暵

暵,讀作:hàn。 形聲。字從日從難省,難省亦聲。“日”指太陽高照。“難省”意為“哀鳴聲”。“日”與“難省”聯合起來表示“太陽底下的哀鳴聲”。本義:天氣乾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暵
  • 選自:《詩·王風·中谷有蓷》
  • 釋義:乾旱
  • 注音:ㄏㄢˋ
詳細字義,詞性變化,古籍解釋,

詳細字義

<形>
乾旱 [arid;dry]
暵,乾也。耕暴田曰暵。易曰:“燥萬物者莫暵於離。”——《說文》
又如:暵旱(乾旱;天旱);暵魃(即旱魃。傳說中謂能造成旱災的怪物)
乾枯;萎縮 [dried up;withered]
中谷有蓷,暵其乾矣。——《詩·王風·中谷有蓷》
熱 [hot]
教皇舞帥而舞旱暵之事。——《周禮·舞帥》。注:“熱氣也。”
又如:暵熱(炎熱);暵赫(暑氣灼人)

詞性變化

<動>
乾涸 [dry up]
陰淫為霖,神能散之;下士墊澇,神能暵之。——蘇軾《祈晴風伯》
曝曬 [dry by exposing to the sun]。如:暵地(翻曬土壤);暵暵(陽光普照的樣子)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呼旱切《集韻》《韻會》《正韻》許旱切,𠀤音罕。《說文》乾也。《易》曰:燥萬物者,莫暵乎火。○按《易·繫辭》今作熯。《博雅》曝也。《玉篇》熱氣也。《詩·王風》暵其乾矣。《傳》暵,菸貌。《釋文》水濡而乾也。《朱傳》暵,熯也。
《廣韻》呼旰切,音漢。義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