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抵九江作

《曉抵九江作》是清代詩人陳三立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此首七律按照時序,採用移步換形之手法,描寫了江上所見之黑,以及詩人的獨特思想感受,其中穿插典故,自然貼切,天然渾厚,殆同己出。在景物敘寫與典故的引用中,深深寄託著詩人的身世之感和詩人對國家前途命運的憂慮之思。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曉抵九江作
  • 作者:陳三立
  • 創作年代:清代
  • 出處:《散原精舍詩集》
  • 作品體裁:七言律詩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曉抵九江作
藏舟夜半負之去,搖兀江湖便可憐。
合眼風濤移枕上,撫膺家國逼燈前。
鼾聲鄰榻添雷吼,曙色孤篷漏日妍。
咫尺琵琶亭畔客,起看啼雁萬峰巔。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搖兀(wù):搖盪。
②撫膺(yīng):捶拍胸。
③“鼾聲”句:典出岳珂《程史》:宋太祖趙匡胤伐南唐,李煜派徐鉉為使請求緩兵,宋太祖曰:“江南亦何罪?但天下一家,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耶?”這裡既實寫夜裡旁邊床上有人鼾聲如雷,又暗喻外國列強侵吞中國。
④妍(yán):美好。
⑤琵琶亭:在九江附近的潯陽江邊,即白居易《琵琶行》所述當年送客處。琵琶亭曄客,作者以貶官流落的白居易自比。

白話譯文
逐句全譯

像擔心船兒被人背走,我夜晚悄悄乘舟在江面,船隻在江湖搖盪顯得非常可憐。
一閉上眼狂風巨浪在枕邊齊響,只要撫胸沉思國家大事就涌到眼前。
鄰近床邊鼾聲如雷吼,黎明時船艙漏入的日光稍露妍顏。
我是那鄰近琵琶亭畔的客人,起身目睹的是啼叫的寒雁飛越重重山顛。

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冬詩人南歸途中,時清政府已同八國聯軍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詩的首聯字面雖寫夜晚行舟,實則語意雙關,別出心裁,以象徵手法巧妙地將日常生活中的船與國家這一政治生活中的“船”融為一體,互相溝通。詩中“藏舟”,構想新奇,譬喻貼切生動,寫出了中國這隻大“船”在列強踐踏侵凌下面臨覆滅危險,而國人竟仍然毫不知曉的麻木狀況,其難言之隱痛充盈於字裡行間。
詩之頷聯明白如話,直抒胸臆體現了詩人對時局、對國家前途命運的無比關切,戊戌變法失敗後詩人雖遭挫折打擊,銳氣頓減,英風銷磨,寫過“憑欄一片風雲氣,來作神州袖手人”的詩句,在編定詩集時還刪芟了辛丑以前的所有作品,可是,詩人畢竟是新法的熱烈擁護者和積極參與者,心灰而未死,其憂時愛國的精神仍然不時形諸於筆端。
詩之頸聯復出以比擬象徵手法,一方面實寫舟人之如雷鼾聲,一方面則隱指帝國列強對中華之蠶食鯨吞。與此同時,又以明妍的曙光透進孤篷隙縫,表現了詩人對國家前途的一線希望。
詩之尾聯回扣詩題,以景結情,收尾雖去路縹渺,卻束題完密,餘韻不盡。
此詩通過對乘舟夜行時所見所聞的描繪,表現了詩人對民族危亡的憂慮和對國事日非的悵恨關切。寫來形象生動,情感濃烈,寄託遙深。

名家點評

四川杜甫學會副會長吳明賢:全詩巧用典故,語意雙關,虛實結合,情景相融,使這首詩渾厚深沉,具有耐人尋味的獨特藝術魅力。(《近現代詩詞》)

作者簡介

陳三立(1852—1937年),字伯嚴,號散原,江西義寧(今修水)人。湖南巡撫陳寶箴之子,國學大師、歷史學家陳寅恪之父。近代詩文名家,同光體贛派代表人物,被譽為中國最後一位傳統詩人。與譚嗣同、丁惠康、吳保初合稱“維新四公子”,但戊戌變法後,甚少插手政治,自謂“神州袖手人”。光緒十五年(1889年)進士,官吏部主事,戊戌政變後,被革職。他在用字遣詞上“避俗避熟,力求生澀”,為“同光體”詩人首領,頗為時人所重。早年多憂憤國事之作,對帝國主義的入侵、人民的苦難等均有所反映。有《散原精舍詩集》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