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魯士(古普魯士語:Prūsa;德語:Preußen;英語:Prussia),是歐洲歷史地名,位於德意志北部,通常指1525年至1701年的普魯士公國(1618年與布蘭登堡公國合併)、1701-...
普魯士王國(德語:königreich Preußen;英語:Kingdom of Prussia,1701年—1918年),是歷史上的德意志國家,歐洲中部的君主制國家。1701年,布蘭登堡公國兼普魯士公...
1701年1月18日,腓特烈三世在柯尼斯堡加冕成為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一世(Friedrich I),普魯士軍隊隨之誕生。1871年在普法戰爭普魯士勝利,德意志帝國成立,普魯士軍隊轉變為...
普魯士起義是在13世紀北方十字軍入侵時期,波羅的部落之一普魯士人為反抗條頓騎士團統治,發起的2次較大的起義和3次較小的暴亂的總稱。在諸位教皇和歐洲基督教地區的...
普魯士藍(Prussian Blue),又名亞鐵氰化鐵(ferric ferrocyanide)、柏林藍(Berlin Bue)、貢藍、鐵藍、米洛麗藍、密羅里藍、中國藍(Chinese Blue)、華藍、礦藍,化學...
王朝戰爭,指德國王朝戰爭,是1864年到1871年普魯士為統一德意志進行的三次軍事行動。第一次王朝戰爭是1864年普魯士聯合奧地利對丹麥的普丹戰爭。第二次王朝戰爭是1866...
東普魯士,條頓騎士團時期為普魯士公國,後為普魯士王國的一個省,1871年被併入德意志帝國。今天東普魯士的北部,分別屬於立陶宛的梅梅爾地區以及俄羅斯加里寧格勒州。 ...
(德語:Friedrich II,1712年1月24日—1786年8月17日),又譯作弗里德里希二世,後世尊稱其為腓特烈大帝(Frederick the Great)、是霍亨索倫王朝的第三位普魯士國王(...
腓特烈一世(Frederick I;1657年7月11日-1713年2月25日),全名腓特烈·威廉·馮·霍亨索倫(Friedrich Wilhelm von Hohenzollern),是霍亨索倫王朝的首位普魯士國王(1701...
普魯士計畫是指19世紀80年代末,普魯士首相奧托·馮·俾斯麥首推國民社會保險計畫,給德國的勞動者提供退休養老金和其他救濟金的計畫。該計畫也被稱為“普魯士計畫”。...
布蘭登堡-普魯士(德語:Brandenburg-Preußen),是17世紀至19世紀初德意志的一個重要邦國,後發展成為普魯士王國。統治者是霍亨索倫家族。布蘭登堡-普魯士由眾多邦國...
普魯士自由邦(Freistaat Preussen)是德國威瑪共和和納粹德國時期存在的一邦,也是德國最重要的邦。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德國革命導致普魯士王國解體後,普魯士改成自由邦...
普魯士公國(德語:Herzogtum Preußen、波蘭語:Prusy Książęce),位於普魯士地區東部,存在時間為1525年至1701年(其中1618年-1701年間以布蘭登堡-普魯士形式...
普魯士國王(英語:King Of Prussia德語:Der König von Preußen)指的是德意志北部普魯士地區中的統治者,最早是腓特烈一世協助皇帝利奧波德一世參加西班牙王位繼承...
普魯士人原本是居住在波羅的海東南沿岸的一個民族,屬波羅的海種族,與拉脫維亞人和立陶宛人屬於同一種族。12世紀時,德國人的殖民運動進入波羅的海東岸地區。1170年,...
西普魯士省(德語:Provinz Westpreußen; 波蘭語:Prusy Zachodnie)是1773-1824年及1878-1918年間普魯士的一個省份。1918年後,該省的中部成為了波蘭走廊和但澤...
普魯士陸軍 (德語:Königlich Preußische Armee)是普魯士王國的陸軍,在普魯士成為歐洲列強的道路上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原普魯士科學院院士)編輯 鎖定 討論 本詞條由“科普中國”科學百科詞條編寫與套用工作項目 審核。施瓦茨,即法國數學家H.A.施瓦茨,1843.1.25出生,生於西里西亞(...
明斯特普魯士是德國足球丙級聯賽的球隊...... 國語譯名:明斯特普魯士球場:普勞森球場所屬國家:德國聯賽級別:德國足球丙級聯賽明斯特普魯士2018年陣容 編輯 ...
《普魯士戰場》是一部由[英] 普里特·巴塔 所著書籍,台海出版社出版發行。...... 《普魯士戰場》是一部由[英] 普里特·巴塔 所著書籍,台海出版社出版發行。...
普魯士式道路是在農業中逐漸用資本主義經營方式代替封建主義經營方式的改良道路。同“美國式道路”相對。以普魯士資本主義農業發展最為典型,故稱為普魯士式道路。...
從1871年普魯士統一德國到1918年霍亨索倫王朝最後一任皇帝威廉二世退位為止的德國,也被稱為德意志第二帝國,因為將神聖羅馬帝國算為第一個帝國。其正式國號為德意志...
普奧戰爭(Austro-Prussian War,又名七星期戰爭或德意志戰爭),發生於1866年,原因是普魯士王國與奧地利帝國爭奪統一德意志的領導權。普魯士的勝利使其稱霸德意志,最後完成...
1862年春, 俾斯麥回到柏林,普魯士王因為內部的壓力,並不能升他為首相。結果俾斯麥請辭,並被改派為駐法大使。同年,在普魯士議會新一輪選舉中,自由派取得了絕對...
(法語:Guerre franco-allemande de 1870),在德國稱德法戰爭(德語:Deutsch-Französischer Krieg),是普魯士王國為了統一德國,並與法蘭西第二帝國爭奪歐洲大陸霸權而...
德意志統一發生於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首相奧托·馮·俾斯麥成功統一了北德意志邦聯與巴伐利亞,建立了德意志帝國。由這個時間開始,除奧地利帝國以外的所有德意志邦國都...
然後便以外部侵略的受害者身份,謀求聯盟其他諸邦的幫助,合力對付對手;最後,普魯士的軍事實力已經遠超奧地利,各邦普遍承認只有普魯士才能保護它們免受外部勢力的干涉或...
德意志帝國(德語:Deutsches Kaiserreich、法語:Empire allemand),通常指從1871年布蘭登堡-普魯士完成德意志統一到1918年霍亨索倫王朝最後一任皇帝威廉二世退位為止的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