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朗特紀念報告譯文集——一部哥廷根學派的力學發展史

普朗特紀念報告譯文集——一部哥廷根學派的力學發展史

《普朗特紀念報告譯文集——一部哥廷根學派的力學發展史》是2013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維,符松,章光華,任文敏。

基本介紹

  • 書名:《普朗特紀念報告譯文集》
  • 又名:普朗特紀念報告譯文集——一部哥廷根學派的力學發展史
  • 作者:張維,符松,章光華,任文敏
  • ISBN:9787302313465
  • 定價:249元
  • 出版時間:2013-5-7
  • 裝幀:精裝
  • 版次:1
圖書簡介,莊逢甘院士序,編 者 序,目 錄,

圖書簡介

普朗特教授是德國著名力學家、近代流體力學奠基人、哥廷根學派傑出代表。為紀念他的巨大貢獻,1957年起,德國宇航學會和套用數學力學學會在每年套用力學和數學年會上,邀請一位國際著名力學家作紀念普朗特的報告。這些報告內容廣泛深入,全面地闡述了普朗特的治學理念、學術成就、研究方法和人格魅力,涉及當時力學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發展趨勢,並附有大量參考文獻,因而可以說是一部具有很高學術水平和代表性的現代哥廷根學派的力學發展史,是航天航空研發人員、力學研究工作者、教師和研究生極其珍貴的參考資料寶庫。

莊逢甘院士序

在力學的發展史中,哥廷根學派有著特殊的地位,對流體力學尤其如此。哥廷根學派學術思想的實質是理論聯繫實際,基礎研究與套用研究相互融合和相互促進,為工程實踐服務;其代表人物是F.Klein和L.Prandtl等。德國宇航學會和套用數學力學學會為紀念普朗特的重要學術貢獻,每年在學會的年會上舉辦一些普朗特紀念報告,這些報告既代表了當時力學界最有影響的一些學術成果,也是對哥廷根學派學術思想上的弘揚。清華大學的幾位老師在張維先生別具慧眼的倡導下,將普朗特紀念報告收集整理,介紹給中國力學界,是一項十分有意義的工作。
哥廷根學派學術思想經馮?卡門傳至美國,經錢學森、郭永懷、錢偉長和陸士嘉等傳入中國,錢學森更創造性地提出力學是“技術科學”(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Sciences),發展了哥廷學派的思想。我們清華大學的幾位同志,在收集整理和翻譯這些紀念報告中,深感哥廷根學派的重要意義,並進一步體會到錢學森“技術科學”思想對力學發展的重大作用,應該弘揚和推動這一學術思想並在中國力學界發揚光大。中國的青年學者,應當走哥廷根學派的道路,走理論聯繫實際的“技術科學”道路,切忌空談。從工程實際出發,觀察分析,提出新思想、新概念和新方法,然後再用在工程上,經過工程的檢驗。“理論不和實際符合,這樣的理論不能叫作理論”。我們認為,當前力學的發展,尤其應該強調這一思想。
這本文集的出版可喜可賀。據了解,文集編者中的章光華和任文敏二位教授均已退休,但面對水平不一的眾多樣稿一絲不苟,展現了高尚的職業精神。我們希望,若干年後,普朗特紀念文集還能繼續出版,使哥廷根學派在中國繼續更加發揚光大。
莊逢甘
2010年2月16日

編 者 序

我們尊敬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張維教授生前十分推崇哥廷根(G?ttingen)學派的治學理念和學術風格。概括起來說,那就是理論與實踐、科學與技術的緊密結合。張維教授特別重視哥廷根學派對力學學科發展的影響。他始終認為,力學理論應該建立在對自然現象和工程問題細緻考察的基礎上,而工程力學則應該是一門來源於工程又服務於工程的“技術科學”或“工程科學”。上述理念也正是哥廷根學派的學術傳統。據此,他於1958年創建了清華大學工程力學數學系。
普朗特教授(Ludwig Prandtl,1875—1953)是德國著名的力學家、近代流體力學的奠基人、哥廷根學派的傑出代表,他在近代流體力學和空氣動力學方面的貢獻對全世界相關領域的發展具有不可磨滅的影響。眾所周知,普朗特教授的兩項最突出的貢獻是邊界層理論和機翼理論。有了他的這兩項奠基性工作,才使流體力學和空氣動力學從抽象理論向套用科學跨出了最關鍵的步伐。除此之外,普朗特教授在諸如氣體動力學,傳熱學、氣象學、乃至固體力學等廣大學科領域都有不容忽視的貢獻,以致這些學科中的不少定律和常數都以他的名字命名。
普朗特教授於1953年逝世。為紀念他對力學的巨大貢獻,從1957年起,德國宇航學會(DGLR)和套用數學力學學會(GAMM)在每年一屆的套用力學和數學年會(Jahrstagung)上,都邀請一位國際著名的力學家(其中許多是普朗特教授的學生和同事)作一次紀念普朗特的報告(以下簡稱普朗特紀念報告),到2009年為止,這樣的報告已進行了52次。這些報告的內容既廣泛且深入,全面地闡述了普朗特的治學理念、學術成就、研究方法和人格魅力,同時也涉及了當代流體力學和固體力學的研究成果和發展趨勢。綜合這五十多篇報告,可以說是一部高水平的哥廷根學派的力學發展史。
張維教授專長固體力學,他的夫人陸士嘉教授曾師從普朗特,並在其門下獲博士學位,因而他對普朗特的治學理念和學術成就有深刻的認識,生前非常推崇。他在世的最後兩年,潛心收集和研究了各屆年會上的普朗特紀念報告(這些報告從未綜合在一起發表)。他遠見卓識地認為,這些報告對於我們了解過去、當前和未來的力學發展道路是一部非常有益的好教材,對於推動我國力學學科發展是一部很有價值的學術文獻。由於普朗特紀念報告大部分是用德文發表的,為了便於我國廣大力學工作者閱讀,張維教授生前曾親自組織國內的專家學者進行翻譯。不幸的是,他突然謝世,竟未留下翻譯組織工作的詳細資訊。經我們多方努力,才找到張維教授就此事與之聯繫過的部分專家學者,再由我們,特別是符松教授的重新組織、安排以及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的大力支持,才得以完成翻譯和編輯工作。幸得清華大學出版社的大力支持,這本譯文集今日方能出版面世。這總算實現了張維教授的遺願,同時我們也能以此表達對張維教授的深切懷念。
這本譯文集按年份排序。自1957年至今,一年一次的普朗特紀念報告應有52篇(其中1970年因故未有報告)。遺憾的是,雖經多方努力,在公開出版的文獻中我們只收集到四十餘篇報告,這多少給我們留下了些缺失感。除一年一次正式邀請的普朗特紀念報告外,張維教授生前還精選了6篇與普朗特的學術活動有關的文章,包括普朗特本人撰寫的著名論文《論摩擦很小的流體運動》、他的學生和親密合作者撰寫的關於普朗特人格魅力的文章、記述普朗特建立並長期工作的“威廉皇帝研究所”的文章,以及三篇有關邊界層理論發展歷史的文章。這些文章寫得生動活潑,對我們了解哥廷根學派的治學風格很有幫助。上述6篇文章我們也請專家譯出並收集於譯文集的第二部分。
我們認為,這本譯文集的出版是一項重要的學術交流工作,希望它對我國的學者和研究生了解哥廷根學派、了解普朗特教授的生平事跡和學術成就,以及了解當代力學(特別是流體力學)的發展有所幫助。我們在每篇譯文的最後,都註明了該文的原載刊物,以便讀者查閱原文。我們也曾與原文的出版機構和部分報告的作者取得過聯繫,得到了他們的大力支持,對於他們惠允譯文集的出版我們表示衷心感謝。我們特別感謝德國宇航協會(DGLR)前主席Laschka教授,他對普朗特紀念報告的翻譯工作十分關心和支持。Laschka教授與譯文集的發起人張維教授有深厚友誼,他在張先生謝世後來中國訪問時,還特地到清華大學來關注報告的翻譯工作。我們還要感謝德國亞琛工業大學Reimerdes教授在報告翻譯工作中給予的指導和幫助。
報告的翻譯工作由相關專業的專家承擔,對於他們的大力支持和在百忙中抽出時間承譯,我們表示深切的謝意。按原承譯要求,各位譯者要自己請人校對,但由於種種原因,大部分譯者未能請到合適的校閱人。為對讀者負責,我們不得不花費大量時間對照原文進行校對,部分譯稿在校對中幾近重譯,這一艱苦細緻的工作以及統一譯文的格式、專業用語和編輯工作是由清華大學的章光華教授和任文敏教授完成的,符松教授初審了全部譯文。校改後的譯文,大部分已請原譯者覆核,但為加快出版進度,一小部分非本校同仁的譯文未及請本人覆核,尚請鑑諒。本譯文集的出版,雖經我們努力,但由於涉及的研究領域廣泛和時間緊迫,其中不當之處在所難免,尚冀廣大讀者不吝批評指正,我們對此將十分感謝。
由於發表原作者文章的期刊以及發表時間先後不同,各篇原文本身及其參考文獻的錄入格式略有差別。另外,不同譯者的譯文形式上也不盡相同,例如,人名譯為漢字抑或照錄原文等。我們考慮到,如果完全統一,則改動較大,反而可能導致錯誤和不便,因而未能做到完全統一。但是,基本格式、專業術語以及凡已譯出的人名地名,我們都儘量做到按國內規範力求統一。
我國與哥廷根學派淵源深遠的流體力學家莊逢甘、張涵信、崔爾傑三位院士對於這些報告的翻譯出版非常支持,莊逢甘院士欣然為本文集作序,對紀念報告的科學價值給予了高度評價,對哥廷根學派學術思想在中國的傳承和發揚十分讚許。這也是對翻譯工作的肯定和鼓勵,對此我們表示十分感謝。


編者謹識
2010.3 於北京清華園

目 錄

莊逢甘院士序 Ⅰ
編者序 Ⅲ
第一部分 普朗特紀念報告譯文
第1屆(1957) 50年流動研究之教訓,Albert Betz 3
第2屆(1958) 航空研究之當代問題,Hugh. L. Dryden 15
第3屆(1959) 關於低粘性流動中旋渦區的形成,Maurice Roy 43
第4屆(1960) 熱浮力流和傳熱,Ernst Schmidt 58
第5屆(1961) 獲得物理問題一致有效近似解的方法,M. J. Lighthill 74
第6屆(1962) 1962年流體物理的幾個方面,Walter Tollmien 90
第7屆(1963) 數學家在空氣動力學研究中的任務,Robert Sauer 107
第8屆(1964) 空氣動力學在建築工程中的套用,Jakob Ackeret 120
第9屆(1965) 航空航天工程中的最小值問題,Adolf Busemann 141
第10屆(1966)機翼空氣動力學的一些新成果,Hermann Schlichting 154
第11屆(1967)機翼理論的一些發展,Dietrich Küchemann 190
第12屆(1968)SAAB 37“VIGGEN”飛機的氣動彈性研究,Helmut Wittmeyer 209
第13屆(1969)流體力學中線性化的可能性與界限,Klaus Oswatitsch 229
第14屆(1971)行進波,Paul Germain 238
第15屆(1972)多體系統動力學的進展,K. Magnus 257
第16屆(1973)激波,E. Becker 267
第17屆(1974)關於塑性理論發展的思考,Walclaw Olszak 294
第18屆(1975)通往流體力學問題的精確途徑,Fritz Schultz-Grunow 319
第19屆(1976)流體力學近似解及其物理解釋,Eric Truckenbrodt 333
第20屆(1977)一些特殊的邊界層問題,A. D. Young 350
第21屆(1978)粘性導熱介質的流動不穩定性,Jürgen Zierep 372
第22屆(1979)流動中的縱向渦,Hubert Ludwieg 382
第23屆(1980)非線性聲學——回顧與展望,Nikolaus ROTT 395
第24屆(1981)流動聲學的新進展,Ernst-August Mueller 407
第25屆(1982)熱毛細管流(熱MARANGONI對流),Walter WUEST 423
第26屆(1983)尾流運動學,Karl Wieghardt 436
第27屆(1984)湍流中的擬序結構與普朗特的混合長度理論,Marten T. LANDAHL 450
第28屆(1985)彈性穩定,WT Koiter 465
第29屆(1986)流動的不穩定性和向湍流的轉捩,John T. STUART 474
第30屆(1987)機翼理論的發展,R Eppler 497
第31屆(1988)激波的Mach反射,H. Hornung 516
第32屆(1989)1985年後Prandtl邊界層理論的意義,K. Gersten 535
第33屆(1990)自由剪下湍流的邊界層理論,W. Schneider 550
第34屆(1991)關於湍流流動計算方法的發展,J. C. Rotta 577
第37屆(1994)粘性流動的分區,H. Oertel jr. 594
摩擦流動中幾個區域的數學分析, Oertel, Jr. H.; Delfs, J. 608
第39屆(1996)40年從事L.普朗特創立的邊界層流動的教學和研究回顧,
INGEN, J. L. VAN 627
第41屆(1998)經典氣體的非經典流動現象,A. Kluwick 653
第42屆(1999)細長渦,Egon Krause 678
第44屆(2001)飛行模擬和控制設計的空氣動力學進展,Peter G. Hamel 704
第46屆(2003)流量測量中的流體力學問題,Volfgang Merzkirch 735
第47屆(2004)前飛狀態下直升機旋翼的流固相互作用,Siegfried Wagner 749
第48屆(2005)後掠機翼的發展,一項技術挑戰(摘要),Hans-Ulrich Meier 773
第49屆(2006)可壓縮湍流:預測和分析,Rainer Friedrich 775
第51屆(2008)具有跨聲速壓縮機的現代飛機推進器中的流動,
Dietmar K. Hennecke 804
第二部分 其他紀念文章譯文
1.(1904)論粘性很小的流體運動,Ludwig Prandtl 817
2.(1955)邊界層理論和實驗50年,Hugh L. Dryden 823
3.(1959)近30年來邊界層理論的發展,Hermann Schlichting 833
4.(1975)路德維希?普朗特——人格魅力及影響,Henry G?rtler 858
5.(1977)邊界層理論發展史,Itiro Tani 871
6.(1987)路德維希?普朗特和他的威廉皇帝研究所,A K. Oswatitsch 891
後記 91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