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學名:Epicauta obscurocephada Reitter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暗頭芫菁
- 界:動物界
- 綱:昆蟲綱
- 目:鞘翅目
基本信息,形態特徵,生物學特性,地理分布,
基本信息
中文名:暗頭芫菁
科:芫菁科
功能類別:捕食性天敵
寄主昆蟲:蝗蟲
寄主危害作物:水稻、棉花
形態特徵
雌蟲:體長11.50-17毫米;體寬3-4毫米。體黑色,在額的中央有1條紅色縱斑紋,頭頂有1條灰白毛組成的縱紋。前胸背板中央和兩鞘翅中央各有1條由灰白毛組成的縱紋。在背板兩側、沿鞘翅周緣和體腹面都鑲有灰白色毛。觸角11節,第一節長而粗大,外側紅色;第三節與第一節約等長,但較細。前胸背板兩側平行,前端突然窄小。
雄蟲:後胸腹面中央有1橢圓形、光滑的凹窪,各腹節腹面中央也稍凹。前足第一跗節細、端寬。
生物學特性
(1)年生活史:暗頭芫菁在我國北方以第五齡幼蟲在土室內越冬。翌年6月中旬第六齡幼蟲在土室內化蛹,然後羽化為成蟲。成蟲於6月下旬產卵於土室內,7月下旬孵化為幼蟲,發育到五齡期進行越冬,在北方一年發生1代。
(2)捕食:暗頭芫菁1-4齡幼蟲都能在土下自由活動取食,尤其以第一齡幼蟲行動活潑,在土上、土下活動,5-6齡不食不動。幼蟲在土中取食蝗蟲卵。每頭幼蟲一生共取食蝗卵45-104粒。
地理分布
胡北、浙江、上海、山東、河北、天律、山西、北京、寧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