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基本概況,歷史沿革,經濟發展,社會事業,
基本概況
普基鎮是普格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轄7個村委會,2個社區,42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7961人(2017)。幅員面積34.52平方千米。
普基鎮
歷史沿革
明代置普格寨,從清代乾隆時期,外地漢民陸續遷入,嘉慶年間置普格場,道興五年之後,設普格訊,光緒末年寧遠府移駐普格,宣統三年設定普格鄉,民國初改設普格分縣,民國三年後改設普格區。民國三十五年改設普格設治局,設普安鎮。1952年建普格縣。1969年建城關鎮,1974年撤鎮,屬普樂公社。1984年建普基鎮。鎮區在黑水河西岸,海拔1400米。
1950年鎮區為一座土城,城內外僅2條小街、2條小巷,占地面積數十畝。鎮區內有幾家簡陋的旅店、馬店、飯館、茶館、雜貨店,總人口僅800餘人。80年代以來,城區建設迅速發展,逐步建成以新建路、中心街為骨幹的6路、5街、5巷。鎮區建有發電量1012.95萬度的普格發電廠,日產水2500噸自來水廠,修建公共文化娛樂設施,建有農貿市場2個,招待所、旅社6家,有個體工商業戶300餘戶,並形成造紙、建材、釀酒、味素製造等骨幹工業企業。1983年造紙廠生產的28克打字紙一度出口創匯,並獲州優質產品稱號。1986年,味素廠引進國際先進的雞鮮味素生產技術,利用涼山特有的高山土雞、烏骨雞及其鮮蛋為原料,開發生產雞鮮調味品和雞鮮味素,列為州“星火”科技項目,1987年獲得州優秀新產品稱號,1988年獲省首屆“星火”三等獎,全國星火計畫成果展覽金獎。
經濟發展
鎮內自然條件優越,光熱水源充足,適合種植多種農作物。農業以蠶桑、烤菸、蔬菜、林果、畜牧、糧食為主。工業以機磚、食品加工、釀酒等生產為主。到2007年底,全鎮工農業總產值3510萬元,其中農業產值3454萬元。烤菸種植3000畝,產值377.5萬元,產量7852擔,養蠶4300張,產繭3309擔,產值255.5萬元,糧食產量3611噸,農民人均有糧500公斤,人均純收入2248元,四畜存欄15353頭只,四畜出欄13976頭只。
社會事業
全鎮教育、文化、衛生、廣播電視等社會事業發展列全縣前列,通訊發達,交通便利,基礎設施的建設逐年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