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型穿戴設備是套用穿戴式技術對日常穿戴進行智慧型化設計、開發出可以穿戴的設備的總稱,如手錶、手環、眼鏡、服飾等。穿戴式智慧型設備擁有多年的發展歷史,思想和雛形在20世紀60年代即已出現,而具備可穿戴式智慧型設備形態的設備則於70-80年代出現。
穿戴式智慧型設備時代的來臨意味著人的智慧型化延伸,通過這些設備,人可以更好的感知外部與自身的信息,能夠在計算機、網路甚至其它人的輔助下更為高效率的處理信息,能夠實現更為無縫的交流。套用領域可以分為兩大類,即自我量化與體外進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智慧型穿戴設備
- 外文名:Wearable smart devices
- 具體指:對日常穿戴進行智慧型化設計
- 思想雛產生形:20世紀60年代
- 最早出現:20世紀70-80年代
導言
穿戴式技術在國際計算機學術界和工業界一直都備受關注,只不過由於造價成本高和技術複雜,很多相關設備僅僅停留在概念領域。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技術進步和高性能低功耗處理晶片的推出等,部分穿戴式設備已經從概念化走向商用化,新式穿戴式設備不斷傳出,FashionComm(樂源數字)、Google(谷歌)、Apple(蘋果)、Sony(索尼)等諸多科技公司也都開始在這個全新領域的深入探索。
發展歷史
在學術科研層面,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卡耐基梅隆大學、日本東京大學的工程學院以及韓國科學技術院等研究機構均有專門的實驗室或研究組專注於可穿戴智慧型設備的研究,擁有多項創新性的專利與技術。而中國學者也在20世紀90年代後期開展可穿戴智慧型設備研究。
在機構與相關活動領域,美國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成立了可穿戴IT技術委員會,並在多個學術期刊設立了可穿戴計算的專欄。國際性的可穿戴智慧型設備學術會議IEEEISWC自1997年首次召開以來,已舉辦了18屆。在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支持下,由中國計算機學會、中國自動化學會、中國人工智慧學會等主辦召開了3屆全國性的可穿戴計算學術會議。另外,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中國國家“863計畫”也支持了多項可穿戴式智慧型設備相關技術產品研發項目。
智慧型穿戴設備代表產品
Apple Watch蘋果智慧型手錶
正如iPhone重新定義了手機,iPad開啟了平板電腦時代一樣。Apple Watch被認為很可能是蘋果的下一個顛覆性產品。不過有分析人士指出 Apple Watch並不會取代iPhone,更多的只是作為iPhone的補充以及擴展其他設備的功能,讓用戶使用蘋果設備變得更方便。
FashionCommA1智慧型手錶
該產品在國內率先使用超低能耗高通Mirasol顯示技術,是市面上續航能力最長的智慧型手錶之一;能夠全天候記錄行動數據,核算脂肪燃燒情況。FashionComm提供的雲平台服務,可讓用戶全面了解運動數據,掌握身體健康狀況。FashionCommA1智慧型腕錶的獨特之處在於內嵌了藍牙耳機,並採用了USB錶帶設計。
智慧型情趣用品EFEELINK
EFEELINK配合智慧型手機APP套用,可隨時遠程控制情趣用品的震動,並提供聊天、視頻、遊戲等附加體驗,EFEELINK將徹底顛覆傳統情趣用品的認知和看法。
智慧型手環
谷歌眼鏡
它的工作原理其實很簡單,通過眼鏡中的微型投影儀先將光投到一塊反射屏上,而後通過一塊凸透鏡折射到人體眼球,實現所謂的“一級放大”,在人眼前形成一個足夠大的虛擬螢幕,可以顯示簡單的文本信息和各種數據。所以谷歌眼鏡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可佩帶式的智慧型手機,可以幫助人們拍照、錄像、打電話,省去了從口袋中掏出手機的麻煩。
BrainLink智慧型頭箍
鼓點T恤ElectronicDrumMachineT-shirt
太陽能比基尼SolarBikini
社交牛仔褲SocialDenim
衛星導航鞋
可佩戴式多點觸控投影機
整合Kinect風格動作、深度感測相機和微型投影儀等功能,可佩戴式多點觸控投影機用戶可將核心內容投影到附近的任一平面上,並進行點擊、滑動以及縮放操作。該設備略顯笨拙、粗糙,但其觸摸式輸入的整體效果十分不錯。
套用領域
在自我量化領域,最為常見的即為兩大套用細分領域,一是運動健身戶外領域,另一個即是醫療保健領域。
在前者,主要的參與廠商是專業運動戶外廠商及一些新創公司,以輕量化的手錶、手環、配飾為主要形式,實現運動或戶外數據如心率、步頻、氣壓、潛水深度、海拔等指標的監測、分析與服務。代表廠商如Suunto、Nike、Adidas、Fitbit、Jawbone等。而後者,主要的參與廠商是醫療便攜設備廠商,以專業化方案提供血壓、心率等醫療體徵的檢測與處理,形式較為多樣,包括醫療背心、腰帶、植入式晶片等,代表廠商如BodyTel、FirstWarning、Nuubo、Philips等。
在體外進化領域,這類可穿戴式智慧型設備能夠協助用戶實現信息感知與處理能力的提升,其套用領域極為廣闊,從休閒娛樂、信息交流到行業套用,用戶均能通過擁有多樣化的感測、處理、連線、顯示功能的可穿戴式設備來實現自身技能的增強或創新。主要的參與者為高科技廠商中的創新者以及學術機構,產品形態以全功能的智慧型手錶、眼鏡等形態為主,不用依賴於智慧型手機或其它外部設備即可實現與用戶的互動。代表者如Google、Apple以及麻省理工學院等。
未來發展
套用前景
穿戴式智慧型設備林林總總、五花八門,已經從幻想走進現實,它們的出現將極大地改變現代人的生活方式。
消費預測
2017年將售出7000萬台可聯網的穿戴式智慧型設備,而2013年僅為1500萬。隨著設備種類逐漸豐富,會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下載應用程式,這也讓開發者看到了機會,這一領域也將成為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