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民族傳統醫藥研究所

普洱市民族傳統醫藥研究所

雲南省普洱市民族傳統醫藥研究所是雲南省內專門從事民族醫藥為研究的科研機構之一。長期以來,抓管理、促效益,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充分發揮職工的聰明才智,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勇於開拓,敢於創新,多出成果,多創效益,使研究所各方面的工作獲得了長足發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普洱市民族傳統醫藥研究所
普洱市民族傳統醫藥研究所是雲南省內民族醫藥和藥物資源的套用與開發的科學研究機構之一。
任務:發掘、整理、篩選、驗證和提高民族醫藥。傳承民族醫藥造福人類健康。
宗旨:保留和傳承普洱市民族醫藥文化遺產。研究和引導全市人民發展生物藥業。
發展思路:以普洱市民族醫藥的研究為中心,不斷開發利用各類生物資源為依託,逐步推動普洱市民族醫藥與生物藥業的發展。
服務內容:不斷深入農村一線開展民族醫藥的調查研究,發掘、整理、帥選、驗證、民族醫藥;進行民族藥資源的套用與開發,依託民族醫藥和生物資源的套用與開發的研究成果,開展技術研究、技術示範、技術培訓、技術指導、技術服務。
普洱市民族傳統醫藥研究所成立於1970年,是普洱市生物藥業開發利用的綜合性科研單位,主要負責發掘篩選和提高民族醫藥,研究和開發民族新藥,現有正式職工53人,離退休職工13人,其中,高級職稱5人,中級職稱10人,初級職稱12人,大學本科以上學歷12人。研究所設植化室資源室普劑室傳統醫藥研究室財務室辦公室民族醫院和組培育苗中心等7個職能科室。
研究所成立以來,先後蒐集編寫出版了《雲南思茅中草藥選》、《拉祜族常用藥》、《中國拉祜族醫藥》、《中國拉祜族醫藥驗方精選》和《傣族醫藥研究(擋哈雅龍)》及《孟連傣族醫藥研究(擋哈雅龍2)》等13部民族醫藥書籍;研製生產對常見病、疑難病地方病等有治療作用的民族民間藥物28種其中,兩種獲得國家批准文號轉讓給當地藥廠生產,複方美登木片已列入雲南省新藥研究項目,在研之中。獲省部級科技成果獎7項,地(廳)級獎22項;發表各類民族醫藥科研論文近300篇收集各種民族藥物標本4500多份在民族醫藥的研究水平和民族醫藥古籍文獻整理方面處於省內領先地位;“燈台葉片防感片”、“清涼保健茶”、“茯苓種植項目”、“黑節草人工集約化栽培”、“石斛人工規模化種植”、“土沉香人工種植”、“美登木野生變家種”、等8項科技成果轉讓並轉化為生產力,為普洱市生物藥業做出了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