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地理範圍
據西雙版納州茶業協會秘書長陳宏斌先生提供,2004年4月至5月州茶業協會與州農業局組織有關專家、技術人員對全州茶園情況進行普查,普查結果易武茶山現有茶園面積29662畝,其中採摘面積15200畝;漫撒茶山6440畝,採摘面積2572畝;象明茶區24821畝,採摘面積 9721畝,攸樂茶山3200畝,採摘面積1400畝。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古六大茶山古茶園的恢復及新茶園的開墾種植潛力很大,若認真抓好種植、管理、採摘、加工、和銷售,前景是十分美好的。
範圍確認
歷史資料對古六大茶山的各說不一,因此,遠在1957年11月至12月,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組織專業茶葉普查工作隊,對古六大茶山進行了認真的實地普查,雲南省農科院茶葉研究所第一任所長蔣銓先生親自參加,歷時整整一個月,行程1200餘里,走遍了古六大茶山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走訪了許多健在的男女老少,查看了許多碑石記錄,歷盡千辛萬苦,蒐集看了真實的第一手資料,為古六大茶山史料提供了寶貴的、不可磨滅的證據,向州人民政府作了口頭及書面匯報,根據當時現存的茶山範圍、茶園面積、茶葉產量,古六大茶山依次是易武、倚邦、攸樂(基諾)、漫撒、蠻磚和革登,州人民政府確認了他們的報告。(歷史上所稱六大茶山是攸樂、倚邦、莽枝、革登、曼撒(含易武))。
生產環境
自然條件
古六大茶山山水相連,地形、氣候、植被相近。根據測試,海拔最高2023米,位於易武茶區的黑水梁子,最低海拔565米,位於象明茶區曼配羅梭江(人渡)水面,海拔高低差距1458米,以海拔每升高100米溫度降低0.5℃看,有立體性氣候特點,海拔800米至1800米範圍內的土地有上百萬畝,這些土地屑赤紅壤、紅壤,土層深厚、肥沃,土壤pH值多在4.5-6.5之間,理化性能十分有利於茶樹生長。
六大茶山地處南亞熱帶,年平均氣溫19℃—20℃,年積溫6000℃—7000℃,最熱月平均氣溫23℃左右,最低氣溫10℃~13℃,極端最低氣溫0℃~-3℃的天數很少.一般在7℃以上,有輕霜3-5天,或無霜,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植物四季常青,鮮花月月可見,一年四季不明顯,月有雨季與旱季之分。
年降雨量1700毫米至2100毫米,一般年降雨量多在1800毫米左右,其中4月至10月較多,達1400—1500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百分之八十左右。
日照短、霧日長,年日照時數達1880—1950小時,仲秋至來年孟春,不論高山或溝壑,常常雲霧瀰漫,午後方散,特別是秋冬站在山頂鳥瞰,一望無邊的茫茫雲海中露出點點山峰,壯觀無比,真有一覽眾山小,山高人為峰酌感覺,不愧是高山雲霧出名茶的好地方。
生產傳統
古六大茶山的土地全部被各種樹木、竹林、草、藤條、鮮花覆蓋庀們相互依託,相互促進,終年小溪叮冬流淌,蝴蝶起舞飛翔,各種小鳥競相比賽歌唱,構成了一個美麗富繞多姿多彩的動植物王國。這裡又遠距城鎮、工礦,不受廢氣、污物、聲響的污染,空氣是多么的清新而富有營養,環境是那么的潔靜和美麗,若三、五好友林間小路漫步,真會使人留連忘返。
這裡生長的古茶園,歷來不施用農藥化肥,色、香、味、形具佳,遠在清雍正十年就被朝廷指定象明茶區年解貢茶15000斤,易武茶區66666斤,為什麼要6呢?據說6(祿)是吉祥的象徵, 66有福,66大順。清朝末代皇帝溥儀曾對著名作家老舍(舒舍予)先生說過:“普洱茶是皇室成員的寵物,擁有古六大茶山產的普洱茶是皇室成員顯貴的標誌,普洱茶還是朝廷饋贈各國首腦、貴賓的禮品,深受外賓喜愛。貢茶制一直持續到光緒三十年,歷時一百六十三年,後因清朝末期,內部動盪,社會治安不好,貢茶送到昆明附近被賊搶,朝廷邊長奠及,沒有追究,貢茶制到此結束”。
清政府指定年解貢茶,並在普洱建辦貢茶廠,將六大茶山曬青毛茶運普洱加工成五斤重團茶、三斤重團茶、一斤重團茶、四兩重團茶、一兩五錢重團茶、瓶裝芽茶、蕊茶、裝茶膏等八種(稱八色貢茶)。乾隆年間,倚邦、易武已會加工餅茶、沱茶、方茶,茶葉就地加工後直運昆明,再轉運北京。
大葉白毫的原產地
六大茶山未受到第四世紀冰川,的破壞影響,保留下來的山茶科植物繁多,恐龍時代的活化石犧欏隨處可見。2002年1月16B張轂先生帶領日本愛知大學教授松下智先生一行四人在響導李保生(瑤族)的引道下到六大茶山最高山峰海拔2023米的黑水梁子考察,這裡山峰陡峭,有桫欏、有野生大葉種茶和小葉種茶,他們找到一株圍莖198厘米,高10餘米的大茶樹,根據保生講這株樣大的附近有10餘株,在1998年被野火燒死了。通過松下智先生幾次到易武考察,他說大葉種茶的發源地就是這些地方。
2002年3-4月張毅與朱光發、楊富貴先生到易武王羅河及金廠河頭右側考察,發現兩片分別為30餘畝及10餘畝的野生大茶樹,圍莖在140-198厘米,高14-18米的有幾株.屬野生大葉白毫。在易武茶區最大的茶樹是茶王樹村的茶王樹,據傳茶工樹村的民眾搬到這裡改造野生茶林時,看到這株特大,就把它保護下來,平時不允許大人小孩攀登,奉為茶王樹,村名也取為茶王樹村,到20世紀初這株茶王樹莖粗已長得要兩個人才圍得過來(約3.4米),高達四丈多(約12米),樹冠很大,每年開始采春茶時要殺豬祭祀,由村中長老背誦祭語,然後全村會採茶的爬上去采,當天要采完,一季春茶就可採得乾茶一擔另一隻(約90千克)。可惜主幹在 1935年枯死,後發出幾枝側枝,1948年前後,該村民眾先後搬遷他鄉,1959年12月23日雲南省茶科所第一任所長蔣銓先生與易武農技站張紹儒、楊家寨民眾張六四、段壽康等四人去考察時,側枝莖粗大的已達20餘厘米。只可惜40多年來無人保護,幾次野火燒,幾次開荒種地,全株已死無遺。
現在易武茶區新發現的野生大茶樹有易武與瑤區交界的同線河畔300餘畝的一片,最大的1株距土面60厘米處圍莖達180厘米,高15米;易武落水洞村背後公路邊(20世紀80年代發現),栽培型大葉白毫1株,圍莖124厘米,高12米,已列為保護對象。
茶業概況
生產情況
據口碑流傳及易武《茶祖史話》記載,易武茶始於公元225年左右。在那缺醫少藥的歷史時期,當地土著民族本人(自稱及外稱)生病了,用植物的根、皮、茶、葉、果試病,發現茶葉具有清熱解毒、醒腦明目,止痛除煩的藥用功效,又解渴好喝,便一傳十、十傳百地傳開了,外地到這裡做生意或路過的人員生病了,民眾也用茶葉為其治病,病治好了,免不了買些回去,需要量愈來愈多,茶葉變成了商品,有的民眾就相約遷到野生茶林多的地方改造野生茶樹,把高大的茶樹砍矮,砍除雜樹、雜草、藤條,變成人工容易採摘的茶園。到唐朝“大興土木”時期又得到較大發展,初步形成山山有茶園,處處有人家的宏大局面。由於茶業的發展帶動了其他事業,易武成了滇南有名的“利潤城”。元朝時期由於國內戰爭和疾病直接影響到當地土著民族的安危,人丁大量減少,茶園大量荒蕪。明末清初石屏地處偏僻,人多地少,風調雨順年份多數人可解決溫飽問題,若遇水旱失調,許多人便衣不暖體、食不飽肚,“窮走夷方急走廣(廣東、廣西)”是石屏人生計的真實寫照。許多南下的石屏人看到六大茶山氣候適宜,土地寬廣肥沃,大面積丟荒的茶園誰恢復屬於誰,便相約“奔茶山”而來,來後經過幾年的辛勞,不但恢復了許多老茶園,還在村寨附近擇地而種,六大茶山的茶業進入了發展的第二個高峰期,據《茶祖史話》及李拂一先生著《鎮越縣新志稿》載:“清嘉慶、道光年間是六大茶山最輝煌的時期,易武茶區年產乾毛茶7至8萬擔(每擔150老斤),倚邦茶區兩萬擔。”由於茶業的發展,使民眾的經濟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富裕,展現出蓋樓房、建寺廟、立茶莊,辦學堂,築路架橋,一派欣欣向榮的發展景象,易武茶區的易武鎮、易比、漫秀、大路邊、漫撒、灣弓、大寨、舊廟等八大村寨都建有大廟,鋪設有石板街道,民居中四合院樓房拔地而起;象明茶區的倚邦街、曼拱街、牛滾塘街,蠻磚街也熱鬧非凡,一派富有景象。
為了營運茶葉、貨物、人員往來方便,除每年發動民眾整修從倚邦、易武兩個主要集散地向外輻射的大道小路外,在道光年間還集資修築易武為起點,經漫撒、倚邦、勐旺到思茅的青石板運茶大道,寬2—3米,長240餘公里。20世紀90年代後期稱青石茶馬古道。在青石板茶馬古道經過的磨者河上先後架設有永安橋、圓功橋、承天橋,只可惜在2002年7月5日特大洪峰中把剩下的最後一座石拱橋(承天橋)沖毀。
六大茶山的茶葉在採運旺季,靠當地常住十六、七萬常住人口,六萬多勞動力,五千餘匹騾馬、牛幫是無法將9萬-10萬擔茶葉採下來加工好,運出去的,得依靠外地的勞力、運力來幫助、因此,外來打工幫助採茶、收購、加工、販運、經商的遍及六大茶山的村村寨寨、大街小巷,在運茶旺季(每年10月至來年3月),每天有1000餘匹(頭)騾馬、牛幫在六大茶山集散,將茶葉運往中外各地,又將糧食、日用百貨、棉花、鹿茸、虎骨……等貴重藥材運人,真可謂高旅雲集,騾馬塞途。清·檀萃著《滇海虞衡志》載:“……人山作茶者數十萬人”,是真實的寫照。
茶莊情況
古六大茶山茶莊(收購、加工、販賣)創建時間不一,有清雍正、同治、光緒、民國等時期,有的開開停停,停停又恢復。截至抗日戰爭前夕的1937年,易武茶區沿襲下來的茶莊有:
“同興”號(同順樣、中信行)創建於雍正十年(1733年),1937年抗日戰爭前夕的莊主是向純弄(易武有名的三武之一),年收購、加工,販賣茶葉400-500擔,擁有資金10餘萬元,營業額20餘萬元,有騾馬20餘匹,駝牛20餘頭,是易武建立最早的茶莊,與“同慶”號、乾利真,同昌號多年形成四強鼎立之勢,在石屏設有同源利茶葉公司,在香港設有天福泰公司。
“同慶”號創建於雍正十三年(1736年),比“同興”號晚三年,但後來追上,成為易武茶區最大的茶莊,清光緒年間莊主劉順成被朝廷誥封為奉直大夫,去世後由子劉葵光(向陽)、劉芸光誥封為奉直大夫、知州(次五品),民眾稱之為劉大老爺,中華民國九年九月獲“見義勇為”大匾,“同慶”號在光緒年間是易武茶區最大的官,最大的茶莊,與土司署又有姻緣關係,是有權、有勢的高門大戶。年收購、加工、販賣茶葉500—600擔,擁有資金20餘萬元,營業額30餘萬元,騾馬30餘匹、駝牛40餘頭,茶葉主銷香港、台灣、日本、韓國,頗受好評,經銷“同慶”號茶葉的香港“金山樓”和“龍門茶樓”也名聲大振。
乾利真茶莊(四家合股)年經營茶葉500-600擔,擁有資金15萬元,營業額20餘萬元,有騾馬30餘匹,駝牛20餘頭,靠四家股東出謀劃策,又仰仗“經濟特元”袁嘉穀(股東袁謙六的哥)的大名,生意得心應手,茶葉主銷香港、越南勐萊、泰國米賽。
同昌號(鴻昌號)創建於清同治七年(1869年)光緒年間莊主是黃錦堂,系清朝士紳,民眾稱之為黃大老爺,由於創建早,賺了不少錢,不但在易武正街蓋了許多樓房,還在距易武30多公里的颳風寨(通往寮國的茶馬古道)建蓋驛站,方便來往人員、牛、馬幫食宿。黃錦堂(黃家珍)弟黃席珍清光緒20年(1895年)進京趕考,考取武進士,被派往四川宜賓做官。黃家大門口兩棵柱子鋸了下半節,左右安上石獅子,以表示武官家庭。黃錦堂去世後由子黃文興(黃備武)主持家業,黃備武聰明能幹,是易武的三武之一,又仰仗其叔黃席珍武進士的聲望,茶業順手得利。抗日戰爭前夕有資金10餘萬元,年收購、加工販賣茶葉400餘擔。1948年9月為易武人民反蔣自衛軍到外地購置武器彈藥,被國民黨保全三團侯國璽部捕獲殺害。
安樂號莊主李開基(李肇業)民眾稱之為李大老爺,在光緒20年曾參於科舉制度鄉試、會試,取得考殿試的資格,因路途遙遠,交通不便,未去參考殿試,向朝廷敬獻自家製作的易武正山貢茶,被光緒皇帝戴胎賜予“例貢進士”,欽命頭品頂戴雲南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捷勇馬圖善吏授皇帝旨意,為李開基題寫“瑞貢天朝”大匾,可惜在1949年的火災中被毀。安樂號在光緒年間曾收購、加工、販賣茶葉300-400擔,有騾馬20餘匹,駝牛40餘頭,請有工人40- 50人。李開基還被清政府敕授為修職佐郎(次七品)。
其他茶莊集錦:易武茶區年收購、加工、販賣茶葉300擔以下的還有東和祥(義興祥)、泰來祥、福元昌、同泰昌、車順號、慶春號、迎春號、元泰豐、守興昌、鴻慶號、興順祥、成興昌、陳雲號、張正號、德順祥、同順號、仁和祥、天順祥……等25家。
象明茶區茶莊有:慶豐號(宋雲號)、惠民號、慶昌號(元昌號)、泰昌號(異義祥),美麗號、楊聘號、大公號、鴻昌號、元昌號、盛裕祥等11家。其中收購、加工、販賣100擔至400擔的有4家,其餘在100擔以下。
易武和倚邦是古六大茶山茶葉的主要集散中心,其中易武占百分之七十左右,在這兩個主要集散地,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從事茶業,百分之十從事商業、飲食、糕點、醬茶、縫紉,百分之十從事糧食生產還兼營茶業,所需糧食、肉食、禽蛋從外地供給。那時人們穿靠茶、住靠茶、吃靠茶,村村寨寨、大街小巷,男女老少談論的都是茶,茶給這些地方帶來生機勃勃,造就繁榮富強,茶溝通了六大茶山與國內外的關係,引來了萬千客商,增進相互了解,促進了發展進步。古六大茶山在漫長的1700多年歷史長河中,有時風風火火,有時又冷冷清清,甚至銷聲匿跡,其主要原因是天災、人禍、戰爭、疾病所致,自光緒年間以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19世紀50年代“白旗亂”(回族亂),控制了六大茶山通往西蕃的運茶道路達二十餘年,使六大茶山茶葉銷售受到很大損失。
②法國殖民主義者早就對古六大茶山虎視眈眈,在光緒二十年中法(寮國當時是法國殖民地)查界事務中,強占六大茶山茶葉運銷越南、香港、台灣的主要通道中國領土勐烏和烏得,此後他們層層設卡,徵收關稅,甚至發展到茶葉不許運經兩烏地區,已運去的不許倒在那裡,叫駝回來,茶商們虧盡了本,放棄了茶葉經營,後來開闢南下通道運往泰國米賽。
③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茶葉銷路受阻,無人經營,茶園大量荒蕪。
④1941—1943年攸樂族反抗國民政府的苛捐雜稅,攻打國民黨駐倚幫街部隊時放火燒了倚邦街,並影響到六大茶山居民正常生產與生活,同時旱災、疾病發生,四、五、六月天旱無雨,糧食種不出,七月八月又連綿陰雨,稻穀揚花不低頭,盡成秕谷顆粒無收,九月十月又天早,小春種不出,糧價高漲且無糧源,六大茶山災民缺糧缺錢,實民嗽嗽,人心惶惶,饑饉交迫,叫苦連天,到處爭食草根樹皮,由於營養不足氣力消失,瘟疫四起,屍體遍野,死者不計其數,慘不忍睹,特別是倚邦街更為嚴重,有的十幾口之家死剩一、兩人,有的絕門絕戶,真是死的死,逃的逃,原人街興旺,事業發達的倚邦街,變成了萬戶消疏鬼唱歌的悲慘可怕境地,外人不敢涉足一步。幸有國民鎮越縣政府縣長李文新調動鎮越江城兩縣三萬民工及騾馬從江城縣調運十萬斤軍糧來拯救還在死亡線上掙扎的災民。
⑤1949年倚邦街老雷家燒亂苹引起火災,又燒全寨。幾次的天災人禍使得倚邦街貧困如洗。從1943年到1996年的半個多世紀中,全倚邦街沒有建蓋過一幢磚木結構的樓房,全是在原殘牆倒壁上搭就而成的低矮茅屋,百公尺長的街道上白天能看到的只有20多個老人和小孩,豬比人多,沒有小賣部、沒有食宿站,外人很少到此。
⑥抗日戰爭時期易武茶區茶業全部放棄,茶園荒蕪,茶莊改行,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 1946年西藏茶商曆盡艱苦,跑到易武駝茶,把多年的陳茶買完駝走,1947年有的茶莊又重操舊業,恢復運輸,但好景不長,1948年6月底易武發生槍殺國民黨縣長的事件,茶業又全面停下來。1953年後國家對糧食、茶葉實行統購統銷,糧食由糧食部門統一經營,茶葉由外貿統一經營,不允許上市買賣,茶莊全部停業。政府的生產方針是“在保證糧食自給的前提下抓好茶葉生產”,六大茶山田少地多,民以食為天,為了吃飯問題只有毀林種糧,甚至毀茶種糧。茶葉統一由外貿經營,等級、價格由他們定,沒有商量的餘地,40多年來好的茶每公斤(乾毛茶)僅兩元左右,外貿部門收購後調往勐海茶廠,古六大茶山成了勐海茶廠廉價的原料基地。
1970年4月12日易武后滿堂家燒亂苹{/起特大火災,燒毀房屋87幢,乾利真、同泰昌茶莊化為瓦爍,火災後民眾紛紛搬遷他鄉,1979年又進農場1700多人,在下的是勞力少、智力差、吃口多的困難戶。許多文物古蹟多次遭到破壞,從1940年至1995年的半個多世紀中,易武也未蓋過一幢樓房,許多中式四合院樓房固無錢修繕而不斷倒塌拆除。
易武茶區的漫撒,在清光緒十二年(1887年)及十四年發生兩次特大火災,兩次都燒全寨居民:
⑦1939年國民政府在勐海建辦茶廠,並開通緬甸方向的茶葉通道,而江北古六大茶山一直未引起重視,越來越變得冷冷清清,消聲匿跡。
茶業傳承
眼看歷史上名揚海內外的“元寶茶”(七子餅)製作技術及傳統設備就要失傳,從繼承及文物保護出發,1985年和1993年張毅先生向還健在的、各掌握一項技能的老師傅高定光、許丕文、張官壽、張世勛學習,井買了一些傳統制茶工具,1993年8月台灣中華茶藝業聯誼會第九屆、十屆會長臥L臻先生帶領一行20人到易武考察,張毅先生向他們作了介紹,並帶領他們查看了古茶莊房屋、古碑、茶馬古道,呂先生還把張毅向他們介紹的材料帶到台灣印成書籍廣泛宣傳,又叫張毅為他做“元寶茶’’帶到台灣進行實物展出。通過宣傳、展出,到易武、倚邦考察、買茶的專家、學者、商人不斷前來,為了使這傳統工藝發揚光大,傳承下去,張毅不僅救易武願做茶的人做,還打電話叫象明茶區的願做茶的王梓先、權存安先生到張家學做,現在會做的人愈來愈多,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04年底在易武收購、加工、販賣茶葉的已達40餘家,其中有台灣、香港、韓國、澳門、廣州、福建、廣西、昆明、思茅、大渡崗、景洪、及當地的,象明茶區也有5家,真是一花引來萬花開。乾毛茶價格由1993年前的2元左右1公斤增到2004年底的do)c—45元l公斤,大大增加了民眾的經濟收入。有的農產僅茶葉一項年收入達2萬元左右,多數農戶達5000—10000元,在短短的7-8年的時間裡,有百分之八十的農產建蓋了磚木結構的瓦面樓房,歷史以來居住的草房已找不到了。卡車、中巴車、農用車、微型車、吉普車、轎車、手扶拖拉機、機車,不斷進入農民家庭。建住房、供子女上學、就醫、吃、穿、玩,不少人有錢花了。民眾對茶葉生產的積極性很高,就連歷來很少參於市場經濟的瑤族民眾也到處找荒山茶來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