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暗色佛蝗
- 拉丁學名:Phlaeoba tenebrosa (Walker,1871)
- 界:動物界
- 目:直翅目
- 科:劍角蝗科
- 屬:佛蝗屬
- 命名者及年代:Walker,1871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雄性 體中小型。頭大而短,短於前胸背板的長度。頭頂較短,複眼前緣到頭頂頂端的距離略短於複眼的最大直徑;頭頂前緣略凹,中隆線明顯,側緣隆線亦明顯。頭側窩缺如。顏面傾斜,顏面隆起明顯,全長具縱溝,近中單眼之上處為最狹,向上和向下均漸擴大;中單眼位於顏面隆起的中部之下。觸角劍狀,較粗短,到達或略超過前胸背板的後緣。複眼卵形,位於頭之中部。前胸背板中隆線明顯,側隆線不明顯,幾乎平行;背面具不明顯的不規則附加隆線和粗大點刻;後橫溝明顯,位於中部略偏後,溝前區長度微長於溝後區的長度;前胸背板前緣平直,後緣呈鈍角形突出。中胸腹板側葉間中隔較寬,其長度幾等於寬度。後胸腹板側葉後端幾毗連。前翅長,超過後足股節的膝部,中脈域具閏脈,頂端斜切。後足股節上隆線及內、外側上隆線和下隆線均具6—9個小黑齒。後足脛節內、外側各具刺11個,缺外端刺。跗節爪間中墊到達爪之中部。肛上板盾形,中央具縱溝。尾須錐形,略超過肛上板的端部。下生殖板短錐形,頂端鈍圓。
雌性 體較大。觸角不到達或剛到達前胸背板的後緣。中胸腹板側葉間的中隔之長等於最小寬度。後胸腹板側葉後端分開。下生殖板長方形,後緣中央呈角形突出。產卵瓣粗短,端部呈鉤狀。余相似於雄性。
體色 體褐色。後翅透明,端部稍呈煙色。後足股節褐色或黃褐色,膝部暗色。後足脛節黃褐色或褐色。
體長:♂18.2—19.9 mm,♀23.1—28.0 mm。
前翅長:♂14.7—17.6 mm,♀21.3—24.9 mm。
後足股節長:♂10.1—11.1 mm,♀14.4—15.2mm。
分布範圍
西藏(墨脫),雲南(微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