曇花(中藥)

曇花(中藥)

曇花,中藥名。為仙人掌科植物曇花Epiphyllum oxypetalum (DC.) Haw.的花。分布於我國各地廣為栽培,熱帶地區可栽培於庭園,一般只作盆栽,溫帶地區常栽培於溫室。具有清肺止咳,涼血止血,養心安神之功效。用於肺熱咳嗽,肺癆,咯血,崩漏,心悸,失眠。

基本介紹

  • 中藥名:曇花
  • 別名:瓊花、鳳花、月來美人、曇華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仙人掌目
  • :仙人掌科
  • :曇花屬
  • :曇花
  • 採集時間:6-10月
  • 用量:內服:煎湯,9-18g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性,生長環境,現代套用,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花。

性味

味甘,性平。

歸經

歸肺、心經。

功效

清肺止咳,涼血止血,養心安神。

主治

用於肺熱咳嗽,肺癆,咯血,崩漏,心悸,失眠。

相關配伍

1、治肺結核咳嗽、咯血:曇花3-5朵,冰糖15g。水燉服。
2、治子宮出血:曇花2-3朵,豬瘦肉少許。燉服。(1-2方出自《福建藥物志》)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8g。

採集加工

6-10月花開後採收,置通風處晾乾。

形態特性

曇花又名:金鉤蓮,葉下蓮。附生肉質灌木,高2-6米,老莖圓柱狀,木質化。分枝多數,葉狀側扁,披針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長15-100厘米,寬5-12厘米,先端長漸尖至急尖,或圓形,邊緣波狀或具深圓齒,基部急尖、短漸尖或漸狹成柄狀,深綠色,無毛,中肋粗大,寬2-6毫米,於兩面突起,老株分枝產生氣根;小窠排列於齒間凹陷處,小形,無刺,初具少數綿毛,後裸露。花單生於枝側的小窠,漏斗狀,於夜間開放,芳香,長25-30厘米,直徑10-12厘米;花托綠色,略具角,被三角形短鱗片;花托筒長13-18厘米,基部直徑4-9毫米,多少彎曲,疏生長3-10毫米的披針形鱗片,鱗腋小窠通常無毛;萼狀花被片綠白色、淡琥珀色色或帶紅暈,線形至倒披針形,長8-10厘米,寬3-4毫米,先端漸尖,邊緣全緣,通常反曲;瓣狀花被片白色,倒卵狀披針形至倒卵形,長7-10厘米,寬3-4.5厘米,先端急尖至圓形,有時具芒尖,邊緣全緣或齧蝕狀;雄蕊多數,排成兩列;花絲白色,長2.5-5厘米;花葯淡黃色,長3-3.5毫米;花柱白色,長20-22厘米,直徑3-4毫米;柱頭15-20,狹線形,長16-18毫米,先端長漸尖,開展,黃白色。漿果長球形,具縱棱脊,無毛,紫紅色。種子多數,卵狀腎形,亮黑色,具皺紋,無毛。

生長環境

生於富含腐質的砂質土壤,喜陰濕和多霧環境,不易暴曬,不耐寒。我國各地廣為栽培,熱帶地區可栽培於庭園,一般只作盆栽,溫帶地區常栽培於溫室。

現代套用

用於治療肺結核咯血,崩漏和跌打損傷等。

相關論述

《台灣藥用植物志》:“清肺熱,止哮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