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橋歷史
景寧為畲族自治縣,位於浙江西南部,地處浙閩交界地。景寧現在擁有木拱、木平、石拱廊橋總量為112座。現存大赤坑橋、馬仙樓橋、林坑樓橋、大漈胡橋、東坑下樓橋、大地橋、
清風橋、回龍橋、廣濟橋、廣安樓橋、長灘橋、
龍潭橋、同善橋等。
景寧廊橋較多的是東坑鎮,至今依然留存著12座廊橋,其中9座廊橋仍保留著相當的使用功能。木拱廊橋在世界上享有美譽,但分布地域小,留存數量更少。東坑鎮擁有如此眾多的“古橋遺珍”,堪稱我國廊橋之鎮!
東坑鎮的12座廊橋分別是東坑上橋、東坑下橋、白鶴橋、平橋、龍潭橋、北溪橋、接龍橋、懷勝橋、畲橋等9座貫木拱廊屋橋和徐礱橋、馬坑橋、雙溪橋、基隆坑橋4座木平廊屋橋。每一座廊橋都有自己的舊聞軼事。
東坑下橋建於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相傳東坑歷史上曾慘遭兩次覆沒性兵禍。東坑原是由漢武帝時一些不願北遷江淮間的甌越人逃居山林險地,群聚為生而開闢的。與它同一時期開闢的西坑(今屬文成縣)互相呼應,地名也因此而來。北宋時,西南的越族諸部落後裔儂智高率族人起義,浙南殘存的甌越人紛紛回響。朝廷將守邊北方的楊文广部大軍,調往南方殘酷鎮壓,浙南的甌越人村落被殺掠一空。這是東坑遭受的 第一次慘烈兵禍。東坑的第二次大兵禍是康熙十五年(1676年),閩藩耿精忠作亂的敗兵退至東坑,東坑又一次淪為廢墟。七八年後,朝廷下旨讓福建等地移民。新的居民立腳後,就合力共建了這座橫架貫穿東坑村的木拱廊橋,象徵著東坑的復興。這些移民很快就接受了景寧地域文化,建造了規模可觀的地方神廟馬仙(夫人)宮。民國後期,這裡成為國民黨區黨部。1948年7月,中共青景麗縣委武裝隊利用馬仙宮迎神演戲之際,在廊橋上指揮部隊和民兵夜襲區公所,使東坑地區成為景寧縣最早的解放區。因此,東坑下橋在鄉土文化史和革命鬥爭史上,都有著顯著的文物價值。
東坑上橋,又稱觀音閣橋,建於清同治八年(1869年)。原先此處岸上有觀音閣,閣前溪間有蓮岩。民國22年《景寧續志》載:“岩鋒攢簇,恰似蓮華。”人們把它當作天然碇步跋涉過溪,常因洪水或天雨岩滑而失足。為此,地方上募資集建,回響者眾。至今,橋下溪間尚遺蓮瓣狀巨石數座。
兩座木拱廊橋並列,為秀麗的東坑溪山增色,也為東坑鎮中心保存了顯示深厚鄉土文化底蘊的標誌性古建築 。
另外還有白鶴橋,《
浙江通志》載:“橋在縣南四十里,以建時有白鶴群集故名。久廢。”橋在東坑鎮白鶴村間,村以橋得名,相傳南宋初就有該村道士張九公與雁溪道士何八公鬥法,險些淹了白鶴村的說法。由此可知,這座橋始建年代十分久遠,只是屢遭洪水沖毀。這座木拱廊橋橋址在飛雲峽(大白坑)和北溪的匯流處,現橋建造於清道光十六年(1831年),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重建。白鶴橋背靠青山古宅,面對綠水匯流,古樹參天,石級寬敞,如彩虹凌水,與溪流映輝。
在東坑還有好幾座廊橋是同畲民關聯的。前面說到從下橋發起襲擊偽東坑區公所的革命武裝力量中,就有許多畲族戰士、民兵,留下了一些可歌可泣的畲族革命故事。在東坑鎮居然還有一座叫畲橋的木拱廊橋。它位於平橋村東,始建於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道光十二年、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二次重修。東西走向,跨白鶴溪,全長37.4米,寬5米,淨跨29.2米。橋頭存清道光碑記8通,兩堍以天然岩壁作墩,清同治《景寧縣誌》載:“倚壁如虹,頗為衝突。”這橋始建時取的 “官名”叫永安橋,人們因平橋村多為畲民而稱為畲橋,官名反而被忘掉了,這表明畲橋與當地畲民關係極為密切。
東坑還有兩座廊橋是畲族工匠直接參與建造的,一座是龍潭橋,始建年代無考,重建於民國19年,全長21.2米,木拱廊橋。橋枋墨書建橋工匠姓名中有:“擇日雷景慶,泥水雷日森。”據老一輩人說,這個擇日也叫擇克,不是風水算命先生,是造橋《魯班經》中就有的一種工匠行當。另一座是馬坑橋,始建年代無考,重建於民國19年,橋廊脊檁墨書工匠中有:“石匠雷蘭生,藍貞生。”這表明在畲族人口占全鎮人口21%的東坑,畲族工匠也是廊橋的主要建造者。
廊橋薈萃
梅崇橋 位於英川鎮梅崇村,因村得名,建於清嘉慶七年(公元1802年),屬木拱廊橋。東西走向,跨英川港上。全長三十九米,寬五米,拱跨三十三點四米,矢高五點二米,廊屋十七間,四柱九檁,五架抬梁,屋面兩坡懸山頂。該橋採用北宋時期橋樑三節苗、五節苗、剪刀撐的木拱架建造術,受力均勻,功能完備,造型美觀;且以短梁木構件之間穿插擠壓的構造形式,形成大跨度拱架,使木拱廊橋橫臥山澗,固如金湯,猶雨後“長虹”,頗為壯觀。 原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6月10日毀於火災,現僅留《
梅漴橋遺址碑文》。
白鶴橋 位於東坑鎮白鶴村附近,建造於清道光十六年(1831年),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重建,距今有117年。白鶴橋背靠青山古宅,為木構七柱五邊帶披檐廊屋橋,兩坡為懸山頂,東南走向,跨北溪上,全長32.3米,寬4.8米,淨跨23.9米,矢高5.3米,踏跺東側為3米,西側為3.5米。
環勝樓橋(
環勝橋、頂頭橋)位於梧桐鄉高演村尾,建於清乾隆年間,約1736—1795年間。為三層樓式結構,左右兩側留有通行走廊,中間為書院。全長35米,寬5米,高10米,單孔。 頂頭橋屬於高演村溪澗出口第一道風水“迂迴”式屏障,其後,高演人又在溪流隔50米和100米的下游,分別建起第二、第三座廊橋,寓含“接脈”,歷來被高演任氏家族及鄉親視為“風水三橋”。據當地《任氏家譜》記載,頂頭橋建成後,任家出現“逢考必及”“逢及必仕”的蒸蒸景象。
大漈護關橋 位於大際西一村蛟潭,時思寺左側,三層樓屋結構,內有文昌閣書院魁星樓等,是我縣僅有廊橋中保存較為完好的廊橋之一。 該橋建於清乾隆年間,具體時間無法考證。全長26米,寬3米,高2 .5米,兩孔無弓。 它腳跨匯流鶴川龍溪的蛟潭,面迎村莊,背對時思寺和雪花漈水口,起到了護佐村坊和方便交通的作用,護關橋的名稱,就是這樣得來的。
大赤坑樓橋 位於浙江省景寧縣城西南4公里,大均鄉大赤坑村口。創建於清嘉慶十五年(1810)。取意“成人之美”,故名“成名橋”。道光二年、同治三年、民國十二年曾三度重修,屢易其名。現以地處大赤坑村而得名。橋長50米,寬6米,高10米。兩墩條石砌築,巨木斜掌,八字橫跨,形如樓房;對角無榫,單檐雙披;軟脊翹角,銜接緊密;如長虹臥波,雁翼排空;倒影流光,凡行人止步,莫不讚美;昔為景寧至沙灣、英川、慶元等地驛道要衝。現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廣濟橋(又名水尾橋) 位於家地鄉家地村,該橋建於清嘉慶24年(即1819年),全長42米,寬6米,高6米,單孔,現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梅岐廊橋 位於梅岐鄉梅岐村,始建年代不詳,民國元年壬子年(公元1912年)因洪水沖毀,次年由於橋南側15米處重建後再毀,民國14年後再重建,1996年對橋廊屋面瓦片進行翻修。位於景寧縣梅岐村中心。橋東西走向,跨梅岐坑溪上,全長35米,寬4.6米,淨跨26.3米,矢高3.6米,七架梁左右廊抬梁式,七柱五邊木構起拱橋廊屋橋,屋橋,屋面兩坡懸山頂帶披檐。
大濟胡橋(大漈胡橋、胡大橋),位於浙江省景寧縣城南部18.5公里,在
大濟鄉西岸底村中央,系木製樓橋。建於
康熙二十三年(1684),
乾隆二十二年(1757)重修。供西一、西二兩村村民等人來往,是人們休閒、遊玩納涼的好去處。現在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泉坑廊橋(又名大均廊橋),位於中國畲鄉之窗——浙江省景寧縣大均國家AAAA級景區內。泉坑廊橋設計標準採用公路--Ⅱ級,橋樑寬度:淨4.0m+2×0.75m人行道+2×0.25m安全帶,全寬6.0m,接線按四級公路標準設計,設計洪水頻率:1/50;3×10m鋼筋混凝土空心板,橋樑採用連續結構。
永鎮廊橋 位於金鐘鄉境內。建於清同治3年(公元1864年),全長40米,高28米,單拱木瓦,是當年(灘坑電站建設前)金鐘鄉綠草小嶺根通往徐山、大畈、上斜村的樞紐橋樑。1984年列為全縣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當地民眾集資修繕,目前橋體基本完好。
茶堂橋 原坐落在景寧縣英川鎮木耳口村,始建於清朝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為木構伸臂起拱廊橋,全長61.5米,寬4.88米,淨跨26.7米,廊屋十五間,歇山頂,柱架抬梁式,橋兩側分置擋風板。 因當地英川電站水利工程建設,於2002年被拆除,其材料被保存起來,現復建北京民族博物院畲族博物館。
蓮川大地橋(慶安樓橋),位於浙江省景寧畲族自治縣沙灣鎮蓮川行政村大地橋自然村維,連線大地坑水口兩岸,下為七慶村。該橋東西走向,是貫穿沙灣、毛洋、慶元古要道的一條重要橋樑。 大地橋建於清嘉慶8年(1803年),橋長45米,寬5米,高20米,單孔,拱跨40米。廊屋結構,是
沙灣、毛洋一帶當時通往
大地鄉的通道。
接龍橋 位於浙江省景寧縣東坑鎮章坑村。於中華民國六年(1917)歲次丁巳正月初六日酉時建造,一九九六年十月四日被景寧畲族自治縣人民政府公布列入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廊橋兩端建在峭岩絕壁,凌空于澄潭碧水著之上,融橋、山水、渾然一體,無限風光,是景寧縣臨水最高、山勢最險、目前保存最好的廊橋之一。
路龍橋 位於浙江省麗水市景寧畲族自治縣東坑鎮章坑村,跨章坑,橋樑上記載為大清光緒元年(乙亥年,1875年)修建,壽寧籍庠生葉品端為修建橋董,他不但積極帶頭捐款,還為該橋題寫額聯等。橋長28米,高4米,平臥,單孔。橋內現辟有小賣部。我到該橋訪問時,正好細雨綿綿,霧鎖深山,橋上聚集很多鄉民在嬉玩,還有的村民在下棋。
永平橋 位於浙江省麗水市景寧畲族自治縣東坑鎮境內。東坑平橋村因橋得名,原先該村有兩座 廊橋,村口那座叫平橋的廊橋連同“斜橋”被白鶴電站工程淹沒。目前存活的這座廊橋建於民國3年(1915年),鄉民捐款興建的。橋長32米,高5米,寬4米,單孔。
清風橋(清風樓橋),位於浙江省景寧畲族自治縣梧桐鄉
高演村。該橋建於(1736年——1795年),橋長21米,寬5.5米。 該橋是高演村口第二“屏障”——中間橋(也叫清風橋)。該橋和第三座廊橋作為“環勝橋”的附屬,雖然建於清乾隆後期,但這種連續三橋“並蓮”的廊橋,這在全國也屬罕見。
湯北廊橋 位於湯北村中央,跨北溪(龍潭溪),全長35米,高8米,寬4米,單孔,樓屋結構。建於民國3年(1915年)秋天,由當時的景寧分區公賑200大洋,並由地方紳民共同興建。湯北、大張坑、白鶴 、桃源等臨村知名人士都為該橋捐款。
龍溪橋 位於浙江省麗水市景寧畲族自治縣大漈鄉境內。龍溪橋始建於1948年,由全體村民共同興建,系木結構廊橋。據說,此橋原來在另外一個村,因作用不大,村民欲拆之。而漈頭村正需建廊橋,因此漈頭村用良田換此廊橋,遷建於此。此後,漈頭村人丁興旺,事業發達。
東坑上橋 建橋時間略早於東坑唐橋,約在康熙15-20年間,曾被洪水衝垮,同治8年(1870年)重新修建,其長、寬、高几乎和“唐橋”同出一模,構成東坑鎮所廊橋的“姊妹橋”。
東坑下橋 位於東坑鎮東坑村,建於清同治(1862—1874)年間。1989年7月18日列入景寧畲族自治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回龍樓橋 位於浙江省景寧縣梧桐鄉高演村尾,該橋建於乾隆年間(1736—1795),橋長21米,寬6米。高演村口第三“屏障”——回龍橋(也叫末尾橋)。該橋長年失修,椽梁腐爛,瓦片瀝瀝,在風雨搖曳中行將坍塌,非常可惜。
龍潭橋 建於康熙年間,重建於民國18年(1929年) 。該橋位於東坑鎮湯北村南10里的小溪上,橋為景寧至東坑、文成、泰順古時必經之通道。龍潭橋是最為小巧精緻的一座廊橋。
馬坑粗壟橋 位於浙江省麗水市景寧畲族自治縣東坑鎮境內,該橋建於民國元年(1912年),橋身嬌小平緩,玲瓏別致。 這一年,風起雲湧的國民革命非但怎么沒有影響小村建造廊橋之熱情,反而力助村民,帶動鄉村建設。
同善橋(tong shan qiao) 位於浙江省麗水市景寧畲族自治縣大漈鄉小佐村,系木質結構,建於光緒十六(1890)年,全長9米,高20米,寬4米。
伏坑廊橋 位於浙江省麗水市景寧畲族自治縣
大均鄉伏坑村尾。建於近年。伏坑,原是偏僻村落,經濟相對落後,隨著中國畲鄉之窗--大均景區的興起。伏坑村大力興辦農家樂。該橋坐落村尾,橫跨伏坑,連線兩邊農家,可供人們休閒、納涼、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