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51年1月1日,3000多名各族民眾參加在寧洱紅場上舉行的民族團結盟誓大會,根據佤族代表的提議,按照重大祭典習俗,在盟誓大會上剽牛、喝了團結酒和咒水,各民族代表48人簽字共同立下這塊“民族團結誓詞碑”。
1985年12月15日,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成立,民族團結誓詞碑被移到了縣人民政府大院內。
2000年12月,民族團結誓詞碑被移到民族團結園內。
建築格局
民族團結誓詞碑位於雲南省普洱市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民族團結園六角亭內。碑高142厘米,寬65厘米,厚12厘米,用白色石灰石雕刻而成。
文物遺存
民族團結誓詞碑
民族團結誓詞碑碑文,楷書,橫書陰刻,誓詞正文6行75字:我們廿六種民族的代表,代表全普洱區各族同胞,慎重地於此舉行了剽牛,喝了咒水。從此我們一心一德,團結到底,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誓為建設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奮鬥!此誓。
民族團結誓詞碑上的民族代表共48位:
召景哈(傣文)、喃巴獨瑪(傣文)、叭浩(傣文)、召貫(傣文)、獨弄浩(傣文)、李扎聖(拉祜文)、左朝興(拉祜文)、張翰臣、
方有富、李老大(拉祜文)、李光保、馬朝珍、李保、
拉勐、陶小生、張石庵、李扎迫(拉祜文)、麻哈允(傣文)、魏文成、蕭子生、趙布金、高壽康、白開福、朱正福、何德、龍雲良、阿街(傣文)、李世祥、羅恆富、李學智、王開林、陶世文、張玉保、李萬學、張紹興、杜阿尼、黃阿獨、的金(傣文)、叭弄浩(傣文)、刀煥貞(傣文)、昌恩澤、雷同、唐登岷、張鈞、曾從信、方仲伯、謝芳草、李吉泰。民族文字有:傣文、拉祜拼音文和漢文。最後落款是:“普洱區第一屆兄弟民族代表會議”“公元一九五一年元旦”。
價值意義
民族團結誓詞碑是邊疆民族民眾自強不息、團結奮鬥的歷史見證,是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在邊疆民族地區取得偉大勝利的重要標誌,也是中國共產黨解決民族問題的光輝典範,是集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民族團結教育為一體的鮮活的教科書。
保護措施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民族團結誓詞碑位於雲南省普洱市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民族團結園內。
交通信息
自駕:自雲南省普洱市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民族團結誓詞碑,路程約2.9千米,用時約8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