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叫皮革馬力翁效應,或稱羅森塔爾效應。羅森塔爾實驗見於1986年他同雅各布森發表的一份著名的實驗研究報告《課堂中的皮格馬利翁效應》,這項研究的主旨在於糾正教師的偏見,證明教師的期望對學生學習成績的影響。它說明了教師對學生的熱愛、關心、尊重、理解是學生前進的推動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暗含期待效應
- 又叫:皮革馬力翁效應
- 別名:羅森塔爾效應
- 發現:羅森塔爾效應
概述,簡述,套用,
概述
有人說,信任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道德關係。朋友之間、同事之間貴在信任。在家庭里,父母與子女之間,也同樣需要信任。
心理學家認為,追求信任,這是一種積極的心態,是每個正常人的普遍心理,也是一個人奮發進取、積極向上、實現自我價值的內驅力。信任的心理機制對孩子良好心理品質的形成具有積極的鼓勵作用。
親職教育是在父母和子女的共同生活中,通過雙方的語言交流和情感交流來進行的。父母與子女的相互信任是成功家教的重要因素。一些教育專家在家庭調查中發現,子女對父母有特殊的信任,他們往往把父母看成是自己學習上的蒙師,德行上的榜樣,生活上的參謀,感情上的摯友。他們也特別希望能得到父母的信任,像朋友一樣和父母平等的交流。他們認為,只有父母的信任,才是真實、可靠的。父母的信任意味著壓力、重視和鼓勵,這是真正觸動他們心靈的動力。從教育效果看。信任是一種富有鼓舞作用的教育方式。
在親職教育中,父母的信任可使子女感到他們與父母處於平等的地位,從而對父母更加尊重、敬愛,更加親近、服從,心裡活樂於向父母傾吐。這既增進了父母對子女內心世界時了解,又使父母教育子女更能有的放矢,獲得更好的效果。
反之,若父母對孩子持不信任或不夠信任的態度,就無法了解孩子的願望和要求,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必然會因此而受到傷害,他們對父母的信賴也勢必減弱。這樣,親職教育的效果也會相應減弱。
所以,父母應該信任孩子,做他們的朋友,從而更有利的教育好孩子。
簡述
羅森塔爾效應又叫皮革馬力翁效應,或稱暗含期待效應。羅森塔爾實驗見於1986年他同雅各布森發表的一份著名的實驗研究報告《課堂中的皮格馬利翁效應》,這項研究的主旨在於糾正教師的偏見,證明教師的期望對學生學習成績的影響。實驗者先對一所學校1~6年級的學生進行智力測驗,然後在每班中挑選出平時受教師歧視的具有貧窮家庭背景的兒童,但挑選的標準並不是以智力測驗的分數為依據。同時告知他們的教師說,這是一些特殊的兒童,具有潛在發展的可能性。一個學期以後,研究者把這部分兒童(實驗組)與其他兒童(控制組)作了對比,結果發現,實驗組兒童比控制組兒童的學習成績提高得快。一年後,再一次實驗,其結果仍然如此,研究者在結論里指出,由於教師真的以為這些兒童是特殊兒童,於是不知不覺地便給予特別的注意,以更為友善的態度親近他們,以更多的時間關注他們的學習,由此對這些兒童產生了激勵作用。其結果便是他們的成績沿著教師的期望方向不斷提高。
這一效應給了我們最大的啟示就是說明了教師對學生的熱愛、關心、尊重、理解是學生前進的推動力。它不僅誘發和鼓舞學生克服困難,積極向上,並且對學生的智力,品德和個性的發展都產生直接影響。
套用
作為一個教師,應充分利用這種期待效應,把握教育的契機,有針對性地促進後進生的轉化和其他學生的發展。
一、 熱愛學生,使後進生樹立學習信心
教育實踐證明,教育轉化後進生,首先應該熱愛後進生。教師對學生的關愛,是教師順利開展教育工作的重要條件之一,是教育轉化後進生的基礎和前提。古今中外的教育家無不重視師生之間的情感關係,把師愛視為教師的美德和教育的靈魂,教師只有全身心地投入,滿懷赤誠的熱愛,學生才會給與真摯的回報,向你敞開心扉,樂意聽從你的教誨。如果教師對學生缺乏感情,態度冷漠,毫不關心,學生就會害怕你、疏忽你,甚至產生反抗心理,而這種逆反心理一旦形成,就成為教育的一大障礙,以致有時連最有效的辦法也沒有作用。所以要做好教育轉化工作,就得全身心地注入感情,像陶行知先生說的那樣“愛滿天下”,對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用真誠的愛去溫暖和打動後進生的心靈,樹立其學習的信心,相信他們每一個人都會成才,都能對社會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這樣就能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逐步克服自身的不足,向好的方面轉化。
二、 關心學生,做好後進生的良師益友
所謂的後進生,是指那些智力發展正常,在目前的學校教育活動中,由於受到環境中各種消極因素的影響,從而導致學習、品德、行為諸方面長期落後,但只要對其實施特殊的、得當的教育,仍然能夠進步、能夠轉化的學生。他們的智力發展正常,他們的落後不是先天的,而是後天習得的,是環境中各種消極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他們的落後又是目前的現狀,並不意味著一成不變,永遠落後,只要教育得法,仍然能夠進步和轉化。也就是說,他們也是活生生的人,同樣能夠學好成才,同樣渴望得到老師的關心愛護。“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如果我們的教師以真情去感化他們,以心換心,和藹可親,走進他們內心世界,和學生交知心朋友,那么後進生的教育轉化豈有做不好的道理?“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更何況是這些具有天然向師性的學生!
三、 尊重學生,引導後進生樹立成功意識
大凡作教師的都深知,學生雖然具有天然的向師性,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其獨立性愈來愈強,任何人在任何時候,都希望得到別人尤其是教師的理解和尊重。作為後進生,本來就有些自卑,本來就不願和別人過多交往,本來就怕別人瞧不起他,這個時候,如果不尊重他們的人格,其後果很難想像。我們可以看到,後進生上課時有時故意出洋相,違反紀律,與老師頂撞,搞惡作劇,讓老師“下不來台”,也許他正是以如此的“英雄”行為來顯示他的自尊心。所以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除了解一般學生的心理外,更要懂得後進生的心理特點,以愛換其心,以真動其情,以理服其人,時時處處維護其自尊心,引導學生樹立成功意識,給後進生提供成功的機會。備課時要充分估計到後進生在某個方面會發現說明問題,什麼地方會“卡殼”,說明知識缺陷需要彌補,儘量給他們“偏愛”。課堂提問時要有梯度地安排一些後進生能夠回答的問題,在圓滿回答後給以鼓勵,以滿足其自尊心的需求。布置作業時,應靈活多樣,針對其實際量力而行,給他們一定的選擇餘地。測驗時要改革命題和評卷方法,適當降低要求,使其通過努力,也可獲得較好的成績,使他們看到自己的希望,揚起理想的風帆,輔導時要掌握好個別輔導的技巧,因人而異,因材施教,使其學有所得,做有所獲。
四、 理解學生,滿足後進生的心理需要
北京市朝陽區特級教師馬芯蘭老師說過:失去尊重的人,最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失去理解的人,最希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後進生既有其一般人的正常心理,更有其一般人沒有的特殊需求,他們更希望得到尊重和理解。教師的一個手勢,一個微笑,一句問侯,更能激起他們心中的漣漪,情感的波瀾,促其猛醒轉變,促其奮發向上。所以做教師的,要理解後進生的特殊心理,多一些尊重,少一些挖苦;多一些理解,少一些嘲諷;多一些期待,少一些批評,盡我們的可能,多方面滿足後進生的心理需要,促其轉化。
五、 信任學生,對後進生實行“優待政策”
了解學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礎,信任學生,則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條件和保證。每一位教師都應從教學過程的每個環節入手,從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做起,有針對性地實行種種“優待政策”,讓學生時時看到你的期待,處處感到你的信任。和學生交談時,親切自然,如音符撥動其心弦;批評時,委婉含蓄,善於點撥,像小溪注入其心田;講課時,有意識地讓後進生回答一些力所能及的問題,並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喜悅感,鼓舞他們前進;批改作業時,對後進生要全批全改,認真細緻,多寫一些鼓勵性的批語,讓他們感受到你時時的期待;輔助時,結合其實際特點,制訂出切實可行的學習計畫和奮鬥目標,並逐步逐項落實,使後進生真切感受到通過自己的努力,也可達到其他同學的水平,從而使他們看到自己的希望;組織各種活動時,讓後進生積極參與其中,注意和發揮他們的長處,放手大膽讓他們自己去做,並相信他們一定會做好,使後進生感到教師對他們的充分信任,其結果必然會產生良好的期待效應。
總之,在教育轉化學生的工作中,教師一定要熱愛、關心、尊重、理解、信任學生,不僅要懂得和學會運用羅森塔爾效應,更重要的是要善於運用和運用好羅森塔爾效應,為我們的教育工作服務,使我們全體教師和全體學生都生活在充滿期待,奮發向上的氛圍之中,努力進取,向各自期待的目標攀登。
這就是神奇的“期待效應”,心理學上叫做“皮格馬利翁效應”, 內心期待有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
皮格馬利翁是古希臘神話中一個熱愛雕塑的人物。他曾經對著自己雕出的美女像神魂顛倒,痴迷不已。後來美女雕像竟化為真人,與他相親相愛。
皮格馬利翁情到深處的夢想成真雖是神話,但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對他人的期待成為現實,卻並不罕見。
20世紀6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他和助手在一所國小里,聲稱評估學生們的未來發展前景,並將一份最有發展前途學生的名單神神秘秘交給教師,還要求嚴格保密。名單上並不全是老師熟悉的好學生,心理學家對此的解釋是:評估的是發展前途如何,而不是目前的表現。
戲劇性的事情發生在八個月之後,心理學家回到這所國小檢查實驗進展。當初名列“有發展前途”名單的學生果然成績進步更快、性格更開朗活潑、跟老師的關係也更好。
當教師讚嘆心理學家的評估驚人準確時,研究者揭開了謎底:其實那份名單是隨機選出來的,跟所謂評估一點兒關係也沒有。真正影響學生表現的,是教師相信他們有發展前景後,無意中流露出的對“天才學生”的關愛和期望。
科學實驗有倫理限制,沒有做也不可能嘗試交一張“絕無發展前途”的名單給教師。可是,我們是不是都看到過教師或父母輕易做出這樣的判斷:“這孩子沒什麼發展,教不會!教不好!”“現在就這樣,將來怎么辦?”
父母和教師們,在抱怨孩子不夠爭氣、不夠聽話時,了解自己的期待對他們有怎樣潛移默化的影響嗎?在雙方關係中處於強勢的一方,知道自己無心流露出的喜惡或判斷,對相對弱勢的一方有怎樣的塑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