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邊鳳尾蘚是鳳尾蘚屬的一種植物,生於半陰蔽環境中的溪邊石上。產地是廣東高要縣鼎湖山,海拔100米到200米的地區。分布地有中國,印度。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暗邊鳳尾蘚
- 拉丁學名:Fissidens jungermannioides
- 界:植物界
- 科:鳳尾蘚科
- 屬:鳳尾蘚屬
- 分布區域:中國,印度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形似品種,
形態特徵
植物體細小,深綠色至褐綠色,叢生。莖單一或分枝,連葉高8-11mm,寬1-5-2.0mm;無腋生透明結節;皮部細胞小而厚壁,中軸不分化。葉多達25對,下部葉細小而稀疏;上部葉大而排列較緊密,披針形,長1. 0-1. 25mm,寬0. 2-0. 3mm,急尖;背翅基部楔形,不下延;鞘部約為葉全長的一半,上端略不對稱;葉邊稍具細圓齒至幾近全緣;葉厚一層細胞,但由2層細胞構成一條闊度為3-5列細胞的深色邊緣;中肋粗壯,帶褐色,及頂至短突出;前翅和背翅細胞四邊形至不規則的六邊形,長7. 5-12. 5μm壁稍厚,平滑至稍具乳頭狀突起;鞘部細胞與前翅和背翅細胞相似,但下部的細胞較長。雌雄異株。雌器苞頂生於主莖上。頸卵器長約300μm。
生長環境
生於半陰蔽環境中的溪邊石上。海拔100米到200米的地區。
分布範圍
產地是廣東高要縣鼎湖山,分布地有中國,印度。
形似品種
本種與大鳳尾蘚(F. nobilis )相似。但本種的植物體較小;莖中軸不分化;葉的背翅基部不下延,葉邊近於全緣;雌器苞頂生。而後者植物體較大;莖中軸明顯分化;葉的背翅基部下延莖上,葉邊上半部具不規則的牙齒;雌器苞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