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鸕鶿中國亞種

普通鸕鶿中國亞種

普通鸕鶿中國亞種(學名:Phalacrocorax carbo sinensis)。在中國大陸,繁殖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青海新疆西藏等地,遷徙經華北以至長江以南地區、台灣海南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中國。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普通鸕鶿中國亞種
  • 拉丁學名:Phalacrocorax carbo sinensi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鵜形目
  • :鸕鶿科
  • :鸕鶿屬
  • 普通鸕鶿
  • 亞種:普通鸕鶿中國亞種
  • 定名人及年代:Blumenbach,1798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

形態特徵

大型水鳥,體長72-87厘米,體重大於2千克。通體黑色,頭頸具紫綠色光澤,兩肩和翅具青銅色光彩,嘴角和喉囊黃綠色,眼後下方白色,繁殖期間臉部有紅色斑,頭頸有白色絲狀羽,下脅具白斑。常成群棲息於水邊岩石上或水中,呈垂直站立姿勢。在水中游泳時身體下沉較多,頸向上伸直,頭微向上仰。夏羽頭、頸和羽冠黑色,具紫綠色金屬光澤,並雜有白色絲狀細羽;上體黑色;兩肩、背和翅覆羽銅褐色並具金屬光澤;羽緣暗銅藍色;尾圓形、尾羽14枚,灰黑色,羽乾基部灰白色;初級飛羽黑褐色,次級和三級飛羽灰褐色,綴綠色金屬光澤;頰、頦和上喉白色,形成一半環狀,後緣沾棕褐色;其餘下體藍黑色、綴金屬光澤、下脅有一白色塊斑。冬羽似夏羽,但頭頸無白色絲狀羽,兩脅無白斑。虹膜翠綠色,眼先橄欖綠色,眼周和喉側裸露皮膚黃色,上嘴黑色,嘴緣和下嘴灰白色,喉囊橙黃色,腳黑色。幼鳥似成鳥冬羽,但色較淡,上體多呈暗茶褐色,頭無冠羽,胸、腹中央為絲亮白色。
大小量度:體重♂1990-2250g,♀1340-2300g;體長♂770-870mm,♀716-836mm;嘴峰♂64-75mm,♀61-66mm;翅♂318-375mm,♀337-342mm;尾♂185-220mm,♀160-182mm;跗蹠♂70-90mm,♀61-78mm。

棲息環境

棲息於河流、湖泊、池塘、水庫、河口及其沼澤地帶。

生活習性

食性:以各種魚類為食。主要通過潛水捕食。潛水一般不超過4米,但能在水下追捕魚類達40秒,捕到魚後上到水面吞食。有時亦長時間地站立在水邊岩石上或樹上靜靜地窺視,發現獵物後再潛入水中追捕。
習性:常成小群活動。善游泳和潛水,游泳時頸向上伸得很直、頭微向上傾斜,潛水時首先半躍出水面、再翻身潛入水下。飛行時頭頸向前伸直,腳伸向後,兩翅扇動緩慢,飛行較低,掠水面而過。休息時站在水邊岩石上或樹上,呈垂直坐立姿勢,並不時扇動兩翅。
遷徙:多數為留鳥,特別是在南方繁殖的種群一般不遷徙;在黃河以北繁殖的種群,冬季一般都要遷到黃河或長江以南地區越冬。春季遷到北方繁殖地的時間一般在3月末4月初,4月16日我們曾在長白山得到成鳥;秋季一般於9月末10月初開始遷離北方繁殖地,往南方越冬地遷徙。遷徙時常集成小群,有時亦有多達近百隻的大群。

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繁殖於黑龍江(哈爾濱、齊齊哈爾、綏化、伊春)、吉林(吉林、白城、延邊)、遼寧(大連)、內蒙古(呼倫貝爾、烏梁素海)、青海(西寧、瑪多)、新疆(西部、北部)、西藏(南部、西部),遷徙經華北以至長江以南地區、台灣、海南。

繁殖方式

繁殖期4-6月。通常以對為單位成群在一起營巢,到達繁殖地時對已基本形成。營巢於湖邊、河岸或沼澤地中的樹上,有時一棵樹上有近10個巢,也有在湖邊或河邊岩石地上或湖心小島上營巢的。巢由枯枝和水草構成,亦喜歡利用舊巢,到達繁殖地後不久即開始修理舊巢和建築新巢。每窩產卵3-5枚,淡藍色或淡綠色,呈卵圓形、鈍卵圓形或尖卵圓形,大小為51-70毫米×34-49毫米,平均65毫米×41毫米,重42-49克,平均46克。雌雄親鳥輪流孵卵,孵化期28-30天。雛鳥晚成性,剛孵出時全身赤裸無羽,大約在孵出2周左右,身上才被滿絨羽,同時飛羽和尾羽開始長出。雌雄親鳥共同育雛,雛鳥將嘴伸入親鳥咽部取食半消化的食物,經過親鳥約60天的餵養,幼鳥才能飛翔和離巢,3年左右性成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