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78年初,貴州省博物館考古隊在普安青山進行考古調查,通過青山區廢品資源回收筒撿拾到的靴形銅鉞、一字格曲刃銅劍等文物線索發現了銅鼓山遺址。
1979年,貴州省博物館派人進行複查並在遺址西北角開挖4×2米探溝一條,出土銅、石、骨和陶器等遺物。
1980年10月至12月,貴州省博物館考古隊對遺址北半部進行了第一次較大規模發掘,發掘面積約1519平方米。
2002年3~5月,貴州省考古研究所又對其進行了第二次發掘,發掘面積約800平方米。
遺址特點
綜述
銅鼓山遺址,山體渾圓似銅鼓,是考古已發現的戰國秦漢時期專門化的手工作坊遺址。銅鼓山遺址遺存有房址4座、窯址1座、灰坑11個和活動面、火塘、大量零散柱洞等遺蹟。
文化層
銅鼓山遺址中部地勢略高,多系天然岩石,僅在岩石縫間有文化層堆積,一般情況耕土層下即為生土,但耕土中包含文化遺物。山頂四周地勢較平坦,文化層堆積較厚,約1~1.5米,可分為五層,第六層即生土層。
房屋遺蹟
人類活動面與居住面是用碎石鋪墊地面,即在原生岩石間凹凸不平的地面上,先用碎石填平,再墊上泥土。如在T65中能明顯地看到,碎石面與火塘同在一平面上。另外,發現T70,T80B層活動面與居住面質較硬板結,且成片出現。在遺址第三~五文化層中均發現有柱洞,共50餘個。柱洞四周有的填塞生土,有的用石塊、陶片加楔,許多柱洞底部墊有石塊,或洞底即原生岩石。它們大多排列有序,其間地面還有火塘。根據柱洞、火塘的分布及地形分析推測,較能確定的房子至少有4座。
陶窯
陶窯一座,發現於T24內,主要由火堂和窯室兩部分組成,窯室與火堂之間有一扇毛石堆砌而成的牌式雙火門道,窯通長2.7米,呈階梯式,火堂內出土有石質工具和陶片。
年代
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貴陽)碳十四測定,年代距今約1990±130年,相當於西漢的元帝時期,距夜郎被滅的時間僅有十餘年,這當是銅鼓山遺址的下限年代,至於上限年代,根據部分遺物推斷,可至戰國中、晚期。
文物遺存
綜述 普安銅鼓山遺址出土較完整陶器、石器、青銅器、鐵器、玉器和冶鑄青銅器的陶石范模500餘件,陶器碎片1萬餘片。尤其重要的是,冶鑄青銅用具除部分陶坩堝外,出土的范模包括戈范、劍范、鉞范、鏃范和魚鉤范等。
鉞石范
1978年初,貴州省博物館考古隊在對普安銅鼓山遺址的普查中,發現一塊砂石質的范,長14.5厘米,寬13.3厘米,厚3.5厘米,形制不規整。這塊范上有一個明顯的幾何紋標誌,具體圖像為雙線折成一個箭頭紋,箭頭的夾角部位,還有一個小的凸起。
V形銎銅鉞
銅器,身形窄長,通高14.2厘米,刃口微弧,寬8.4厘米。刃兩端向上卷翹,使得整個刃部的圓心角明顯大於100度,故屬銅鉞。該鉞銎部呈長條形,銎口內凹,開成V字形,V字形上方,又開有一個貫通的喇叭形穿口。穿口上方,帶凸起的雙線箭頭紋出現了,與石范上的紋飾完全相同。普安銅鼓山遺址還出土一件稍小一些的銅鉞,也略呈窄長形,通高8.2厘米,刃寬4.8厘米。這件銅鉞除弧刃的刃端未卷翹外,其他部位特徵與V形銎銅鉞基本相同,石范上出現特殊的幾何紋符。這塊石范是製造青銅鉞的模具。
陶坩堝
銅鼓山遺址出土陶坩堝器壁較厚,呈敞口、直壁、圜底形,器表飾繩紋,器內壁多殘留有澆結銅液。范模多已殘斷,有的還留有澆濤口,能辨明鑄造器物種類的有劍莖范、劍莖模、劍身范、鉞范、戈內范、戈援范、刀范、鑿范、魚鉤范、銅鈴范、銅戒指模等。
戈內范
2002年,出土一件內端飾三人牽手圖案的無胡銅戈殘范,這種圖案的銅戈廣泛見於貴州黔西南、黔西北、滇東、滇東南、桂西北及越南北部一帶,過去一直無法明確其產地,這種銅戈的內范和援部心形紋范的出土,表明戰國秦漢時期流行於這一廣大地區的直內人物圖案戈至少有一部分是在銅鼓山生產出來的,赫章可樂出土的一件銅戈可與銅鼓山遺址出土戈范完全套合就是明證。
研究價值
普安銅鼓山古夜郎遺址是貴州境內經過正式發掘的唯一一處戰國秦漢時期青銅冶鑄遺址,具有重大的學術科研和保護價值,對探討古夜郎文明提供了重要實物資料,還可部分解決廣泛流行於貴州西部、雲南、廣西甚至東南亞地區部分青銅器和的產地,且這些青銅器造型和風格均具有明顯地域特徵,可能構成一個地域性考古學文化。
保護措施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普安銅鼓山遺址位於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普安縣青山鎮營盤村陳家龍灘東約500米的銅鼓山山頂。
交通信息
自駕:自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普安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普安銅鼓山遺址,路程約50.9千米,用時約1小時34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