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之光:倫勃朗傳》是2012年金城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約安尼斯·凡·隆恩,譯者是周國珍。
基本介紹
- 書名:暗夜之光:倫勃朗傳
- 作者:約安尼斯•凡•隆恩
-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 頁數:376頁
- 開本:16
- 品牌:金城出版社
- 外文名:The Life of Rembrandt Van Rijn
- 譯者:周國珍
- 出版日期:2012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15504056
內容簡介,編輯推薦,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名人推薦,
內容簡介
倫勃朗是荷蘭歷史上最偉大的畫家、歐洲17世紀最偉大的畫家之一,這本傳記以回憶錄的方式寫成,後來其九世孫荷裔美國著名作家房龍整理出版。《暗夜之光:倫勃朗傳》真實地回憶和記錄了倫勃朗的生活、婚姻、家庭、藝術觀點、創作活動等。從不同角度和複雜的人際關係中,描述了生活於倫勃朗遭受的不公平待遇,生活難以維持,人格備受欺凌。可是,這位“畫痴”似乎視三餐不繼為平常事,在被債主掃地出門、法院查封住屋之際,他焦心的不是以後何處棲身,而是試圖從被查封的個人物件中藏匿挽救一兩件簡單畫具……
編輯推薦
《暗夜之光:倫勃朗傳》創作形式奇特,字裡行間非常幽默,講述歷史生動活潑,讓讀者讀到“悲情天才”的遭遇。
《暗夜之光:倫勃朗傳》適合西方藝術、荷蘭藝術、繪畫藝術的愛好者或研究家,以及倫勃朗之贊成者或反對者,學生等。
《暗夜之光:倫勃朗傳》是一本真實的回憶錄,由著名翻譯家周國珍翻譯,此次出版幾乎收錄進倫勃朗的所有重要的代表作,可以作為探求畫家的生平與創作的極其珍貴的第一手資料。
《暗夜之光:倫勃朗傳》適合西方藝術、荷蘭藝術、繪畫藝術的愛好者或研究家,以及倫勃朗之贊成者或反對者,學生等。
《暗夜之光:倫勃朗傳》是一本真實的回憶錄,由著名翻譯家周國珍翻譯,此次出版幾乎收錄進倫勃朗的所有重要的代表作,可以作為探求畫家的生平與創作的極其珍貴的第一手資料。
作者簡介
作者:(荷蘭)約安尼斯·凡·隆恩 譯者:周國珍
約安尼斯·凡·隆恩,生卒年月不詳,17世紀荷蘭名醫,阿姆斯特丹的社會名流,博學的文人,倫勃朗的家庭醫生、好友。
周國珍,上海外國語大學副教授,從事英、俄語教學與翻譯。主要翻譯作品有:《莽撞人》《山崗上的篝火》《海明威傳》《倫勃朗傳》《畢卡索:生平與創作》《雨果傳》《勞倫思·奧立弗傳》《我作為男人的一生》;主譯主審《英漢雙解活用詞》(上海譯文及香港朗文同時出版)、主編《英漢詳註詞典》(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及台灣中央圖書出版公司同時出版)。另有《英語正誤詳解詞典》共8種。
約安尼斯·凡·隆恩,生卒年月不詳,17世紀荷蘭名醫,阿姆斯特丹的社會名流,博學的文人,倫勃朗的家庭醫生、好友。
周國珍,上海外國語大學副教授,從事英、俄語教學與翻譯。主要翻譯作品有:《莽撞人》《山崗上的篝火》《海明威傳》《倫勃朗傳》《畢卡索:生平與創作》《雨果傳》《勞倫思·奧立弗傳》《我作為男人的一生》;主譯主審《英漢雙解活用詞》(上海譯文及香港朗文同時出版)、主編《英漢詳註詞典》(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及台灣中央圖書出版公司同時出版)。另有《英語正誤詳解詞典》共8種。
圖書目錄
001 第一章 初見薩絲佳
015 第二章 憶當年初遇
025 第三章 討厭的女人
037 第四章 女病人
041 第五章 參觀倫勃朗的畫室
055 第六章 一幅大畫
085 第七章 倫勃朗成為笑柄
089 第八章 會見我的朋友
103 第九章 薩絲佳辭世
107 第十章 倫勃朗重新開始工作
115 第十一章 倫勃朗借錢
121 第十二章 薩絲佳家事
131 第十三章 我的祖父
143 第十四章 我們的一次會晤
147 第十五章 市長的晚餐
181 第十六章 故國訊息
195 第十七章 決定回國
205 第十八章 歸國重逢
211 第十九章 藝術家地位談
217 第二十章 常訪倫勃朗
225 第二十一章 倫勃朗談藝術
241 第二十二章 情況不佳
253 第二十三章 倫勃朗的窘境
261 第二十四章 牧師的干涉
271 第二十五章 亨德麗吉喜生愛女
277 第二十六章 鄰居們的反應
289 第二十七章 兒子
295 第二十八章 市政廳的繪畫
313 第二十九章 倫勃朗收到破產通知書
321 第三十章 他再也沒有走進過他那座房子
327 第三十一章 開始衰老
333 第三十二章 亨德麗吉的想法
339 第三十三章 亨德麗吉經商
343 第三十四章 找到新住所
349 第三十五章 最後一幅繪畫訂件
355 第三十六章 亨德麗吉辭世
359 第三十七章 淒涼
363 第三十八章 再收學生
365 第三十九章 繼續畫畫
369 第四十章 泰塔斯
372 第四十一章 彌留
375 跋:一個久遠的後代作
015 第二章 憶當年初遇
025 第三章 討厭的女人
037 第四章 女病人
041 第五章 參觀倫勃朗的畫室
055 第六章 一幅大畫
085 第七章 倫勃朗成為笑柄
089 第八章 會見我的朋友
103 第九章 薩絲佳辭世
107 第十章 倫勃朗重新開始工作
115 第十一章 倫勃朗借錢
121 第十二章 薩絲佳家事
131 第十三章 我的祖父
143 第十四章 我們的一次會晤
147 第十五章 市長的晚餐
181 第十六章 故國訊息
195 第十七章 決定回國
205 第十八章 歸國重逢
211 第十九章 藝術家地位談
217 第二十章 常訪倫勃朗
225 第二十一章 倫勃朗談藝術
241 第二十二章 情況不佳
253 第二十三章 倫勃朗的窘境
261 第二十四章 牧師的干涉
271 第二十五章 亨德麗吉喜生愛女
277 第二十六章 鄰居們的反應
289 第二十七章 兒子
295 第二十八章 市政廳的繪畫
313 第二十九章 倫勃朗收到破產通知書
321 第三十章 他再也沒有走進過他那座房子
327 第三十一章 開始衰老
333 第三十二章 亨德麗吉的想法
339 第三十三章 亨德麗吉經商
343 第三十四章 找到新住所
349 第三十五章 最後一幅繪畫訂件
355 第三十六章 亨德麗吉辭世
359 第三十七章 淒涼
363 第三十八章 再收學生
365 第三十九章 繼續畫畫
369 第四十章 泰塔斯
372 第四十一章 彌留
375 跋:一個久遠的後代作
文摘
1641年秋天,是暴風雨持續不斷的時期,11月的天氣越發惡劣,大水成災,淹死許多牲口,城市浸沉在永不消散的潮氣里,牆壁全都發了霉。
泥炭還沒有運進城,就開始下起雨來,因而可以利用的燃料只有濕透了的木頭,這種東西不是根本燒不著,便是使屋裡充滿一團團的濃煙,大多數人都寧肯凍得打哆嗦,也不願嗆得透不過氣來。
各種疾病廣泛流行。我家第二個女僕(這時我還用得起兩個僕人,而且一向認為,最崇高的思想方法,須藉助於最舒適的生活方式,方能充分發揮作用;我堅信,托馬斯·阿·肯培【1】如果在德·蒙坦先生舒適的樓房裡度過一生,而不是在沙土遍野的奧維萊賽爾山中消磨歲月,那他必會成為一個更受歡迎和更為有用的哲學家)——苒蒂進來說,有個姑娘找我去給一個女人看病。我想:“唉,糟啦,又得出去狠狠受凍了!”我倒希望讓我安靜地待在家裡。
因為這時我實際上早已停止了一般出診業務。雖然為了想要儘可能多學一些外科手術,每天僅到醫院去一趟,但是我已不再接受私自求醫的病人,全天時間都消磨在我布置的一個工作室(或稱為實驗室)里,這間屋子在我的樓房底層,裡面有個大火爐(燒煤),在這裡做實驗沒有引起火災的危險。
我走到客廳里,發現來人並不是一個姑娘,而是一個中年婦人,她的面色絲毫不能引起我同情,我正要送她出去,囑她另找醫生,而她卻以責備口吻打斷我的話,說道:“如果不是急症,我家主人一定會派我去請個有名的醫生,可是我家太太好像眼看就活不成了,所以才叫我就近找個大夫來——好壞都行。”
這個前來求救的人,竟見機行事,出口傷人。她的這種完全失禮的言詞,刺痛人心的直爽,不知為什麼,倒使我覺得幽默有趣。名醫弗朗索瓦·拉伯雷是用嘲笑為世人治病的,而不是用藥丸和藥膏,如果他遇到這個出言刻薄的潑婦,必會感到高興,他也許要讓她嫁給龐大固埃,而他自己的生活,也將因此過得如同蘇格拉底的幾段富於家庭樂趣的生活一樣快活。想到這裡,我本應回答然而沒有回答她,就穿上外衣,跟她出去了。要走的路並不遠。我們沿著霍特庫柏渠畔往前走,後來向左轉個彎,越過安桑奈·斯魯伊斯水閘,進入安桑奈·布利街(也叫布利街),便在一座兩層的樓房前面停下腳步。這座房屋看來很像某個富商的住宅。幾乎沒等我們敲門,門就打開了,有個人用焦急的聲音問:“那一位就是醫生?”我的那個令人不愉快的同伴尖聲回答道:“是的,算是一個什麼大夫。這是我在頂近的地方能夠找到的一個人。我希望他能看病。”那個人聽了說:“說話要好聽點兒,傻婆娘,你請醫生進來,我去點蠟燭。”
客廳里確實很黑,而且有一種嗆人的酸味,這使我一時認為,我來到了利用業餘時間進行鍊金實驗的一個人的家裡。但是蠟燭一點著,我立刻看到,這不是一個實驗室,因為房間中央的一張小桌和幾把椅子上,擺滿了素描和畫稿,四壁上(雖然我只能隱約看到)立靠著許多幅油畫。不過這都是用陰暗的色彩畫成的,我看不清楚它們所表現的主題。我也不認識這家的主人,而這些素描和油畫顯然就是他畫的。這裡的主人是一個身體健壯的人,看肩膀和胳膊,像個石匠或木匠。的確,他開門時,我一看就認為他是個級別較高的工匠,做慣了繁重的下力活兒,同時也還受過些訓練,能看懂表格和建築設計圖——大概是某一個建築公司的職工領班吧。然而這樣的人又不大可能在城裡最好的街道上自己買座房子住,不過,在我們這個奇怪的城市裡,新建房屋如同雨後春筍,發財致富易如反掌(特別是那些同市參議會有某種關係的人),可說無奇不有。海倫街某些最好的住宅,都屬於幾年前還不曾見過肉叉或者還不知使用餐巾的人。因而我心平氣和,認為這種情況不足為奇,並問道:“病人在哪兒?”
“在大房間裡。”他回答說。他的聲調使我吃驚,因為這聲調非常的溫文爾雅,跟他那有點粗魯的平民外表毫不相稱。因此,當我脫去外衣(當然是濕的,因為外面大雨傾盆)時,就已暗暗認定,我得和我自己這個階級的人物共事了,於是自我介紹說:“我是凡·隆恩醫生。”
他伸出手來跟我握手(他已把蠟燭放在椅子上,幫我脫下外衣),並向我微微一鞠躬,說:“醫生,承您光臨,很是高興。我姓凡·萊茵,請您勞神診斷的,就是我的內人。”他又端起蠟燭,帶我穿過客廳,進入這座房子後半邊的一個房間裡。這裡點著一盞小小的油燈,還生了一堆火,所以不太黑暗,我對這所住宅得出了一個總的印象,這使我剛進來時產生的那種不舒服的感覺更為強烈。
泥炭還沒有運進城,就開始下起雨來,因而可以利用的燃料只有濕透了的木頭,這種東西不是根本燒不著,便是使屋裡充滿一團團的濃煙,大多數人都寧肯凍得打哆嗦,也不願嗆得透不過氣來。
各種疾病廣泛流行。我家第二個女僕(這時我還用得起兩個僕人,而且一向認為,最崇高的思想方法,須藉助於最舒適的生活方式,方能充分發揮作用;我堅信,托馬斯·阿·肯培【1】如果在德·蒙坦先生舒適的樓房裡度過一生,而不是在沙土遍野的奧維萊賽爾山中消磨歲月,那他必會成為一個更受歡迎和更為有用的哲學家)——苒蒂進來說,有個姑娘找我去給一個女人看病。我想:“唉,糟啦,又得出去狠狠受凍了!”我倒希望讓我安靜地待在家裡。
因為這時我實際上早已停止了一般出診業務。雖然為了想要儘可能多學一些外科手術,每天僅到醫院去一趟,但是我已不再接受私自求醫的病人,全天時間都消磨在我布置的一個工作室(或稱為實驗室)里,這間屋子在我的樓房底層,裡面有個大火爐(燒煤),在這裡做實驗沒有引起火災的危險。
我走到客廳里,發現來人並不是一個姑娘,而是一個中年婦人,她的面色絲毫不能引起我同情,我正要送她出去,囑她另找醫生,而她卻以責備口吻打斷我的話,說道:“如果不是急症,我家主人一定會派我去請個有名的醫生,可是我家太太好像眼看就活不成了,所以才叫我就近找個大夫來——好壞都行。”
這個前來求救的人,竟見機行事,出口傷人。她的這種完全失禮的言詞,刺痛人心的直爽,不知為什麼,倒使我覺得幽默有趣。名醫弗朗索瓦·拉伯雷是用嘲笑為世人治病的,而不是用藥丸和藥膏,如果他遇到這個出言刻薄的潑婦,必會感到高興,他也許要讓她嫁給龐大固埃,而他自己的生活,也將因此過得如同蘇格拉底的幾段富於家庭樂趣的生活一樣快活。想到這裡,我本應回答然而沒有回答她,就穿上外衣,跟她出去了。要走的路並不遠。我們沿著霍特庫柏渠畔往前走,後來向左轉個彎,越過安桑奈·斯魯伊斯水閘,進入安桑奈·布利街(也叫布利街),便在一座兩層的樓房前面停下腳步。這座房屋看來很像某個富商的住宅。幾乎沒等我們敲門,門就打開了,有個人用焦急的聲音問:“那一位就是醫生?”我的那個令人不愉快的同伴尖聲回答道:“是的,算是一個什麼大夫。這是我在頂近的地方能夠找到的一個人。我希望他能看病。”那個人聽了說:“說話要好聽點兒,傻婆娘,你請醫生進來,我去點蠟燭。”
客廳里確實很黑,而且有一種嗆人的酸味,這使我一時認為,我來到了利用業餘時間進行鍊金實驗的一個人的家裡。但是蠟燭一點著,我立刻看到,這不是一個實驗室,因為房間中央的一張小桌和幾把椅子上,擺滿了素描和畫稿,四壁上(雖然我只能隱約看到)立靠著許多幅油畫。不過這都是用陰暗的色彩畫成的,我看不清楚它們所表現的主題。我也不認識這家的主人,而這些素描和油畫顯然就是他畫的。這裡的主人是一個身體健壯的人,看肩膀和胳膊,像個石匠或木匠。的確,他開門時,我一看就認為他是個級別較高的工匠,做慣了繁重的下力活兒,同時也還受過些訓練,能看懂表格和建築設計圖——大概是某一個建築公司的職工領班吧。然而這樣的人又不大可能在城裡最好的街道上自己買座房子住,不過,在我們這個奇怪的城市裡,新建房屋如同雨後春筍,發財致富易如反掌(特別是那些同市參議會有某種關係的人),可說無奇不有。海倫街某些最好的住宅,都屬於幾年前還不曾見過肉叉或者還不知使用餐巾的人。因而我心平氣和,認為這種情況不足為奇,並問道:“病人在哪兒?”
“在大房間裡。”他回答說。他的聲調使我吃驚,因為這聲調非常的溫文爾雅,跟他那有點粗魯的平民外表毫不相稱。因此,當我脫去外衣(當然是濕的,因為外面大雨傾盆)時,就已暗暗認定,我得和我自己這個階級的人物共事了,於是自我介紹說:“我是凡·隆恩醫生。”
他伸出手來跟我握手(他已把蠟燭放在椅子上,幫我脫下外衣),並向我微微一鞠躬,說:“醫生,承您光臨,很是高興。我姓凡·萊茵,請您勞神診斷的,就是我的內人。”他又端起蠟燭,帶我穿過客廳,進入這座房子後半邊的一個房間裡。這裡點著一盞小小的油燈,還生了一堆火,所以不太黑暗,我對這所住宅得出了一個總的印象,這使我剛進來時產生的那種不舒服的感覺更為強烈。
序言
一
倫勃朗·哈門士·凡·萊茵是我國美術界和美術愛好者早已熟悉的17世紀荷蘭畫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許多優秀的繪畫和腐蝕銅版畫,特別是肖像畫,都是不朽之作,早已成為世界文化寶庫的組成部分,對歐洲繪畫藝術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
倫勃朗生活的時代(1606—1669),正是荷蘭人民反對封建統治和異族暴政的鬥爭取得勝利,荷蘭共和國得以建立,生產關係發生變革,經濟日趨繁榮的時期,同時也是繪畫藝術得到蓬勃發展的“黃金時代”。所以這個時期除倫勃朗外,荷蘭還出現了像法朗士·哈爾斯(Frans Hals,1580—1666)、約翰·佛美爾(Jan Vermeer,1632—1675)和凡·奧斯塔德(Van Ostade,1621—1649)這樣一些卓越的畫家。
也正是在這個時期,荷蘭的民族文化和藝術才擺脫了佛蘭德斯派藝術(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是魯本斯)的發展道路,形成了在歐洲藝術中占特殊地位的荷蘭畫派。這個畫派的主要特點是:形象生動而富有詩意,注重人物內在精神的描繪,作品真摯自然,細節修飾精緻,色調和諧,善於表達空間的深遠以及光線和空氣。
不過在這個時期,荷蘭還有另一個畫派在成長,那是一個迎合社會“上層階級”、主要是富商的審美趣味的藝術流派。這一流派在形象上片面追求富麗華美,偏重表面趣味和膚淺的描繪,內容上以頌揚富裕市民的安逸生活為主要題材,迴避社會矛盾,粉飾太平。這種傾向在哈爾斯和倫勃朗的某些早期作品中也曾多少有所反映。然而隨著現實生活的演進,他們擺脫了這種傾向,開始把毫無虛飾的生活真相以及不滿和反抗的主題,引進自己的作品中。倫勃朗對普通人、流浪漢乃至乞丐的深刻同情,對英雄人物的無限景仰,以及他把當時社會的人生作為悲劇而加以無情揭露的那種堅定不移的藝術主張,漸漸引起統治階層和富商們的不悅。因此,倫勃朗作為畫家的聲譽在當時僅僅持續了十餘年便每況愈下,終於一蹶不振。倫勃朗自己對於這一點當然有所了解,他在本書中不止一次地講到“上流人士”害怕他的原因;但同時,他對自己的藝術始終抱有信心,他認為總有一天人們會理解他的。遺憾的是,到了晚年他仍然沒有看到自己的信念變成現實,於是他又把希望寄托在三百年後。歷史畢竟是公正的,它提前二百年使倫勃朗得到了世人的承認。
倫勃朗和哈爾斯的藝術從17世紀40年代開始,便日漸不能為上層人士所欣賞,而上層人士正是繪畫的主要購買者,所以這也就意味著他們貧苦生活的開端。然而貧困只能使哈爾斯慘死在濟貧院裡,只能使倫勃朗依靠兒子的小畫店而度過晚年,卻絲毫不能動搖他們的藝術信念。關於這一點,美國藝術史家和藝術評論家多瑪斯·克列文在他的《藝術家列傳》(Thomas Craven: Men of Art,New York,1931)中說得頗為公允。他說:倫勃朗“為了保持藝術家純潔的良心和爭得繪畫語言的自由,寧肯犧牲他早已贏得的聲望和相當可觀的收入,這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我們美國人對這一點有深切的體會,因為在我們這裡,為保持普通的尊嚴而作出的微不足道的犧牲,都被認為是愚蠢的行為……但是倫勃朗為什麼在他的作品市場已經消失,許多人對他側目而視的時候,卻更加勤奮地工作呢?這是因為他要證實他做人和做藝術家的能力,他要證實他確切值得為自己的藝術主張而活下去……”
倫勃朗的藝術在17世紀50年代受到荷蘭所謂上層社會的變本加厲的排斥和輕視,到了他在世的最後幾年,他已被世人所遺忘,連阿姆斯特丹(他在這裡工作了三十七年,直到去世)本地人也不例外。正如本書中所說,甚至荷蘭的大詩人翁德爾在聽說倫勃朗逝世的訊息時也不能置信,因為據他聽知,倫勃朗是多年以前的一位大名鼎鼎的畫家,很久不曾聽到這個名字了,想必早已不在人世。倫勃朗去世後,他的作品也沒有立即引起人們的注意,但是到了18世紀中葉,即畫家去世一百年後,英國、法國、德國、俄國和波蘭的一些畫家,相繼開始接受了他的創作的影響。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倫勃朗的繪畫和版畫藝術才在世界各國得到普遍的深刻理解和正確評價。
各國美術評論家對倫勃朗的評價並不完全一致,這也是很自然的。例如,絕大多數評論家雖然都認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細緻入微的心理刻畫是這位大師在繪畫上取得的卓越成就,他在這方面達到了難以逾越的境地;但在光線運用上,評論家們就褒貶不一了。英國藝術批評家兼詩人威廉·布雷克(William Blake,1757—1827)和藝術批評家約翰·拉斯金(JohnRuskin,1819—1900)都曾指責倫勃朗在光線運用上是“感覺主義者”,指責他不惜犧牲真實而取得光線效果。而英國的文藝批評家兼詩人西蒙斯·阿瑟(Artlur Symons,1865一1945)就不同意這種看法,他說:“在某些時候,倫勃朗似乎這樣做過,但他是為了強調他所認為的部分真實才這樣做的。他用光線探索或照亮一個人物面部的內在意義,或一個事件的危機所在。他不像那些認為一切可見的事物都同樣重要的畫家那樣濫用光線,他設身處地考慮人物和事物,喜愛或者憎恨他們,而光線則是他的一種天然手段,它能起集中或分散、創造或批判的作用。”
這後一種論點逐漸得到了評論家們的贊同和進一步的闡述,美國藝術評論家多瑪斯·克列文說:“倫勃朗從來不為一時的感覺所左右;他不重視帶有偶然性的自然光線下的人物面部和身影的暫時模樣;他先讓人物的面部和身影在自己心目中構成一個單一的、不可改變的高尚的輪廓,然後再把自己的全部體驗有力地畫在人物形象之中。我們應當記得,倫勃朗的光線既不是太陽光線,也不是蠟燭光線,而是他自己創造的一種光輝。”
德國藝術史家瓦爾奈克和英國藝術史家果姆布里克也都有類似的看法,他們認為倫勃朗的許多繪畫給人的第一個印象都是較為晦暗的褐黃,但是這些晦暗的調子卻與寥寥無幾的明快色彩形成更加有力的對比,從而使他的某些繪畫上的光線看來幾乎耀眼欲花。不過倫勃朗運用這種奇異的光線和陰影的效果,從來不是為了描繪光線和陰影本身,它們一向是用來加強畫面的戲劇性的。如何描繪光線及其瞬息間的細微變化,如何利用光線有效地表達繪畫的內容,是倫勃朗盡畢生之力悉心探索的課題,也是後人在研究他的作品時的一個重要方面。本書第二十一章敘述了這位大師在這一方面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收穫。
二
現在的這本《倫勃朗傳》,是倫勃朗的家庭醫生的回憶錄,原書共有三種版本,較早的兩種均以《倫勃朗的生平與時代》(The Life&Times ofRembrandt van Rijn)為書名,全書八十章,五十餘萬字;較新的一種版本以《倫勃朗傳》(The Life of Rembrandt)為書名,共四十一章,二十餘萬字。
現在的這個譯本所根據的是後一種版本。
這個版本系由舊版本的八十章中選出四十一章編輯而成,捨棄的三十九章都是論述倫勃朗的時代的,同畫家的生活和創作無直接關係。現在的這四十一章中,對倫勃朗的時代所作的評述也已頗為詳盡了。
這本書的作者約安尼斯·約翰·凡·隆恩通過行醫與倫勃朗結識後,便成了他的最忠誠的朋友,兩人共患難同榮辱,長達三十年之久。約安尼斯的生卒年月不詳,但從書中可以知道,他和倫勃朗的年齡相仿。他是荷蘭的名醫,阿姆斯特丹的社會名流,博學的文人。
約安尼斯·凡·隆恩是一位憤世嫉俗而有正義感的知識階層的代表人物。這本回憶錄的寫作動機,據作者自己說,就是為了抒發內心的憤慨。約安尼斯醫生對倫勃朗終生不渝地研究繪畫藝術以及取得的卓越成就欽佩之至,他站在一個普通的荷蘭人的立場對畫家滿懷崇敬和感戴之情,因而對他晚年的悲慘遭遇深切同情,以致在畫家去世後,他先是義憤填膺,而後鬱郁成疾。後來荷蘭著名的哲學家斯賓諾莎勸他把內心的不平寫出來,藉以消除積鬱,於是他在倫勃朗去世後的第一年裡,丟下了醫生的日常業務,寫成了這本書。但從字裡行間看來,這本回憶錄並不完全是這一年裡寫出的作品,而是從作者同倫勃朗相處的年代裡的日記片斷中整理出來編寫而成的,雖然作者曾說他沒有記日記。
作者當時知道,在倫勃朗遭受歧視和排擠的情形下,這本回憶錄絕無出版可能,只希望把它作為自己的一部分遺產留給後代子孫。到了20世紀初倫勃朗的藝術受到普遍推崇時,本書作者的第九代後裔亨德里克·威廉·凡·隆恩(1882—1944)才把這部手稿整理出來,譯成英文,於1930年在美國首次出版。
亨德里克·威廉·凡·隆恩出生在荷蘭的鹿特丹,早年留學美國,並在那裡做過報館的通訊記者、歷史和藝術史講師,著有《荷蘭共和國的覆滅》(1913)、《荷蘭王國的興起》(1915)、《人類發展史》(1921)等書。這本書當初既是不擬發表的私人日記體裁的回憶錄,那么書中穿插作者的一些私事,原是無可厚非的。當然,作者的意圖在於通過這些身邊瑣事、風土人情以及個人經歷和社交,反映當時的時代風貌。書中以許多具體事實為根據,多次猛烈抨擊社會制度的不合理,詛咒同暴政相勾結的教會勢力,揭露當權富商的唯利是圖和愚蠢無知,有時還一針見血地指出他們對民族文化和藝術的忽視和摧殘,責罵他們使阿姆斯特丹變成了“政治性的賬房”。
作者一再聲明,他對於造型藝術所知無幾,因而不敢對繪畫進行分析和解釋,但他通過同倫勃朗的多次談話,向我們說明了畫家的若干幅傑作(如《尼克拉·丟爾普醫生的解剖學課》《夜巡》《浪子歸來》《戛勞狄·西維利斯的密謀》《阿姆斯特丹布業公會理事會》等)的構思和創作過程,以及這些作品在當時引起的反響,同時也介紹了倫勃朗的若干藝術觀點。書中直接或間接提到的繪畫和銅版畫近百幅,並向我們介紹了許多幅肖像畫的人物原型,說明了他們的出身、性格、職業和社會地位,以及同畫家的關係。這都有助於我們對這位大師的許多作品進一步的理解。
這本《倫勃朗傳》,是有關這位畫家的第一手資料,它的可貴之處在於真實。倫勃朗盡畢生之力從事繪畫和銅版畫的創作,他不像米開朗基羅和魯本斯那樣廣泛地參加政治和社會活動,因而沒有留下任何書面材料。我們只能從這本傳記中去探索他的生平事跡和創作道路。20世紀30和40年代,歐美各國出版了一些研究倫勃朗的著述以及以他的生平和創作為題材的幾本小說和一部電影,但所有這些作品幾乎都是以這本回憶錄為藍本而撰寫的。所以這本書可說是了解和研究倫勃朗的最翔實的依據了。
倫勃朗·哈門士·凡·萊茵是我國美術界和美術愛好者早已熟悉的17世紀荷蘭畫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許多優秀的繪畫和腐蝕銅版畫,特別是肖像畫,都是不朽之作,早已成為世界文化寶庫的組成部分,對歐洲繪畫藝術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
倫勃朗生活的時代(1606—1669),正是荷蘭人民反對封建統治和異族暴政的鬥爭取得勝利,荷蘭共和國得以建立,生產關係發生變革,經濟日趨繁榮的時期,同時也是繪畫藝術得到蓬勃發展的“黃金時代”。所以這個時期除倫勃朗外,荷蘭還出現了像法朗士·哈爾斯(Frans Hals,1580—1666)、約翰·佛美爾(Jan Vermeer,1632—1675)和凡·奧斯塔德(Van Ostade,1621—1649)這樣一些卓越的畫家。
也正是在這個時期,荷蘭的民族文化和藝術才擺脫了佛蘭德斯派藝術(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是魯本斯)的發展道路,形成了在歐洲藝術中占特殊地位的荷蘭畫派。這個畫派的主要特點是:形象生動而富有詩意,注重人物內在精神的描繪,作品真摯自然,細節修飾精緻,色調和諧,善於表達空間的深遠以及光線和空氣。
不過在這個時期,荷蘭還有另一個畫派在成長,那是一個迎合社會“上層階級”、主要是富商的審美趣味的藝術流派。這一流派在形象上片面追求富麗華美,偏重表面趣味和膚淺的描繪,內容上以頌揚富裕市民的安逸生活為主要題材,迴避社會矛盾,粉飾太平。這種傾向在哈爾斯和倫勃朗的某些早期作品中也曾多少有所反映。然而隨著現實生活的演進,他們擺脫了這種傾向,開始把毫無虛飾的生活真相以及不滿和反抗的主題,引進自己的作品中。倫勃朗對普通人、流浪漢乃至乞丐的深刻同情,對英雄人物的無限景仰,以及他把當時社會的人生作為悲劇而加以無情揭露的那種堅定不移的藝術主張,漸漸引起統治階層和富商們的不悅。因此,倫勃朗作為畫家的聲譽在當時僅僅持續了十餘年便每況愈下,終於一蹶不振。倫勃朗自己對於這一點當然有所了解,他在本書中不止一次地講到“上流人士”害怕他的原因;但同時,他對自己的藝術始終抱有信心,他認為總有一天人們會理解他的。遺憾的是,到了晚年他仍然沒有看到自己的信念變成現實,於是他又把希望寄托在三百年後。歷史畢竟是公正的,它提前二百年使倫勃朗得到了世人的承認。
倫勃朗和哈爾斯的藝術從17世紀40年代開始,便日漸不能為上層人士所欣賞,而上層人士正是繪畫的主要購買者,所以這也就意味著他們貧苦生活的開端。然而貧困只能使哈爾斯慘死在濟貧院裡,只能使倫勃朗依靠兒子的小畫店而度過晚年,卻絲毫不能動搖他們的藝術信念。關於這一點,美國藝術史家和藝術評論家多瑪斯·克列文在他的《藝術家列傳》(Thomas Craven: Men of Art,New York,1931)中說得頗為公允。他說:倫勃朗“為了保持藝術家純潔的良心和爭得繪畫語言的自由,寧肯犧牲他早已贏得的聲望和相當可觀的收入,這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我們美國人對這一點有深切的體會,因為在我們這裡,為保持普通的尊嚴而作出的微不足道的犧牲,都被認為是愚蠢的行為……但是倫勃朗為什麼在他的作品市場已經消失,許多人對他側目而視的時候,卻更加勤奮地工作呢?這是因為他要證實他做人和做藝術家的能力,他要證實他確切值得為自己的藝術主張而活下去……”
倫勃朗的藝術在17世紀50年代受到荷蘭所謂上層社會的變本加厲的排斥和輕視,到了他在世的最後幾年,他已被世人所遺忘,連阿姆斯特丹(他在這裡工作了三十七年,直到去世)本地人也不例外。正如本書中所說,甚至荷蘭的大詩人翁德爾在聽說倫勃朗逝世的訊息時也不能置信,因為據他聽知,倫勃朗是多年以前的一位大名鼎鼎的畫家,很久不曾聽到這個名字了,想必早已不在人世。倫勃朗去世後,他的作品也沒有立即引起人們的注意,但是到了18世紀中葉,即畫家去世一百年後,英國、法國、德國、俄國和波蘭的一些畫家,相繼開始接受了他的創作的影響。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倫勃朗的繪畫和版畫藝術才在世界各國得到普遍的深刻理解和正確評價。
各國美術評論家對倫勃朗的評價並不完全一致,這也是很自然的。例如,絕大多數評論家雖然都認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細緻入微的心理刻畫是這位大師在繪畫上取得的卓越成就,他在這方面達到了難以逾越的境地;但在光線運用上,評論家們就褒貶不一了。英國藝術批評家兼詩人威廉·布雷克(William Blake,1757—1827)和藝術批評家約翰·拉斯金(JohnRuskin,1819—1900)都曾指責倫勃朗在光線運用上是“感覺主義者”,指責他不惜犧牲真實而取得光線效果。而英國的文藝批評家兼詩人西蒙斯·阿瑟(Artlur Symons,1865一1945)就不同意這種看法,他說:“在某些時候,倫勃朗似乎這樣做過,但他是為了強調他所認為的部分真實才這樣做的。他用光線探索或照亮一個人物面部的內在意義,或一個事件的危機所在。他不像那些認為一切可見的事物都同樣重要的畫家那樣濫用光線,他設身處地考慮人物和事物,喜愛或者憎恨他們,而光線則是他的一種天然手段,它能起集中或分散、創造或批判的作用。”
這後一種論點逐漸得到了評論家們的贊同和進一步的闡述,美國藝術評論家多瑪斯·克列文說:“倫勃朗從來不為一時的感覺所左右;他不重視帶有偶然性的自然光線下的人物面部和身影的暫時模樣;他先讓人物的面部和身影在自己心目中構成一個單一的、不可改變的高尚的輪廓,然後再把自己的全部體驗有力地畫在人物形象之中。我們應當記得,倫勃朗的光線既不是太陽光線,也不是蠟燭光線,而是他自己創造的一種光輝。”
德國藝術史家瓦爾奈克和英國藝術史家果姆布里克也都有類似的看法,他們認為倫勃朗的許多繪畫給人的第一個印象都是較為晦暗的褐黃,但是這些晦暗的調子卻與寥寥無幾的明快色彩形成更加有力的對比,從而使他的某些繪畫上的光線看來幾乎耀眼欲花。不過倫勃朗運用這種奇異的光線和陰影的效果,從來不是為了描繪光線和陰影本身,它們一向是用來加強畫面的戲劇性的。如何描繪光線及其瞬息間的細微變化,如何利用光線有效地表達繪畫的內容,是倫勃朗盡畢生之力悉心探索的課題,也是後人在研究他的作品時的一個重要方面。本書第二十一章敘述了這位大師在這一方面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收穫。
二
現在的這本《倫勃朗傳》,是倫勃朗的家庭醫生的回憶錄,原書共有三種版本,較早的兩種均以《倫勃朗的生平與時代》(The Life&Times ofRembrandt van Rijn)為書名,全書八十章,五十餘萬字;較新的一種版本以《倫勃朗傳》(The Life of Rembrandt)為書名,共四十一章,二十餘萬字。
現在的這個譯本所根據的是後一種版本。
這個版本系由舊版本的八十章中選出四十一章編輯而成,捨棄的三十九章都是論述倫勃朗的時代的,同畫家的生活和創作無直接關係。現在的這四十一章中,對倫勃朗的時代所作的評述也已頗為詳盡了。
這本書的作者約安尼斯·約翰·凡·隆恩通過行醫與倫勃朗結識後,便成了他的最忠誠的朋友,兩人共患難同榮辱,長達三十年之久。約安尼斯的生卒年月不詳,但從書中可以知道,他和倫勃朗的年齡相仿。他是荷蘭的名醫,阿姆斯特丹的社會名流,博學的文人。
約安尼斯·凡·隆恩是一位憤世嫉俗而有正義感的知識階層的代表人物。這本回憶錄的寫作動機,據作者自己說,就是為了抒發內心的憤慨。約安尼斯醫生對倫勃朗終生不渝地研究繪畫藝術以及取得的卓越成就欽佩之至,他站在一個普通的荷蘭人的立場對畫家滿懷崇敬和感戴之情,因而對他晚年的悲慘遭遇深切同情,以致在畫家去世後,他先是義憤填膺,而後鬱郁成疾。後來荷蘭著名的哲學家斯賓諾莎勸他把內心的不平寫出來,藉以消除積鬱,於是他在倫勃朗去世後的第一年裡,丟下了醫生的日常業務,寫成了這本書。但從字裡行間看來,這本回憶錄並不完全是這一年裡寫出的作品,而是從作者同倫勃朗相處的年代裡的日記片斷中整理出來編寫而成的,雖然作者曾說他沒有記日記。
作者當時知道,在倫勃朗遭受歧視和排擠的情形下,這本回憶錄絕無出版可能,只希望把它作為自己的一部分遺產留給後代子孫。到了20世紀初倫勃朗的藝術受到普遍推崇時,本書作者的第九代後裔亨德里克·威廉·凡·隆恩(1882—1944)才把這部手稿整理出來,譯成英文,於1930年在美國首次出版。
亨德里克·威廉·凡·隆恩出生在荷蘭的鹿特丹,早年留學美國,並在那裡做過報館的通訊記者、歷史和藝術史講師,著有《荷蘭共和國的覆滅》(1913)、《荷蘭王國的興起》(1915)、《人類發展史》(1921)等書。這本書當初既是不擬發表的私人日記體裁的回憶錄,那么書中穿插作者的一些私事,原是無可厚非的。當然,作者的意圖在於通過這些身邊瑣事、風土人情以及個人經歷和社交,反映當時的時代風貌。書中以許多具體事實為根據,多次猛烈抨擊社會制度的不合理,詛咒同暴政相勾結的教會勢力,揭露當權富商的唯利是圖和愚蠢無知,有時還一針見血地指出他們對民族文化和藝術的忽視和摧殘,責罵他們使阿姆斯特丹變成了“政治性的賬房”。
作者一再聲明,他對於造型藝術所知無幾,因而不敢對繪畫進行分析和解釋,但他通過同倫勃朗的多次談話,向我們說明了畫家的若干幅傑作(如《尼克拉·丟爾普醫生的解剖學課》《夜巡》《浪子歸來》《戛勞狄·西維利斯的密謀》《阿姆斯特丹布業公會理事會》等)的構思和創作過程,以及這些作品在當時引起的反響,同時也介紹了倫勃朗的若干藝術觀點。書中直接或間接提到的繪畫和銅版畫近百幅,並向我們介紹了許多幅肖像畫的人物原型,說明了他們的出身、性格、職業和社會地位,以及同畫家的關係。這都有助於我們對這位大師的許多作品進一步的理解。
這本《倫勃朗傳》,是有關這位畫家的第一手資料,它的可貴之處在於真實。倫勃朗盡畢生之力從事繪畫和銅版畫的創作,他不像米開朗基羅和魯本斯那樣廣泛地參加政治和社會活動,因而沒有留下任何書面材料。我們只能從這本傳記中去探索他的生平事跡和創作道路。20世紀30和40年代,歐美各國出版了一些研究倫勃朗的著述以及以他的生平和創作為題材的幾本小說和一部電影,但所有這些作品幾乎都是以這本回憶錄為藍本而撰寫的。所以這本書可說是了解和研究倫勃朗的最翔實的依據了。
名人推薦
為了保持藝術家純潔的良心和爭得繪畫語言的自由,寧肯犧牲他早已贏得的聲望和相當可觀的收入……倫勃朗為什麼在他的作品市場已經消失,許多人對他側目而視的時候,卻更加勤奮地工作呢?這是因為他要證實他做人和做藝術家的能力,他要證實他確切值得為自己的藝術主張而活下去……
——多瑪斯·克列文
——多瑪斯·克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