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曩宋阿昌族鄉位於梁河縣東北部,距縣城10千米。面積116.32平方千米,人口2.40萬人(2006年)。轄曩宋、關璋、弄別、龍營、馬茂、河東、瑞泉、芒東、芒林9個村委會。鄉政府駐曩宋。是一個阿昌族、漢族、傣族、景頗族聚居的多民族鄉。自古為中緬交通咽喉要地,省道幹線公路過境。特產有小花魚、芒東醬油。每年的陽曆3月20日為阿昌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阿露窩羅節(阿昌族人民祭祀祖先遮帕麻和遮米麻)。
沿革
“曩宋”系傣語,意為“兩河交匯處”。元屬南甸路軍民總管府,明嘉靖設曩宋關。清道光隸騰越廳。民國隸騰衝縣。1956年劃歸梁河縣。1961年建曩宋區。1988年改為曩宋阿昌族鄉。1997年,面積111.22平方千米,人口2.3萬,轄曩宋、上芒東、芒林、關璋、馬茂、瑞泉、弄別、河東、龍營9個行政村。2003年末,面積111.22平方千米,人口23837人,轄9個村委會,49個自然村,11個村民小組。
[郵編]679202 [2008年代碼]533122205:~201曩宋村 ~202關璋村 ~203弄別村 ~204龍營村 ~205馬茂村 ~206河東村 ~207瑞泉村 ~208上芒東村 ~209芒林村
農村經濟
曩宋阿昌族鄉2008年末農村經濟總收入675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815萬元,占總收入的42%;畜牧業收入2113萬元,占總收入的31%(其中,年內出欄肉豬8962頭,肉牛512頭,肉羊330頭;家禽27135隻);漁業收入200萬元,占總收入的3%;林業收入104萬元,占總收入的1.5%;第二、三產業收入572萬元,占總收入的8.5%。其它收入457萬元,占總收入的6.8%。農民人均純收入1776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畜牧業、第二、三產業等為主。全鄉外出務工人員1695人,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423人(其中占勞動力的9.9%),在省內務工711人,到省外務工463人。
人口衛生
曩宋阿昌族鄉現有鄉村戶數6083戶,共鄉村人口23651人,其中男性12110人,女性11541人。其中農業人口23164人,勞動力14316人。主要以漢、阿昌、傣、佤族為主,是多民族混居地,其中:漢族17098人,阿昌族4025人,傣族1627人,其他民族901人。到2008年底,農村領取獨生子女證360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1000人,參合率 95 %;享受低保2778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衛生院及村衛生室,共有衛生室9個,25個醫療點,病床20張,醫務人員48人,鄉級文化站1個。曩宋鄉有公廁32個,垃圾集中堆放場地1 處,需要改善部分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等。
基礎設施
截止2008年底,曩宋阿昌族鄉已實現水、電、路、電話、電視等五通,鄉主道有路燈。全鄉有9個村通自來水,但有部分村的村民小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有9個村通電。全鄉擁有電視機戶數3803戶,占全鄉總戶數的67%;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戶數2751戶。
全鄉主道路為柏油路;除到曩宋、瑞泉兩處村道路為水泥路面;其餘均為泥濘路面,晴通雨阻。鄉政府駐地距離最近的車站10.7公里,距離集貿市場0公里。全鄉共擁有拖拉機141輛。全鄉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0769畝,有效灌溉率為42%,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0108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43畝。
到2008年底,全鄉建有沼氣池農戶448戶;裝有太陽能農戶351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113戶。
全鄉有小沙河5條,但都未能得到徹底治理。大盈江流經我鄉,直接威脅著我鄉的基本農田13507畝,需要對該堤段進行改造。 曩宋鄉建有電站一座(馬茂電站),裝機容量640千瓦,年均發電量為340萬度。
曩宋關集鎮位於曩宋鄉的中部,是整個曩宋阿昌族鄉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資源環境
商貿
曩宋鄉有4個山區村,5個壩區村,山壩結構均勻合理,土地資源豐富而肥沃,十分適合種植熱帶、亞熱帶經濟作物。現有甘蔗 畝,滇皂莢(白籽仁)5894畝,農民科技意識增強,科技普及率逐年提高,產業結構穩步推進。境內有3個歷史悠久、交易頻繁、人流量、車流量較大的農貿市場。隨著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發展,外地商販之涌我鄉,鄉內民眾走出家門,步入市場從事商貿經營活動。
林業溫泉
曩宋鄉現有活立木儲量364100立方。隨著國家退耕還林還草政策的貫徹實施,有5000畝山區可開發使用,可大面積種植各種經濟林木。有一個在騰瑞公路東側的熱水塘溫泉,日出水量分別為836立方,距集鎮1.5公里,泉水可飲,對風濕具有明顯療效。深受過往遊客的青睞和好評。
農業
全鄉是山壩結合的農業鄉,地處南甸壩子上部,大盈江兩岸。最高薄刀嶺,海拔2490米,最低小芒丙村,海拔1070米,垂直高差1430米。屬南亞熱帶氣候。年均溫度17.3℃至18.3℃,積溫6200℃至6584℃,日照2301至2412小時,降雨量1349毫米,雨量充沛,冬季早晨有霧,有利於農作物生長,主導風向為西南風向。山區、半山區以區壤為主,壩區以砂壤、水稻土為主。長坡、弄別、弄丘、弄光產煤,燕子場產褐色大理石。主要河流有曩宋河、喇叭河、南箐河。溝渠有東大溝、曩西溝、馬茂溝。全鄉以農業為主。主要農作物產水稻、小麥、豆類、薯類、花生、生薑;經濟作物產甘蔗、茶葉、油菜、花生、毛葉棗、姬松茸等。物產芒東醬油、“小花魚”。立足本鄉區域優勢,以市場為守向,積極發展有市場價的“名、特、優、稀”經濟林樹種,實施品牌戰略,發展特色農業,主要是把滇皂莢和白花油茶培育成全鄉的—個新的支柱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