曏

曏,古漢語,同“向”,出自《莊子·秋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曏
  • 讀音:xiàng
  • 部首:日
  • 倉頡:AVHL
  • 總筆畫:15 
  • 漢字結構:上下結構 
  • 筆順:豎折橫橫折折撇捺折橫橫折捺折豎 
  • 五筆86:JXTB 
  • 五筆98:JXTB 
  • 五行:金 
解釋,古籍解釋,漢語字典,音韻參考,

解釋

曏
拼音:shǎng  xiàng
簡體字:向
部首:日,
部首筆畫: 4,
部外筆畫:11,
總筆畫:15 ;
繁體部首:日,
部外筆畫:13,
總筆畫:17
五筆86&98:JXTB
倉頡:AVHL
筆順編號:251155345115452
四角號碼:67027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66CF
基本字義
● 曏
xiàng ㄒㄧㄤˋ
同“向”⑤⑥。
《莊子·秋水》:
是故大知觀於遠近,故小而不寡,大而不多,知量無窮;證曏今故,故遙而不悶,掇而不跂,知時無止;察乎盈虛,故得而不喜,失而不憂,知分之無常也;明乎坦塗,故生而不說,死而不禍,知終始之不可故也。
English:
once upon time; period of time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許兩切,音響。《說文》不久也。《春秋傳》曰:曏役之三月。《玉篇》少時也。
《廣韻》書兩切《集韻》始兩切,𠀤音賞。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許亮切,音向。義𠀤同。
《儀禮·鄕射禮注》立曏所酬。○按與向同。
《莊子·秋水篇》證曏今古。《郭注》曏,明也。《釋文》崔云:曏,往也。

漢語字典

[①][xiàng]
[《廣韻》許亮切,去漾,曉。]
[《廣韻》許兩切,上養,曉。]
[《廣韻》式亮切,去漾,書。]
(1)不久以前;以往。
(2)介詞。對著,朝著。
(3)明,表明。《莊子·秋水》:“證曏今故,故遙而不悶,掇而不跂,無時無止。”郭象註:“曏,明也。”成玄英疏:“既知小大非小大,則證明古今無古今也。”一說,往也。陸德明釋文引崔撰曰:“曏,往也。”

音韻參考

[廣 韻]:許兩切,上36養,xiǎng,宕開三上陽曉
[平水韻]:去聲二十三漾
[國 語]:xiàng,shǎng
[粵 語]:hoeng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