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樂·折腰慚

《普天樂·折腰慚》是元代文學家張養浩創作的一首小令。

這首小令闡述了作者自己辭官的原因和辭官後的樂趣。開頭引用陶潛解印歸田和的故事,說明自己辭官也是因為“折腰慚”。然後引用《南柯大守傳》的故事,說明自己對做官也認為猶如南柯一夢。最後三句寫辭官後的生活樂趣,也是用來說明在官與辭官兩種不同的生活狀態。 這首小令的最大特點就是對比鮮明,以官場之污濁與閒居之瀟酒相對比,而且兩方面的比例踦重踦輕,前面寫官場的僅“折腰慚,迎塵拜”六字,然後是八字過渡,其餘的文字均寫閒居之樂,造成了很強烈的藝術效果。而且在表面歡樂的背後,隱含著無法明言的痛苦,確實寫得一波三折,有一唱三嘆之致。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普天樂·折腰慚
  • 創作年代:元代
  • 作品體裁:散曲·小令
  • 作者:張養浩
  • 作品出處:《全元散曲》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中呂】普天樂
折腰慚,迎塵拜。槐根夢覺,苦盡甘來。花也喜歡,山也相愛,萬古東籬天留在,做高人輪到吾儕。山妻稚子,團欒笑語,其樂無涯。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中呂:又叫仲呂,詞曲宮調的六宮之一,包括北曲五十六支及南曲一百四十四支。
②普天樂:曲牌的名字,相當於宋詞中的詞牌。
③腰慚:出自《晉書·陶潛傳》,據記載陶淵明為彭澤令,郡遣督郵至省,吏請曰:“應束帶見之。”淵明嘆曰:“我豈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即日解綬去職,賦《歸去來見蕭統《陶淵明傳》。這裡是作者以陶淵明自比。
④迎塵拜:晉潘岳謅附賈,每候其出,輒望塵而拜。見《晉書·潘岳傳》。又高適在開元二十三年(735年),因宋州刺史張九的推薦,擔任封丘縣尉。他在《封丘作》一詩中描寫自己任職期間內心的痛苦與矛盾:“迎拜長官心欲碎,鞭撻黎庶令人哀。”“乃知梅福徒為爾,轉憶陶潛歸去來?”此兼用其事。
⑤槐根夢:出自唐代李公佐的《南柯太守傳》,即南柯夢。認為官場得意,不過是“槐根夢覺”而已。
⑥山也相愛:出自辛棄疾《賀新郎》:“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這裡是化用他的語意。
⑦東籬:出自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詩句。這裡代借隱逸處所。
⑧儕(chái):等輩,同類的人們。
⑨團欒:團圓,團聚。

白話譯文

低眉折腰的行為已讓人慚愧,又要像潘岳那樣對著塵土叩拜,真讓人難堪。這一切就像一場南柯夢一樣,如今醒來了,愁苦沒有了,生活迎來了甘甜。花兒也為我歡喜,山也和我互相喜愛,隱者高尚的情操流芳千古,這做世外高人的事情也輪到我了。和妻子、孩子一起團聚,歡笑,這裡頭樂趣無邊。

創作背景

在官場沉浮三十餘年的作者,認清了上層統治階級的黑暗腐敗,對其徹底失望,於是在至治二年(1322年)借為父養老之名辭官回鄉,過上了歸隱閒居的生活。據後人推測,這首小令大約作於張養浩辭官回鄉後不久。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首《普天樂》,風格清新明快,語調婉轉自然,雖然篇幅短小,通篇僅有四十八字,但卻極能反應作者遣詞造句的功力,典故運用靈活無痕跡,細節描寫恰到好處,淋漓盡致地展現了作者擺脫官場污濁後的輕快心情。
“折腰慚,迎塵拜”,首句通過兩個典故說明自己辭官歸隱的原因。這兩則典故,前者表彰陶淵明不為功名富貴屈節的高風,後者則表明自己對官場等級制度的痛恨,將自己為官的痛苦心理活動生動地展示出來,同時表明自己辭官的原因。
“槐根夢覺,苦盡甘來”,作者將自己為官三十年的經歷比作倚著槐樹做了一個夢。既然是夢,總有一天要醒來。幸好自己及早從虛幻的夢中醒悟,過上了“苦盡甘來”的生活。視無數人趨之若鶩的官場生活為苦,反倒對平平淡淡的居家生活甘之如飴,可見作者獨具一格、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也為下文歸家後愜意的生活奠定了基礎,轉合無痕、過渡自然。
“花也喜歡,山也相愛”,運用了移情入景的寫法,賦予了原本沒有生命的花、山以人的情感,原本是作者悅意於自然的花草林木、山山水水,卻寫花草樹木鐘情於泛遊其中的作者,匠心獨運,與辛棄疾《賀新郎》中“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中所體現出來的意境頗相類似。
下句作者沉浸在隱居生活的歡樂之中,認為唯有隱居才能保持內心的本真自然,使自己的道德節操逐漸升華。“做高人輪到吾儕”一句,直率活潑,氣勢高昂,隱約可見作者的得意之狀,心情歡快不言而喻。
曲終處,作者選取了隱居生活中最為打動人心的一個場面來描寫,“山妻稚子,團欒笑語”,這一幕“其樂無涯”的場景與前文描寫的齟齬官場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名家點評

中國古代歷史文化研究所所長姚政:“全曲自然地流露出一種超脫感和新鮮感,基調可以說是向上的,風格也是清新明快的。”(《元曲鑑賞辭典珍藏本》)

作者簡介

張養浩(1270—1329),字希孟,號雲莊,濟南人,元代散曲家。曾任監察御史,因批評時政而免官,復官至禮部尚書,後又辭官,居於濟南雲莊,度過了八年隱居歲月。在這段時間,他遊山玩水,縱情詩酒,創作了大量文學作品。天曆二年(1329年)關中大旱,張養浩被任命為陝西行台中丞,由於積勞鹹疾,其到任四月便因病去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