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型收藏,是相對於投資型收藏的一個概念,就是收藏過程中要憑藉自己的鑑賞能力、專業訓練以及藝術素養和敏感。一般來說,這類收藏者都是該收藏類別的行家,具有一定的遠見卓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智力型收藏
- 類別:收藏
簡介,表現,事例,
簡介
智力型收藏當前的收藏市場,大眾往往將其與資本相連,與之相反的另一種收藏,叫做智力型收藏,它代表著一種藝術史上的品位。收藏家必須是好的鑑賞家,這需要有專業的知識、素養和訓練,但僅僅這樣還是不夠的,只能是成為這個領域的合格從業人員。所以往往鑑賞家和收藏家還需要有藝術家的稟賦、敏感以及直覺。這種收藏方式就稱為智力型收藏。
表現
藝術品的投資,充分體現投資者的智力,這個智力表現為多方面的才能與膽識。中國地域廣闊,人才眾多,在當代龐大的書畫隊伍中,必有一批傑出的代表人物,他們在特定的社會環境裡生活成長,一方面受傳統藝術的薰陶,另一方面又有機會接觸和學習西方繪畫藝術。這批人正當中年力盛,思維成熟,風格漸成,功力日益深厚,正處在藝術創作的黃金時期。加之各自的社會閱歷和人生經驗不同,將創造出前所未有的多彩多姿的藝術作品,將是國際藝術舞台上最有影響的主力軍。重視收藏當代中青年書畫家的精品和力作,無論是對藝術品投資,或是提高個人文化生活品位,都是明智之舉。如果對此作認真的探討,反覆權衡,將有充分的理由認定自己的選擇。
事例
智力型收藏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一些書畫大師的作品價格相當低廉,如齊白石的作品每平方尺至多不過10元,老舍曾為了資助齊白石而花5元錢買了他的一個扇面;張大千的作品賣100元一幅;徐悲鴻的《松鷹圖》1961年售價僅為230元,這在當時已是很高的價格了;傅抱石一幅畫的最高標價為80元。至80年代初,這些大師的作品也沒升到較高價位。齊白石的作品在香港市場上不過5萬港元。可是,從80年代後期開始,特別是近幾年,隨著國家、企業和個人經濟實力增強和社會觀念的改變,中國書畫中凡個性強、技藝精湛的名家的作品價值,逐漸被人們所認識而日益顯示出來。在香港、台灣及東南亞地區,名家作品價格如脫綴野馬,一路飛升,一般都在幾十萬、上百萬的價位上,畫廊與拍賣行的生意興隆,市場一改蕭條冷落,變成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至1997年底,中國現當代書畫家作品在百萬元以上的己有幾十位,如吳昌碩、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傅抱石、林鳳眠、李可染、石魯、吳冠中、陳逸飛等。
20實際90年代初期,雲南出現了一批舉世聞名的畫家,如蔣鐵峰、丁紹光等人,其作品以獨創的特色,走俏歐美及東南亞市場。他隱隱約約的規律可尋。書畫的價格歷來都是曲線上升,不是直線上升。投資的最大技巧,就是抓住起伏變化的時機。有人認為1993年至1996年,中國書畫市場處在低迷狀態,其實不然。這三年中;市場在開拓,名家名作的價格在穩步上升,只是那些低檔的、偽劣的、出量過多的書畫作品,價格自然回落。從總的趨勢看,書畫市場會歷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