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治村

普治村

該行政村隸屬雲南普洱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普義鄉,地處 普義鄉南邊,距鄉政府所在地16公里,到鄉(鎮)道路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縣72公里。東鄰曼芽村,南鄰普義村,西鄰普勝村,北鄰墨江縣。全村國土面積48.09平方公里,海拔1350米,年平均氣溫17.4℃,年降水量1680毫米,適合種植水稻、玉米等農作物。

基本介紹

村情概況,基礎設施,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口衛生,自然資源,基層組織,村務公開,文化教育,人文地理,新農村建設,發展重點,地圖信息,

村情概況

轄上寨、下寨、紮營山等28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432戶,有鄉村人口2327人,其中農業人口2327人,勞動力1254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108人。
全村耕地面積5971畝,人均耕地2.61畝,林地23420畝。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8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10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底,該村已實現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無路燈。全村有366戶通水,有66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432戶通電,有377戶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377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83%、67%和6%);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12 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24戶。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 ;距離集貿市場16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3輛,農用運輸車3輛,拖拉機4輛,機車135輛。
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649畝。 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312戶;裝有太陽能農戶92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133戶。
到2009年底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4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85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5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8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78萬元,占總收入的63%(其中經濟作物收入66.8萬元,占總收入的24%);畜牧業收入55.3萬元,占總收入的20%(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175 頭,肉牛12頭);漁業收入5萬元,占總收入3%,林業收入1.2萬元,占總收入的0.4%;第二、三產業收入13.6萬元,占總收入的5%,農民外出務工收入27.4萬元,占總收入10%,其它收入3.2萬元,占總收入1.6%。農民人均純收入81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為主。
香蕉香蕉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縣內。該村目前正在計畫大力發展茶葉、烤菸、咖啡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571戶,共有鄉村人口2387人,其中男性1317人,女性1070人。其中農業人口2387人,勞動力1250人。該村以漢族、哈尼族為主,其中漢族683人、哈尼族1526人,彝族178人,其他民族19人。到2013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834人,參合率77.0%;享受低保156人,五保7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衛生所面積為134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682畝(其中:田1554畝,地2128畝),人均耕地1.6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23420畝,水面面積40畝,其中養殖面積10畝;荒山荒地41511畝,其他面積988畝。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5個,下設7個黨小組,共有黨員94人,少數民族黨員67人,其中男黨員82人、女黨員12人。
村委會由支書、副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11個自然村,28個村民小組。該村建有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22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3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539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682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152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2013年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 ,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村務決定、財務收支、重大項目決策等。

文化教育

目前整個行政村距離普義鄉中學16公里。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86人,其中小學生101人,中學生85人。全村2387人,有1461人受過中學教育,704人受過國小教育,222人未上過學。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 ;距離集貿市場16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3輛,農用運輸車2輛,拖拉機4輛,機車125輛。

人文地理

該行政村隸屬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普義鄉,地處 普義鄉南邊,距鄉政府所在地16公里,到鄉(鎮)道路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縣72公里。東鄰曼芽村,南鄰普義村,西鄰普勝村,北鄰墨江縣。轄上寨、下寨、紮營山等28個村民小組。哈尼族為普治村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哈尼族能歌善舞。三弦、二胡、蘆笙、嗩吶、吹葉子等是哈尼族喜愛的既簡便又動聽的民間器樂。哭調、對歌、跳笙等中哈尼族的民歌民曲。過去,哈尼族服飾多為自紡、自織、自染、自縫,有部分至今保留有民間刺繡手藝,哈尼婦女的頭巾、腰帶、衣裙、布鞋等上面的精緻的民族圖案和花紋就是他們的創作。

新農村建設

2010年實施完成了大寨上下兩組、大溝邊一二三組、上寨六七八組的文化活動室。全村共擁有汽車3輛,農用運輸車2輛,拖拉機4輛,機車125輛。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基礎設施差,交通不便,全村進村和到各自然村、村民小組的道路全部為土路,並且路面較窄,特別到了雨季,到各村民小組的道路就連人都難以行走何況車輛。農田水利設施差,全村所有的農田都是靠季節性的土溝渠來維持,沒有一條四季溝渠,有效灌溉率極低,現在由於無能力修復溝渠,許多農田都變成旱地,僅能維持靠河岸的一些農田,極大的影響糧食的產量;全村有11個自然村28個村民小組167戶未解決人畜飲水困難,這些嚴重的影響了全村的社會經濟的發展。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 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質、思想素質,增強實用技術的培訓,轉變觀念,加強產業結構調整,計畫在適宜種植茶葉的海撥較高的村民小組發展茶葉1000畝,在海拔較低的河谷地帶的村民小組發展咖啡3000畝,穩定的發展菸葉產業1200畝,發展養殖業,發展豬1870頭,牛98頭,著力解決影響民眾生產生活的基礎設施問題。到“十二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12年的1727元增加到1880元。

地圖信息

地址:普洱市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曼牙路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