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樂·垂虹夜月

《普天樂·垂虹夜月》是元曲作家徐再思創作的一首散曲。此曲描繪了時隱時現的明月和有騰空之勢的垂虹橋共同構成的一幅迷離夢幻的圖畫,描述了遊人在月色朦朧的垂虹橋上雅興大發、飲酒弄琴、極目遠眺的情景。全曲處處寫景,無一字感慨,但景中有情,蘊含著許多思索和慨嘆。整首小令用筆奇妙詭譎,境界時而粗放開闊,時而迷離模糊,時而縹緲深遠,境界開闊,想像奇特,寫得迷離惝恍,悠遠飄渺,富於藝術表現力。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普天樂·垂虹夜月
  • 創作年代:元代
  • 作品體裁:散曲
  • 作者:徐再思
  • 作品別名:【中呂】普天樂·垂虹夜月
  • 作品出處:《全元散曲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中呂】普天樂·垂虹夜月
玉華寒,冰壺凍。雲間玉兔,水面蒼龍。酒一樽,琴三弄。喚起凌波仙人夢,倚闌乾滿面天風。樓台遠近,乾坤表里,江漢西東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中呂:宮調名。元曲常用宮調。
⑵普天樂:曲牌名。又名“黃梅雨”。北曲屬中呂宮
⑶垂虹:指吳江上的垂虹橋。橋有七十二洞,俗稱長橋。因橋形若虹,故名。今已不存。“垂虹夜月”為“吳江八景”之一。
⑷玉華:指月亮的光華。
⑸冰壺:盛凍的玉壺,比喻潔白。此處形容月色。
⑹玉兔:此處代指月亮。傳說月中有白兔,故稱。
⑺蒼龍:此處形容垂虹橋如長龍臥波。
⑻三弄:三支曲子。
⑼凌波仙人:指曹植洛神賦》中的洛水女神。凌波,形容女性步履輕盈。《洛神賦》:“凌波微步,羅襪生塵。”
⑽江漢:指長江與漢水。

白話譯文

月光清寒,好像盛凍的玉壺那樣皎潔明淨。天上的明月出沒在雲間,地上的長橋如蒼龍橫臥水面。飲一樽美酒,彈三支琴曲。吸引仙女凌波而來,憑倚著闌乾任天風拂面。放眼望去遠遠近近的樓台殿閣,天地遼闊,江水浩瀚無邊。

創作背景

徐再思曾離開家鄉,在太湖周邊一帶飄泊,這是他客旅吳江(今屬江蘇)時創作的小令。他夜臨吳江垂虹橋,憑欄而立,看著清寒的月光,浩瀚的江水,不禁心生慨嘆,於是創作此曲。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這首小令寫垂虹橋的夜景。作品情致幽深,氣勢浩大,想像瑰奇,意興強烈。雖是寫景之作,卻頗值得玩味。
起筆直寫月光,與題目相照應,“玉華寒,冰壺凍”,垂虹橋上的月色皎潔明淨,清寒得如同盛滿冰水的壺。開頭兩句以“冰壺”來比喻月色,生動傳神地表現出月色的皎潔清亮,寫出了月夜的美好。
“雲間玉兔,水面蒼龍”,月光的清輝灑滿大地,抬頭仰望天空,看到的是一輪明月在雲間遊走;低頭遠望大地,看到垂虹橋如長龍一般盤踞在吳江上。相傳,生活在月中的嫦娥有一隻玉兔,此處用“玉兔”將明月在雲間出沒的姿態表現得淋漓盡致。而將垂虹橋比作“水面蒼龍”,則將垂虹橋盤踞水上,似要騰空而起的雄偉氣勢寫盡。時隱時現的明月和有騰空之勢的垂虹橋共同構成了一幅迷離夢幻的圖畫。
接著,作者將視線由景物轉到人身上。在月色朦朧的垂虹橋上,遊人雅興大發,“酒一樽,琴三弄”,飲酒弄琴,不亦樂乎。
江天壯闊,月色朦朧,遊人把酒望月,已至微醺,如此良辰美景,作者仿佛看到水邊的仙女踏著凌波微步,款款而來,倚在欄桿上任憑天風吹拂著面頰:“喚起凌波仙人夢,倚闌乾滿面天風。”此處引入“洛神”這一形象除了為月夜的垂虹橋披上一層神秘夢幻的面紗之外,也更加凸顯出了月色之美和琴音之妙,迷人的景色和音樂甚至將仙女都吸引來了。“天風”二字除了形象地寫出了風的宜人之外,也使整個環境顯得更加神秘縹緲。“仙人”和“天風”給予讀者無窮無盡的想像空間,平添了整支曲子的意蘊。
面對遼闊的江天,作者神清氣爽,思緒紛飛。站在垂虹橋上,任微風輕輕吹拂著身體,憑欄遠望,目之所及,只見“樓台遠近,乾坤表里,江漢西東”,遠處近處燈光搖曳,儘是樓台殿閣,江天一色,煙波浩渺,天地分外遼闊,浩瀚的江水從面前奔涌而過。末尾三句以大筆肆意潑墨,描繪出一幅天地壯闊、浩瀚無涯的雄偉畫面。此處雖用筆粗放,但是感情卻深邃沉摯,天地無涯人卻終要面對各式各樣的限制。結尾似戛然而止,語雖盡而意未絕,引人深思。

名家點評

南京師範大學教授王星琦:“此曲境界開闊,想像奇特,寫得迷離惝恍,悠遠飄渺,富於藝術表現力。表面上看一味寫景,人的思索似未著一字,實際上思索盡在不言之中。它的格調近於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通體亦近於詩詞風味。”( 《元曲鑑賞辭典》)

作者簡介

徐再思,字德可,號甜齋,嘉興(今屬浙江)人。與張可久貫雲石為同時代人。散曲作品多寫自然景物及閨情。風格清麗,注重技巧。今人任訥將其散曲與貫雲石(號酸齋)作品合輯為《酸甜樂府》,得其小令一百餘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