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頭鸕鶿(暗綠背鸕鶿)

斑頭鸕鶿

暗綠背鸕鶿一般指本詞條

斑頭鸕鶿(學名:Phalacrocorax capillatus):又名綠鸕鶿、綠背鸕鶿。大型水鳥。體長80-84厘米,體重2500克。體羽黑綠色,有藍綠色金屬反光。嘴基部內側黃色,裸出皮膚白色,頰後方及後頭有白色羽毛。背暗綠色,羽緣黑色,脅有白色粗斑。嘴長直且尖,較粗壯,呈圓錐形,先端彎曲成鉤狀。嘴、眼周裸露無羽。尾較長且圓,尾羽為14枚。翅較寬長,背、肩和翅上覆羽為暗綠色,頰後方、後頭和後頸雜有白色絲狀羽,兩脅各有一個大的白斑。

斑頭鸕鶿為候鳥,棲息於溫帶海洋沿岸和附近島嶼及海面上,遷徙和越冬時也見於河口及鄰近的內陸湖泊。 喜群集於沿海島嶼或沿海石壁上。主要以魚為食。性喜集群生活。

基本介紹

  • 外文名:Japanese Cormorant
  • 別名:綠鸕鶿、綠背鸕鶿、日本鸕鶿
  • 中文學名:斑頭鸕鶿
  • 拉丁學名:Phalacrocorax capillatu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亞綱今鳥亞綱
  • 今顎總目
  • 亞目鵜形目
  • 鸕鶿科
  • 鸕鶿屬
  • :斑頭鸕鶿
  • 亞種:無亞種 
  • 命名者及年代:Temminck & Schlegel, 1850
  • 保護級別:無危(LC)IUCN標準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現狀,保護級別,種群現狀,

形態特徵

斑頭鸕鶿是大型水鳥。體羽黑綠色,有藍綠色金屬反光。嘴基部內側黃色,裸出皮膚白色,頰後方及後頭有白色羽毛。背暗綠色,羽緣黑色,脅有白色粗斑。嘴長直且尖,較粗壯,呈圓錐形,先端彎曲成鉤狀。嘴、眼周裸露無羽。尾較長且圓,尾羽為14枚。翅較寬長,背、肩和翅上覆羽為暗綠色,頰後方、後頭和後頸雜有白色絲狀羽,兩脅各有一個大的白斑。
虹膜綠色,嘴暗角褐色,下嘴基部、眼區裸露皮膚和喉囔橙黃色,眼後頰部白色。腳粗短而強壯,黑色,內側綴有黃色。四趾向前,較扁平,趾間具全蹼。冬羽和夏羽相似,但頰後、頭後和後頸無白色絲狀細羽,脅亦無白斑。
幼鳥似成鳥,大致為暗褐色。但翅上覆羽和三級飛羽略灰色,具黑褐色羽緣。背暗褐色。頦、喉和臉的兩邊暗白色,下頸黑色,羽毛基部白色。上胸白色。綴有黑色斑點,下體中部白色,兩脅和尾下覆羽黑褐色,臉部裸露皮膚和喉囊黃色。嘴灰色,嘴峰黑色,腳和趾亦為黑色。
大小量度:體重2500克,體長800-840毫米,嘴峰60-71毫米,翅300-380毫米,尾127-195毫米,跗跖58-65毫米。

棲息環境

棲息於東太平洋溫帶海洋沿岸和鄰近島嶼及海岸上,冬季和遷徙期問也見於河口及鄰近的內陸湖泊。

生活習性

多數為留居型鳥類,在最北部繁殖的種群冬季亦多在繁殖地附近不凍的海域越冬。亦有少數往更南的海域遷徙或遊蕩。性喜集群。常成群生活。

分布範圍

分布於太平洋東海岸和海島。北到俄羅斯濱海邊疆區南部海岸和鄰近島嶼、薩哈林島、千島群島,往南到朝鮮、日本、北海道和中國東部沿海及其鄰近島嶼。冬季可以進一步往南到日本九洲、伊豆群島、琉黃群島,小笠原群島、琉球群島和中國南部沿海及台灣。
繁殖於太平洋東海岸北部和鄰近海島,包括中國的東北南部旅順,河北,山東煙臺、威海市、青島旅鳥或夏候鳥,冬時向南遷至浙江,福建,台灣,雲南等地。
斑頭鸕鶿
斑頭鸕鶿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期4-6月。通常幾對在一起成小群繁殖,亦有單對孤立繁殖的。營巢于海岸和海島岸邊,通常置巢於人類難以靠近的懸岩岩石上或突出於海中的懸岩上。也有在離海岸2-3公里遠的針葉樹上營巢的。通常在4月中旬至4月末開始營巢。巢由枯草和海草構成。每窩產卵4-5牧。卵的大小為60-64×38-43毫米、平均63×40毫米。卵的顏色為白色。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2023年2月,暗綠背鸕鶿再次現身上海。上海市林業總站技術人員在進行崇明西沙明珠湖鳥類監測時,發現並辯認出了這隻正與9隻普通鸕鶿共同停歇在近岸區域的暗綠背鸕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