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氏野馬場位於 新疆昌吉州吉木薩爾、奇台三台鎮西地村的沙漠南部,具體位置在東指幸福路12千米處的公路東側2千米左右的戈壁荒漠。吉木薩爾、奇台以北的戈壁荒漠,本是蒙古系野馬的故鄉。1876年,沙俄探險家普爾熱瓦斯基“首先發現”了準噶爾野馬群,大肆捕殺製成標本,又將準噶爾野馬的信息帶到歐洲。於是歐洲人紛至沓來,獵殺之餘,將大量野馬駒帶回國內放養。致使這一帶野馬瀕於絕跡。經國內外動物學家一再呼籲,近年才從英、德等國引回17匹當年被劫走的 “普氏野馬”的第八、九代後裔,在吉木薩爾縣西北30餘公里興建的60餘畝圈場中放養。
普氏野馬場
普氏野馬場在新疆昌吉州吉木薩爾、奇台三台鎮西地村的沙漠南部,具體位置在東指幸福路12千米處的公路東側2千米左右的戈壁荒漠,本是蒙古系野馬的故鄉。
野馬酷似家馬。與家馬的主要區別是額法短或缺;鬃毛逆生,短而直立,無長鬃毛;體型較小,毛色單一,主呈土黃色,腰背中央至尾基,還有一條較窄的黑褐色脊線;四肢有二至五條十分明顯的黑色橫紋。
1876年,沙俄探險家普爾熱瓦斯基“首先發現”了準噶爾野馬群,大肆捕殺製成標本,將之帶回俄,這種野馬遂被命名為普氏野馬,又將準噶爾野馬的信息帶到歐洲。於是歐洲人紛至沓來,獵殺之餘,將大量野馬駒帶回國內放養。致使這一帶野馬瀕於絕跡。經國內外動物學家一再呼籲,從1985年開始,才從英國、德國、美國等引回17匹當年被劫走的 “普氏野馬”的第八、九代後裔,在吉木薩爾縣西北30餘公里興建的60餘畝普氏野馬場圈場中放養。目前該中心有管理、研究野馬人員十餘人。圍欄面積約2平方公里,中心的基本建設總投資550萬元,已建成馬舍、圍欄、飼料房、草庫和職工住宅等。現一些母馬已產駒,計畫繁育到80匹,便讓野馬重歸大自然。
新疆普氏野馬是比大熊貓還要稀少的動物,在中國,總計不足200匹,在全世界也不超過1500匹。1988年,我國政府將野馬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普氏野馬俗稱“蒙古野馬”、準噶爾野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是馬科的純血種,具有6000萬年的進化史。目前,全世界野馬數量不超過1500匹,它們分別飼養在美、獨立國協、法、英等26個國家112個動物園和禁獵區中,每匹價格已高達25萬美元。中國不超過300匹,運回我國的野馬僅每匹的保險金就高達10萬美元。野馬因此被視為比大熊貓還要稀有的野生動物。
新疆普氏野馬是比大熊貓還要稀少的動物,在中國,總計不足200匹,在全世界也不超過1500匹。1988年,我國政府將野馬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普氏野馬俗稱“蒙古野馬”、準噶爾野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是馬科的純血種,具有6000萬年的進化史。目前,全世界野馬數量不超過1500匹,它們分別飼養在美、獨立國協、法、英等26個國家112個動物園和禁獵區中,每匹價格已高達25萬美元。中國不超過300匹,運回我國的野馬僅每匹的保險金就高達10萬美元。野馬因此被視為比大熊貓還要稀有的野生動物。
由於圈飼和近親繁殖等原因,還鄉野馬退化嚴重,已脫盡野性,變得溫文爾雅了。野馬養殖中心飼養已達國際水平,返鄉的野馬馬匹膘肥體壯,三世同堂,目前,註冊野馬已達117匹,並初步恢復了野性。近年,已有一批野馬有監視地放歸將軍戈壁大自然。
普氏野馬場是我國目前唯一的人工養育野馬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