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曲劇,在橡西一帶稱“曲子戲”,民國初年也叫商蹺戲,1894年~ 1916年,澠池、義馬一帶逢節日廟會已有踩高蹺唱曲劇之習,多扮生、旦、未、丑角色,由一、二把墜胡伴奏,有時配一把三弦,一個手板,演唱鄉土味極濃的生活小戲,如《光棍哭孌》、《鬧》、《賣扎盆》等,吟唱的曲調有陽調、背弓、一串玲、尖尖花、書韻、小放牛等。
民國23年(1934)前後,義馬下秋村人由南陽學來大調曲子,在本村演出《小姑賢》, 《小姑惡》、《拾玉鐲》等小戲。之後,義馬石佛村、澠池城關、觀濘堂煤礦,一些民間淥劇班也兼唱起曲劇。在此期間,南陽曲子和洛陽曲子同時流入盧氏縣,朱陽關和盧氏城關先後組成10多人的曲劇戲班。
1950年秋,靈寶縣文化曲劇團成立,一度與陝州藝文劇團合併, 後又劃歸澠池,定名為澠池普及曲劇團。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義馬、澠池、盧氏等地,曲劇活動十分廣泛。盧氏縣業餘曲劇班達39個,參加演唱者千餘人。
1980年10月,陝縣文藝宣傳隊改建為“陝縣曲劇團劇|名”,澠池縣曲劇團在全省也有較大影響。
曲劇音樂質樸活潑、輕快,主要分南陽大調曲子和洛陽小調曲子兩大派系。音基上是曲牌連綴體,但也有板腔體的因素,如“導板"、“滾板"、‘緊打慢叭”等。曲劇的調門有300 之多,常用的只有十幾個,常用的大調有慢垛、大棗桿、非板陰陽等;常用的小調心陽調、詩篇、漢江等。
文化特徵
唱腔
橡劇唱腔由慢板、二八、流水、飛板四大板類構成,每種板類又派生出許多變化板式、 如:慢板類打:金鉤掛、反金鉤桂、連環扣、五音,七折,哭劍等多為一板三眼(4/4節拍)。二八板類有:二八、緊二八、二八連板、二八連彈、哭二八、二八垛、楊腳箝、呱嗒嘴、搬板登等, 多力一板一眼(2/4節拍)。流水板類有:流水板、流水連板、花流水等,多為一板一眼(2/4 節拍)。飛板類有:大起板、大、小栽板、滾板等,多為一板一眼的散板體。
曲調
河南曲劇的主奏樂器是曲胡,文場還有三弦、嗩吶、琵邑、二胡、箏、笙、月琴等。新中國成立後,有些劇團還分別諸如木笆、銅管、弦樂、定咅鼓等西洋樂器。武場打擊樂器最初僅有鑼鼓,只用於“打鬧台”。於1940年前後, 曲劇吸收了京劇、豫劇的鑼鼓經,打占樂器才逐步得到完善,有象鼓板、大鑼、 二鑼、鐃鈸、小鈸、風鑼、木龜等。
代表劇目
《陳二兩爬堂》、《卷席簡》,《風雪配》、《胡二姐開店》、《安安送來》、《小觀燈》、《打灶君》、《李豁子離婚》、《寇準背靴》,《下鄉》、《趕腳》、《游鄉》等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傳承人物
張秋蘭,女,漢族,河南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人,河南省申報。
高桂枝,女,1940年2月生,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人,河南省申報。
王秀玲,女,漢族,1935年11月20日生,河南郟縣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曲劇代表性傳承人,國家一級演員,河南省申報。
馬琪,男,1923年2月20日,河南封丘人,國家一級演員,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曲劇代表性傳承人,河南省申報。
保護措施
社會影響
重要演出
榮譽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