腊味合蒸、豆豉辣椒火焙魚、剁椒蒸魚頭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