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之羅馬》根據莎士比亞著名悲劇《凱撒大帝》改編。故事描述公元前44年一眾羅馬元老計畫並成功刺殺獨裁官朱利葉斯·凱撒,以及叛徒們在腓力比被擊退的經過。莎士比亞有另外兩齣戲劇也是改編自古羅馬歷史,即《安東尼與克麗奧佩托拉》及《科利奧蘭納斯》,而《安東尼與克麗奧佩托拉》更可算是此劇的續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曉之羅馬
- 外文名:暁のローマ- 「ジュリアス・シーザー」より -
- 演出時間:2006年
- 演出地點:寶塚大劇場/東京寶塚劇場
- 類型:音樂劇
- 主演:轟悠 / 瀬奈じゅん / 彩乃かなみ / 霧矢大夢 / 大空佑飛等
演出信息,
演出信息
雖然戲劇的名字是《凱撒大帝》,但有觀點認為劇中的主角是馬爾卡斯·布魯塔斯;凱撒只在三場戲中出現。此劇以布魯圖的內心掙扎為主題,描繪他怎樣在友誼、國家及榮譽之間猶疑不定。
馬爾卡斯·布魯塔斯是凱撒的密友,羅馬的執政官。布魯塔斯被勾引加入了元老們組成的一個謀反組織,這是來自於卡西烏斯的懷疑——凱撒意圖推翻羅馬共和國,自立為王。
劇本一開始敘述了布魯塔斯與卡西烏斯之間的辯論以及他自己的內心掙扎,而大眾的支持使得布魯塔斯反對凱撒(這個公眾支持是假的,卡西烏斯用不同的筆記給布魯塔斯寫信,又使其參與謀反)。一個預言家警告凱撒小心3月15日,後者無視警告,雖然被預言家和凱撒的支持者阿特米德斯反覆警告,但還是落入叛徒的陷阱。
刺殺凱撒是該戲最著名的片段,出現在第三幕。在無視預言家和他妻子的警告,凱撒步入了元老院。叛徒們製造了一個膚淺的把戲,由米特魯斯·辛伯遞交訴狀,為自己流放的兄弟請願。凱撒不出意外的拒絕了他。卡斯卡從背後摟住了凱撒的脖子,其他人一擁而上,行刺凱撒;布魯塔斯是最後一個。這時,凱撒說出了最著名的一句"Et tu, Brute?"(“吾兒,亦有汝焉?”)。莎士比亞加了一句“倒下吧,凱撒!”說明了凱撒不願苟活,只求壯烈。
叛徒們認定他們這么做是為了羅馬,不是為了自己,沒有逃離現場。凱撒死後,布魯塔斯進行演講為自己辯護,這時他得到了公眾的支持。然而馬克·安東尼在凱撒的屍體上進行了更為狡猾優雅的演講——第一句是"Friends, Romans, countrymen, lend me your ears"(“各位朋友,各位羅馬人,各位同胞,請你們聽我說…”)——成功的操控了民眾的情緒,將刺殺歸罪於叛徒。與布魯塔斯的理性不同,他的修辭更為複雜:安東尼首先提醒大家凱撒對羅馬的貢獻,對窮人的憐憫。凱撒在牧神節上拒絕稱王,並以此拷問布魯塔斯的主張。他向公眾展示了凱撒滴滿鮮血的屍體,使得公眾為他們倒下的英雄涕淚相加;他閱讀了凱撒的遺囑,即:每位羅馬公民都會收到75德拉克馬,安東尼雖然自稱反對暴亂,但依然使憤怒的民眾將叛徒逐出羅馬。在混亂中,無辜的詩人秦納被錯認為是叛徒路奇烏斯·秦納而被誤殺。
第四幕的開始是一場爭鬥,布魯塔斯因卡西烏斯受賄對其進行攻擊,二人隨後和解。兩人開始備戰,應對馬克·安東尼和凱撒的養子屋大維。當晚凱撒的鬼魂向布魯塔斯顯現,預言他的敗亡。
在戰場上,卡西烏斯和布魯塔斯自知來日不多,便相視而笑,彼此握手。在戰場上,卡西烏斯聽到自己的摯友提坦納斯被俘虜後,自殺身亡。提坦納斯並沒有被俘,當他歸來,看到卡西烏斯的屍體時,也悲憤自殺。然而布魯塔斯贏得了戰鬥,但這不是最終的結果。第二天,布魯塔斯懷著沉重的心,上了戰場,結果兵敗自殺。
劇尾是安東尼對布魯塔斯的致辭,並稱布魯塔斯仍然是”最為尊貴的羅馬人”,因為他是叛徒中唯一一個為羅馬的利益而去行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