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物探教程――地震附聲波探測

普通物探教程――地震附聲波探測

《普通物探教程――地震附聲波探測》是1990-11地質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ISBN:9787116006980
  • 頁數:199
  • 定價:2.90
  • 出版社:地質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0-11
  • 裝幀:平裝
作品目錄
目 錄
第五篇 地震勘探
主要符號表
引言
第一章 地震勘探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 彈性形變與彈性介質
一、應力與應變
二、彈性模量(彈性係數)
(一)楊氏模量和泊松比
(二)體變模量和切變模量
(三)拉梅係數
三、彈性振動
第二節 地震彈性波
一、炸藥震源激發的地震彈性波
二、縱波、橫波和面波
三、振動圖和波剖面
四、視速度定理
第三節 地震波的頻譜
一、傅立葉級數與離散線譜
二、傅立葉級數的複數表達式
三、傅立葉變換
四、頻譜概念在地震勘探中的套用
第四節 地震波的傳播
一、地震波傳播的一般原理
(一)惠更斯原理
(二)費瑪原理
(三)波前擴散和波的衰減
二、波的反射和透射
(一)水平層狀介質模型
(二)垂直入射時的反射和透射
(三)傾斜入射時的反射和透射――反射定律和透射(折射)定律
三、折射波的形成
四、波的繞射和散射
五、地震波在水平層狀介質和連續介質中的傳播
第五節 地震勘探的地質基礎
一、決定地震波傳播速度的主要因素
二、地震地質條件
(一)表層地震地質條件
(二)深部地震地質條件
習題及思考題
第二章 地震波的時距關係
第一節 二層均勻介質中直達波與反射波的時距曲線
一、直達波的時距曲線
二、水平界面反射波的時距曲線
三、傾斜界面反射波的時距曲線
(一)時距曲線及其特點
(二)真傾角與視傾角
四、傾斜界面反射波的三維時距關係
五、界面彎曲對反射波時距曲線的影響
第二節 水平層狀介質和連續介質中反射波的時距曲線
一、水平層狀介質的平均速度和實際的時距曲線特徵
二、用其它速度參數的代替層所得到的反射波時距曲線
三、連續介質中地震波的時距曲線
第三節 折射波的時距曲線
一、水平層狀介質中折射波的時距曲線
(一)二層介質
(二)多層介質
二、傾斜和彎曲界面的折射波時距曲線
(一)傾斜界面折射波時距曲線
(二)相遇時距曲線和追逐時距曲線
第四節 特殊波的時距曲線
一、全程多次波的時距曲線
二、繞射波的時距曲線
習題及思考題
第三章 地震勘探儀器及野外工作方法技術
第一節 地震勘探儀器
一、地震檢波器
二、數字磁帶地震儀
(一)記錄系統
(二)回放系統
三、用於淺層勘探的地震儀
(一)傳真式地震儀
(二)信號增強型地震儀
第二節 野外工作方法
一、測線網的布置
(一)普查階段
(二)面積詳查階段
(三)構造細測階段
二、野外觀測系統及其設計
(一)觀測系統及其圖示
(二)反射波法觀測系統
(三)折射波法觀測系統
三、地震波的激發
(一)地震波的激發震源
(二)地震波的激發條件和激發方式
四、地震波的接收
(一)接收條件
(二)組合檢波
五、低速帶測定及野外試驗工作
(一)低速帶測定
(二)試驗工作
第三節 地震測井
一、野外工作方法
二、資料整理
(一)繪製垂直時距曲線
(二)計算平均速度
三、地震測井資料的套用
(一)為繪製地震剖面提供平均速度資料
(二)劃分速度層並計算層速度
第四章 淺層地震勘探的資料整理、解釋與套用
第一節 資料的整理
一、初步整理
二、波的對比
(一)同相性
(二)波形的相似性
(三)振幅變化的規律性
三、校正
(一)相位校正
(二)震源深度和地形的校正
四、繪製時距曲線
第二節 有效速度的計算
一、利用反射波時距曲線求有效速
二、利用折射波時距曲線求有效速度
第三節 淺層地震勘探資料的解釋
一、折射界面的繪製
(一)t0、差數時距曲線法
(二)延遲時間法
(三)時間場法(波前法)
(四)垂直斷層位置及斷距的確定
二、反射界面的繪製
(一)交點法
(二)t0法
三、地震剖面圖和構造圖的繪製
(一)地震剖面圖的繪製
(二)地震構造圖的繪製
第四節 淺層地震勘探的套用
一、測定覆蓋層厚度和基岩面高程
二、查明地下構造
三、追索古河床和確定含水層層位
四、測定岩土彈性力學參數
(一)彈性力學參數與波速的關係
(二)縱、橫波的激發與接收
(三)動、靜彈模的關係
習題及思考題
第五章 共反射點水平疊加技術
第一節 水平疊加的原理
一、水平界面共反射點時距曲線
二、傾斜界面的共中心點道集時距曲線
三、動校正和靜校正
(一)動校正與剩餘時差
(二)靜校正
第二節 水平疊加觀測系統
一、水平疊加觀測系統圖
二、觀測系統設計時的參數選擇
第三節 特殊波和干擾波的疊加效應
一、斷面波與繞射波的疊加效應
(一)斷面波
(二)繞射波
二、水平疊加對干擾波的壓製作用
(一)規則干擾波
(二)無規則干擾波
第六章 地震資料的數字處理
第一節 地震資料處理概述
一、地震記錄中的有用信息
二、地震資料數字處理設備
三、地震資料數字處理項目與流程概述
(一)輸入
(二)預處理
(三)信息改善與處理
(四)信息提取與分析
(五)人工合成記錄與理論模型
第二節 地震資料的常規處理
一、校正處理
(一)初步靜校正
(二)剩餘靜校正
(三)動校正
二、振幅處理
(一)校零偏處理
(二)均衡處理
(三)整幅處理
三、疊加處理
(一)水平疊加與自適應加權疊加
(二)偏移疊加與疊加偏移
第三節 數字濾波概述
一、濾波器的脈衝回響與頻率回響
二、褶積運算
三、褶積濾波因子
(一)理想低通濾波因子
(二)理想帶通濾波因子
(三)實用的濾波因子
四、反濾波
第四節 相關分析與速度分析
一、相關係數與相關函式
二、自相關、互相關與多道相關
三、相關分析的套用
四、速度譜的製作及套用
(一)速度譜的製作原理和方法
(二)速度譜的套用
第五節 其它常用處理項目簡介
一、人工合成記錄與理論地震模型
(一)地震道的形成機制與合成地震記錄
(二)人工合成的地震記錄和地震剖面
二、擬聲速測井曲線
三、振幅保持剖面
四、“三瞬”剖面
習題及思考題
第七章 反射波法地震資料的解釋與套用
第一節 時間剖面的解釋
一、時間剖面
(一)時間剖面的顯示
(二)時間剖面的特點
二、時間剖面中波的對比
(一)波的對比標誌
(二)實際的對比方法
(三)時間剖面對比解釋實例
三、斷層及不整合等特殊地質現象在時間剖面中的表現及其對比與解釋
(一)斷層
(二) 超覆、退覆及地層不整合
四、時間剖面中常見的一些假象――時間剖面對比時應當注意的一些問題
(一)由速度變化所引起的假象
(二)由幾何因素造成的假象――偏移現象
第二節 地震成果圖件的編制與解釋
一、深度剖面的繪製
(一)均勻介質條件下繪製深度剖面的t0法
(二)連續介質中繪製深度剖面的t0法
二、地震構造圖的繪製
(一)地震構造圖的種類
(二)空間校正量板的製作
(三)進行空間校正、繪製真深度構造圖
三、等厚度的編繪
第三節 地震地層解釋的基本方法
一、地震層序分析
(一)地震層序的概念
(二)地震層序的劃分
二、沉積過程中水平面相對變化分析
(一)水平面相對變化的標誌
(二)水平面相對變化曲線的製作和套用
三、地震相分析
(一)地震相的概念
(二)地震地層參數的地質意義
(三)地震相平面圖的製作
四、地震相的地質解釋
(一)沉積環境與地震相間的關係
(二)地震相的地質解釋方法
(三)地震相地質解釋實例分析
第四節 地震資料的岩性解釋
一、特殊處理的地震成果圖件的解釋和套用
(一)振幅保持剖面與瞬時振幅剖面
(二)視極性剖面
(三)瞬時相位剖面
(四)瞬時頻率剖面
(五)聲阻抗剖面
二、碳氫檢測(HCI)技術簡介
(一)碳氫檢測的方法原理和成果圖件
(二)碳氫檢測的效果分析
附錄 岩體聲波探測
第一節 岩體聲波探測概述
第二節 聲波儀的基本原理
一、聲波儀的主要部件及其功用
二、電聲換能器的工作原理
第三節 岩體聲波探測的工作方法
一、基本方法
二、初至的識讀和橫波的測定方法
第四節 聲波探測在工程地質中的套用
一、留體力學參數的測定
二、岩石的工程地質分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