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診斷評估模型與實踐》從智慧城市的發展背景分析及內涵研究入手,結合國內外建設評估經驗,提出我國智慧城市建設的理論模型及實踐方法,具體包括:智慧城市診斷評估理論模型、診斷評估框架、診斷評估流程、重點領域診斷評估模型、診斷評估保障機制、城市智慧化程度診斷評估實例。 《智慧城市診斷評估模型與實踐》適合開展智慧城市建設的各級政府公務員、企業管理者、技術人員、科研人員等閱讀參考。
基本介紹
- 外文名:Smart City Evaluation Model and Practice
- 書名:智慧城市診斷評估模型與實踐
- 作者:羅文
-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 頁數:212頁
- 開本:16
- 類型:地區社會學
- 出版日期:2014年3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定價:48.00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智慧城市診斷評估模型與實踐》針對我國城市在資源稟賦、信息化發展水平、城市定位等方面的差異,立足於城市特定需求,因地制宜地開展智慧城市診斷評估工作,結合國內外建設評估經驗,提出我國智慧城市建設的力量模型及實踐方法。
作者簡介
羅文:歷任電子工業部管理幹部學院教務科研處處長,信息產業部計算機與微電子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兼市場信息研究中心主任,賽迪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賽迪創業投資公司董事長,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現任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工業和信息化部計算機與微電子發展研究中心(中國軟體評測中心)主任、中國電子報社社長。
圖書目錄
目 錄
第1章 智慧城市發展背景 1
1.1 我國城市發展面臨嚴峻挑戰 1
1.1.1 人口快速增長與城市承載力不足之間的矛盾 1
1.1.2 社會管理服務水平不高與公眾需求日益增長之間的矛盾 2
1.1.3 產業格局不合理與經濟轉型升級之間的矛盾 3
1.2 信息技術為城市發展帶來重大機遇 3
1.2.1 對城市職能的影響 3
1.2.2 對公眾生活的影響 4
1.2.3 對社會管理的影響 4
1.2.4 對產業發展的影響 5
1.3 國家多部委積極引導智慧城市健康發展 6
1.3.1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6
1.3.2 工業和信息化部 7
1.3.3 科學技術部 7
1.3.4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8
第2章 國內外智慧城市評估現狀 9
2.1 國外智慧城市典型評估方法及分析 9
2.1.1 智慧社區論壇(ICF)評估指標 9
2.1.2 歐盟中等城市智慧城市評估指標 14
2.1.3 Boyd Cohen的全球十大智慧城市排名 22
2.1.4 國外智慧城市評估方法分析 22
2.2 國內智慧城市評估現狀 23
2.2.1 重點省市規劃檔案中對評估的要求 23
2.2.2 國內智慧城市典型評估方法介紹 27
2.2.3 國內智慧城市評估方法分析 29
2.3 國內外智慧城市評估啟示 30
2.3.1 調整智慧城市建設戰略,提升評估指標全面性 30
2.3.2 平衡主客觀指標數量,兼顧公民的主觀滿意度 30
2.3.3 開展多時段的評價,以反映城市進步程度 30
2.3.4 突出城市特徵,注重個性與共性的結合 31
第3章 智慧城市診斷評估理論模型 32
3.1 智慧城市診斷評估意義 32
3.1.1 引導特定城市發展方向的前置手段 33
3.1.2 把控智慧城市建設效率和建設質量的有力抓手 33
3.1.3 衡量智慧城市運作成效的客觀標尺 33
3.2 智慧城市發展“SMART”理論模型設計 34
3.2.1 國家發展戰略要求 34
3.2.2 信息社會城市發展的關鍵要素 35
3.2.3 智慧城市的內涵 37
3.2.4 SMART理論模型框架 39
3.3 SMART理論模型的五大核心要素 41
3.3.1 智慧城市的服務特徵 42
3.3.2 智慧城市的管理與運營核心 44
3.3.3 智慧城市的套用平台 45
3.3.4 智慧城市的重點資源 46
3.3.5 智慧城市的關鍵技術 49
3.4 基於SMART理論模型的智慧城市發展階段 49
3.4.1 起步期 50
3.4.2 發展期 50
3.4.3 提升期 51
3.4.4 飛躍期 51
第4章 智慧城市診斷評估框架 52
4.1 智慧基礎發展水平診斷評估 53
4.2 政務智慧化水平診斷評估 54
4.3 公共服務與社會管理智慧化水平診斷評估 59
4.4 產業智慧化水平診斷評估 62
第5章 智慧城市診斷評估流程 64
5.1 分析特定城市智慧化建設需求 64
5.1.1 城市定位與發展戰略分析 65
5.1.2 城市信息化發展方向分析 66
5.1.3 城市建設現狀分析 67
5.2 制訂診斷評估方案及評估指標體系 73
5.2.1 診斷評估方案制訂 73
5.2.2 診斷評估框架構建 74
5.2.3 診斷評估指標體系細化 75
5.3 開展診斷評估工作 77
第6章 智慧城市重點領域診斷評估模型 79
6.1 智慧醫療 79
6.1.1 智慧醫療需求分析 79
6.1.2 智慧醫療內涵界定 80
6.1.3 智慧醫療評估指標構建 80
6.2 智慧社區 82
6.2.1 智慧社區需求分析 82
6.2.2 智慧社區內涵界定 83
6.2.3 智慧社區評估指標構建 83
6.3 智慧交通 86
6.3.1 智慧交通需求分析 86
6.3.2 智慧交通內涵界定 87
6.3.3 智慧交通評估指標構建 87
6.4 智慧教育 89
6.4.1 智慧教育需求分析 89
6.4.2 智慧教育內涵界定 90
6.4.3 智慧教育評估指標構建 91
6.5 智慧城管 94
6.5.1 智慧城管需求分析 94
6.5.2 智慧城管內涵界定 95
6.5.3 智慧城管評估指標構建 95
6.6 智慧政務 97
6.6.1 智慧政務需求分析 97
6.6.2 智慧政務內涵界定 98
6.6.3 智慧政務評估指標構建 99
6.7 智慧產業 101
6.7.1 智慧產業需求分析 101
6.7.2 智慧產業內涵界定 102
6.7.3 智慧產業評估指標構建 103
第7章 智慧城市診斷評估保障機制 106
7.1 構建科學的組織保障體系 106
7.2 制訂評估年度實施方案 107
7.3 建立完善的獎懲機制 107
7.4 搭建智慧城市建設經驗交流平台 108
第8章 城市智慧化程度診斷評估實例 109
8.1 評估指標設計原則 109
8.1.1 以定量指標為主,定性指標為輔 109
8.1.2 針對性和可比性相結合 109
8.1.3 科學性和可行性相結合 109
8.1.4 動態性和可擴展性相結合 110
8.2 診斷評估指標體系 110
8.2.1 針對市級政府部門的診斷評估指標體系 110
8.2.2 針對區縣的診斷評估指標體系 113
8.3 評估指標權重設計 114
8.4 評分採樣規則 116
8.4.1 評分方法 116
8.4.2 評分細則 116
8.5 重點指標評估採樣參照表 121
8.5.1 市級部門線上查詢服務參照表 121
8.5.2 市級部門線上辦事服務參照表 139
8.5.3 市級部門公共服務智慧化參照表 164
8.5.4 市級部門業務管理智慧化參照表 166
8.5.5 市級部門社會管理智慧化參照表 178
8.5.6 政府系統數據資源已分享資料夾參照表 180
8.5.7 已分享資料夾外需求數據參照表 187
8.5.8 區縣線上查詢服務參照表 192
8.5.9 區縣線上辦事服務參照表 195
8.5.10 區縣領域智慧化參照表 209
參考文獻 211
第1章 智慧城市發展背景 1
1.1 我國城市發展面臨嚴峻挑戰 1
1.1.1 人口快速增長與城市承載力不足之間的矛盾 1
1.1.2 社會管理服務水平不高與公眾需求日益增長之間的矛盾 2
1.1.3 產業格局不合理與經濟轉型升級之間的矛盾 3
1.2 信息技術為城市發展帶來重大機遇 3
1.2.1 對城市職能的影響 3
1.2.2 對公眾生活的影響 4
1.2.3 對社會管理的影響 4
1.2.4 對產業發展的影響 5
1.3 國家多部委積極引導智慧城市健康發展 6
1.3.1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6
1.3.2 工業和信息化部 7
1.3.3 科學技術部 7
1.3.4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8
第2章 國內外智慧城市評估現狀 9
2.1 國外智慧城市典型評估方法及分析 9
2.1.1 智慧社區論壇(ICF)評估指標 9
2.1.2 歐盟中等城市智慧城市評估指標 14
2.1.3 Boyd Cohen的全球十大智慧城市排名 22
2.1.4 國外智慧城市評估方法分析 22
2.2 國內智慧城市評估現狀 23
2.2.1 重點省市規劃檔案中對評估的要求 23
2.2.2 國內智慧城市典型評估方法介紹 27
2.2.3 國內智慧城市評估方法分析 29
2.3 國內外智慧城市評估啟示 30
2.3.1 調整智慧城市建設戰略,提升評估指標全面性 30
2.3.2 平衡主客觀指標數量,兼顧公民的主觀滿意度 30
2.3.3 開展多時段的評價,以反映城市進步程度 30
2.3.4 突出城市特徵,注重個性與共性的結合 31
第3章 智慧城市診斷評估理論模型 32
3.1 智慧城市診斷評估意義 32
3.1.1 引導特定城市發展方向的前置手段 33
3.1.2 把控智慧城市建設效率和建設質量的有力抓手 33
3.1.3 衡量智慧城市運作成效的客觀標尺 33
3.2 智慧城市發展“SMART”理論模型設計 34
3.2.1 國家發展戰略要求 34
3.2.2 信息社會城市發展的關鍵要素 35
3.2.3 智慧城市的內涵 37
3.2.4 SMART理論模型框架 39
3.3 SMART理論模型的五大核心要素 41
3.3.1 智慧城市的服務特徵 42
3.3.2 智慧城市的管理與運營核心 44
3.3.3 智慧城市的套用平台 45
3.3.4 智慧城市的重點資源 46
3.3.5 智慧城市的關鍵技術 49
3.4 基於SMART理論模型的智慧城市發展階段 49
3.4.1 起步期 50
3.4.2 發展期 50
3.4.3 提升期 51
3.4.4 飛躍期 51
第4章 智慧城市診斷評估框架 52
4.1 智慧基礎發展水平診斷評估 53
4.2 政務智慧化水平診斷評估 54
4.3 公共服務與社會管理智慧化水平診斷評估 59
4.4 產業智慧化水平診斷評估 62
第5章 智慧城市診斷評估流程 64
5.1 分析特定城市智慧化建設需求 64
5.1.1 城市定位與發展戰略分析 65
5.1.2 城市信息化發展方向分析 66
5.1.3 城市建設現狀分析 67
5.2 制訂診斷評估方案及評估指標體系 73
5.2.1 診斷評估方案制訂 73
5.2.2 診斷評估框架構建 74
5.2.3 診斷評估指標體系細化 75
5.3 開展診斷評估工作 77
第6章 智慧城市重點領域診斷評估模型 79
6.1 智慧醫療 79
6.1.1 智慧醫療需求分析 79
6.1.2 智慧醫療內涵界定 80
6.1.3 智慧醫療評估指標構建 80
6.2 智慧社區 82
6.2.1 智慧社區需求分析 82
6.2.2 智慧社區內涵界定 83
6.2.3 智慧社區評估指標構建 83
6.3 智慧交通 86
6.3.1 智慧交通需求分析 86
6.3.2 智慧交通內涵界定 87
6.3.3 智慧交通評估指標構建 87
6.4 智慧教育 89
6.4.1 智慧教育需求分析 89
6.4.2 智慧教育內涵界定 90
6.4.3 智慧教育評估指標構建 91
6.5 智慧城管 94
6.5.1 智慧城管需求分析 94
6.5.2 智慧城管內涵界定 95
6.5.3 智慧城管評估指標構建 95
6.6 智慧政務 97
6.6.1 智慧政務需求分析 97
6.6.2 智慧政務內涵界定 98
6.6.3 智慧政務評估指標構建 99
6.7 智慧產業 101
6.7.1 智慧產業需求分析 101
6.7.2 智慧產業內涵界定 102
6.7.3 智慧產業評估指標構建 103
第7章 智慧城市診斷評估保障機制 106
7.1 構建科學的組織保障體系 106
7.2 制訂評估年度實施方案 107
7.3 建立完善的獎懲機制 107
7.4 搭建智慧城市建設經驗交流平台 108
第8章 城市智慧化程度診斷評估實例 109
8.1 評估指標設計原則 109
8.1.1 以定量指標為主,定性指標為輔 109
8.1.2 針對性和可比性相結合 109
8.1.3 科學性和可行性相結合 109
8.1.4 動態性和可擴展性相結合 110
8.2 診斷評估指標體系 110
8.2.1 針對市級政府部門的診斷評估指標體系 110
8.2.2 針對區縣的診斷評估指標體系 113
8.3 評估指標權重設計 114
8.4 評分採樣規則 116
8.4.1 評分方法 116
8.4.2 評分細則 116
8.5 重點指標評估採樣參照表 121
8.5.1 市級部門線上查詢服務參照表 121
8.5.2 市級部門線上辦事服務參照表 139
8.5.3 市級部門公共服務智慧化參照表 164
8.5.4 市級部門業務管理智慧化參照表 166
8.5.5 市級部門社會管理智慧化參照表 178
8.5.6 政府系統數據資源已分享資料夾參照表 180
8.5.7 已分享資料夾外需求數據參照表 187
8.5.8 區縣線上查詢服務參照表 192
8.5.9 區縣線上辦事服務參照表 195
8.5.10 區縣領域智慧化參照表 209
參考文獻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