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羅丁

普羅丁

普羅丁是古羅馬史上偉大的哲學家,普羅丁是柏拉圖的忠實繼承者,他堅信柏拉圖的“理念”論,但他發展了柏拉圖“理念”論的非現實的一面,即“理念”與“現實”堅決對立的一面,從而進一步貶抑現實世界。普羅丁較早地提出了這樣一個道理:倫理學高於存在論,“實踐理性”高於“理論理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普羅丁
  • 外文名:Plotinos
  • 國籍:古羅馬
  • 出生日期:204
  • 逝世日期:270年
  • 職業:哲學家
  • 性別:男
代表,哲學思想,太一,評價,

代表

柏拉圖哲學通常以普羅丁(Plotinos)(204-270年)做代表。

哲學思想

普羅丁的哲學在於發揮宇宙整體觀,把一切的起源歸於「to hen」太一。由這個太一流出一切「Eklampasis」。這種「流出」並不像水,而是像太陽,陽光普照一切,而自己毫不損失;一切存在物之於「太一」,就如太陽之於太陽一般。這「流出」是有等級的,第一層是 Nous精神。這Nous因為是主動的,因而立刻又有了「知」與「被知」的二元對立;意識作用和認識的對象,思想與概念。Nous又再流出靈魂,這普羅丁的靈魂是肉體和精神的媒介。它從Nous接受了理性的存在,而又使物質有其存在的典型。故靈魂一方面是精神體,一方面又是物質性的。可是這靈魂並不全是如此,靈魂有高低之份,高的完全是精神的,低的是從肉體形成的。不但人的靈魂如此,就世界靈魂也有這二元對立。

太一

這「太一」既然是流出一切的最終原因,當然也是一切的最終歸宿;於是普羅丁發展了自己的倫理學。他用了柏拉圖的andos「上升」一詞,作為吾人到達人生最終目的之道。所謂「上升」,普羅丁所附加的意義巳不再是一種新的人類行為,而是一種還原作用,是一種「歸」。人類及宇宙間的一切都出自太一,現在要回歸太一處。
要回歸太一就需要除去障礙,這障礙就是物質,就是我們的肉體。於是,宗教的修身是必需的,第一步當走的是Katharsis清潔,也就是掃除我們內心的物質,肉慾,然後才能超升。所謂超升。也只是菲戀所提出的Ek-stasis, 從自身的物慾觀念走向太一;把自己的存在——有肉體的存在,有官能的存在都忘得一乾二淨;心神嚮往的只是太一。普羅丁以為,如果我們人類不設法忘記自己,就永遠離開不了肉慾的束縛,也無法把物質的世界忘掉。只要內心有一絲物質的牽掛,就不可能有超升的實現。因此,普羅丁的哲學不重理,而重行,不是理知的,而是宗教的。他的哲學目的不是一種知識的追求,而是靈魂的得救。而是使人生提高理性的思維作用,不是為思維,而是為人生的境界4。

評價

“新柏拉圖主義的創始人普羅丁(公元204-270年)是古代偉大哲學家中的最後一個人。他的一生幾乎是和羅馬史上最多災多難的一段時期相始終的。在他出世以前不久,軍隊已經意識到了自己的威力,就採用了視金錢報酬為轉移的辦法而推戴皇帝,然後又殺害皇帝以便再有機會重新出售帝國。這些念頭使得兵士們不能在邊境上進行防禦,於是日耳曼人便從北方、波斯人便從東方得以大舉入侵。戰爭與疫癘減少了大約羅馬帝國人口的三分之一;就連不曾被敵軍所侵占的省區里,賦稅的不斷增加與財源的不斷減少也造成了財政的崩潰。那些曾經是文化旗手的城市受到的打擊特別沉重,殷實的公民們大量地逃亡以躲避稅吏。”
“這一切在普羅丁的著作里都沒有提到。普羅丁擺脫了現實世界中的毀滅與悲慘的景象,轉而觀照一個善與美的永恆世界。在這方面,他和他那時代所有最嚴肅的人調格是一致的。對他們大家來說,(無論他們是基督教徒也好,還是異教徒也好)實際的世界似乎是毫無希望的,惟有另一個世界似乎才是值得獻身的。對於基督教徒來說,這‘另一個世界’便是死後享有的天國;對柏拉圖主義者來說,它就是永恆的理念世界,是與虛幻的現象世界相對立的真實世界。 基督教的神學家們把這些觀點結合在一道,並且還又包括了大量普羅丁的哲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