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藍製作技藝(莆田銅鑄胎掐絲琺瑯工藝),福建省莆田市傳統技藝,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景泰藍,全稱銅胎手工掐絲琺瑯,由於這種產品在明代景泰年間技藝最高,同時產品的花紋基色多用藍色,因此得名。明末清初,明朝官員林嵋、林蘭友等人率眾抗清。一行人兵敗後回到故里,暫避在莆田江口劉井村林氏百二間大厝內,隨軍的宮廷御用景泰藍匠人因此留在莆田重操舊業。莆田銅鑄胎掐絲琺瑯工藝流程要經過設計、雕塑、翻模、灌、修蠟、粘漿、澆鑄、修飾打磨、掐絲、點藍、燒絲、燒藍、磨藍、鏨刻、鎏金等幾十道工序。
2017年1月11日,“景泰藍製作技藝(莆田銅鑄胎掐絲琺瑯工藝)”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福建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Ⅷ-29。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景泰藍製作技藝(莆田銅鑄胎掐絲琺瑯工藝)
- 批准時間:2017年1月11日
- 遺產級別:省級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 申報地區: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區
- 保護單位:福建莆田聚興林氏工藝品開發有限公司
- 項目編號:Ⅷ-29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工藝流程,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宮廷琺瑯器經過明洪武、宣德階段,在明景泰年間開始流落民間,這些器物以藍色琅彩為底,故民間稱之為“景泰藍”。
據《興化府志》記載:明末清兵入關,明魯王退守興化,在莆田籍重臣禮部尚書朱繼祚、兵部尚書林蘭友、監軍給事中林嵋等人的輔佐下,堅守近兩年之久。
《林氏家乘》記述:清順治四年(1647)冬,族人林嵋在興化城陷之前,事先安排明王室家眷和御用工匠在江口劉井村林氏百二間大厝內寓居。後兵敗明亡,皇室御工就留在江口林氏鑄銅作坊里,傳授明皇宮內御用的銅鑄胎掐絲琺瑯技藝,於是,琺瑯工藝開始了北藝南傳、北工南作的歷史。
清代時期,宮廷的琺瑯工藝轉向輕巧華麗的方向發展,清亡後,宮廷良匠四散,民間作坊得到發展。
為了使莆田林氏銅鑄胎掐絲琺瑯工藝能夠與北京的琺瑯工藝媲美,林氏的第三代傳人林學本於1940年3月北上求藝,拜北京梁大勇大師為師。
工藝特徵
銅鑄胎掐絲琺瑯器,是在銅胎型上將扁薄而勻稱的銅絲掐成紋樣輪廓線黏合上去,經焊接組成團。在掐好的銅絲紋樣輪廓內填充琺瑯釉料,經燒結而成。銅鑄胎掐絲琺瑯工藝保留明代工藝特徵,品種繁多,以鑄胎、鎏金、重器、人物造像等特點,與北京琺瑯工藝形成區分標誌。
莆田林氏製作的銅鑄胎掐絲琺瑯器,不論在材料的選擇還是製作工藝等方面,都嚴格按宮廷傳統要求,保留了歷代先人銅鑄胎掐絲琺瑯器的精華和核心技藝。其品種有器皿、家具、仿古、首飾、燈具等,其中神像人物造型別具一格。
工藝流程
銅鑄胎掐絲琺瑯的製作首先是鑄胎,主要程式為設計、泥塑、翻模、灌蠟、修蠟、制模殼、脫蠟、鑄造、取胎、噴沙、整胎。其次是掐絲,其程式主要為掐絲、焊絲、點琅、燒琅、補琅、初磨、鏨刻、精修、拋光、鎏金。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莆田銅鑄胎掐絲琺瑯工藝保留明代工藝特徵,以鑄胎、鎏金、重器、人物造像見長,有別於北京琺瑯工藝,對於研究琺瑯器工藝的傳承和流變具有重要的意義。
林氏家族一代代傳承著明代景泰藍技藝,而且在傳承過程中與當地的鑄銅、金銀鑲嵌工藝有機結合,形成了一種與北方琺瑯工藝融合互補的特殊工藝,具有工藝價值和文化價值。
傳承人物
林輝,男,1959年5月生,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景泰藍製作技藝(莆田銅鑄胎掐絲琺瑯工藝)”第三批省級代表性傳承人。
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2015年,林輝與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方文桃共同創作景泰藍作品《湄洲媽祖》在2015首屆中華“國藝杯”評選活動中獲得“最佳工藝金獎”,並被中國收藏家協會專家評審委員會評為“中國工藝收藏珍品”,全球限量323尊。
2017年6月28日,在湄洲媽祖廟莆田會館,來自扛旗世界記錄的認證師胡總·亞傑現場測量後,當場宣布:“由林輝等創作的高3.23米景泰藍媽祖像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琺瑯面無拼接景泰藍媽祖像”,並當場頒發了世界紀錄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