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特點
只有在亞洲,用戶更可能通過智慧型手機上網。在西方國家,比如說美國和澳大利亞,用戶更青睞使用電腦上網。究其原因,可能與中國等本土製造商生產大量廉價Android設備、讓網際網路更加觸手可及有關。在亞洲地區,電腦可能過於昂貴,並缺乏內置的聯網功能。
日本用戶上網頻率最高,95%受調查的用戶每天都要上網。更加有趣的是,55歲及其以上年齡的用戶有94%每天都要上網。
土耳其92%用戶都要使用社交媒體,而阿根廷用戶緊隨其後,比例為86%。韓國用戶則更多地使用智慧型手機進行線上購物和做研究。
新加坡,不僅手機普及率高,平均每個用戶還至少擁有3.3部聯網設備,在全球遙遙領先。有趣的是,新加坡手機用戶不但喜歡上網,還鐘情於拍照。
谷歌亞太地區首席行銷官SimonKahn表示:“在亞洲,消費者處於移動為先的世界裡,這要求新產品和新服務首先要基於移動端,而不是發布之後再添加。”
報告研究
市場研究公司尼爾森發布的《2013移動消費者報告》顯示,中國智慧型手機普及率達66%,已經超越美國和英國的普及率,但居於韓國之後。2013年3月,據移動套用分析公司Flurry的新數據,中國的智慧型手機激活量到2013年2月底將達到2.46億,首次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智慧型手機市場。
不過,也有人對尼爾森的數據表示質疑,去年12月24日工信部發布數據,到11月底,中國手機用戶數達到11.04億戶。艾瑞諮詢1月25日統計顯示,2012年中國智慧型手機保有量達到3.6億。按此計算,中國智慧型手機普及率僅為32.6%,遠低於尼爾森的數據。
國家統計局2月22日發布數據顯示,中國城鎮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平均每月2047元,工作三個月才買得起一部5288元的iPhone5。而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統計,去年前10個月美國實際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2653.1美元,平均每月3265美元,一個月就可以買5部649美元的iPhone5。
按此計算,美國在iPhone5的消費力是中國的48倍,而智慧型手機普及率仍被中國超過,由此可見中國人對智慧型手機的巨大熱情。
有業內人士稱,按照尼爾森的數據,雖然中國智慧型手機普及率高了,但在套用覆蓋方面,還不能和英美相比,不少人雖然換了智慧型手機,但仍然只用來打電話、發簡訊,智慧型手機普及率不太能說明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