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善寺查瑪舞

普善寺查瑪舞

普善寺,蒙古語稱敖潤蘇莫,俗稱陽高廟、羊羔廟,建於清季雍正一三年(1735年)。1773年,乾隆皇帝應敖漢郡王巴勒丹的請求,賜名“普善寺”。

查瑪舞的故事情節源於佛教鬥爭傳說,主題是打鬼送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普善寺查瑪舞
  • 外文名:敖潤蘇莫
  • 簡稱:普善寺
  • 別稱:陽高廟、羊羔廟
  • 創建時間:清季雍正一三年(1735年)
來源,扮演角色,

來源

普善寺,蒙古語稱敖潤蘇莫,俗稱陽高廟、羊羔廟,建於清季雍正一三年(1735年)。1773年,乾隆皇帝應敖漢郡王巴勒丹的請求,賜名“普善寺”。廟址占地8畝左右,主殿上下兩層。住廟喇嘛曾達300多名。廟產,有耕地3000多畝,大畜200餘頭,小畜500隻。在農曆三月初十和七月初七、初八舉行跳查瑪活動。對“查瑪”來歷的解釋,普善寺與其他寺廟又有不同。他們認為創編者不是宗喀巴,而是佛教後弘期先導者阿底峽,主題是打鬼送祟,故事情節源於佛教鬥爭傳說。

扮演角色

胡達嘎沁(黃臉白鬼)二人:身著白色緞褲和白色短僧袍,袍襟掖在褲內,腰扎紅綢帶,褲腿繡紅色火焰圖案,足登白色花靴,頭戴黃色人骷髏形面具,手持2尺長骷髏頭圓木棍。
阿薩爾(天兵)二人:身著飾金彩色繡花狗皮袍,肩披五色花緞披肩,足登青緞朝靴,頭戴狗頭形尖頂帽。獰眉怒目。
額爾伯亥(蝴蝶神)四人:身著花緞緊身小襖,紅兜肚,繡花裙,花褲、花鞋、花手套,頭戴環眼、巨嘴、面帶笑容的醜陋面具,面具頂端鑲有骷髏狀五佛冠,冠頂還有塔形寶珠絨球搖晃,兩耳各伸出一個五彩蝴蝶翅膀。
達哈拉額合(救度佛母)14人:其中自度母七人,為觀世音化身,各個眉清目秀,身著白緞飾金繡花袍,肩披白緞繡花披肩,足登花緞鞋、頭帶白緞花帽,帽頂飾似縷金寶光花;綠度母七人,為文殊菩薩化身,裝束除顏色全綠外與白度母相同。
巴拉根丹巴(內卜達克土地爺)二人:身著黃緞僧袍,肩披黃緞披肩,足登雙青緞鞋,頭戴笑面禿頭白髮白眉老翁面具。
瑪哈仁薩(北方多聞天王)一人:頭戴鏤金五佛冠,身著繡花金 甲,足登五彩戰靴,面具呈掃眉環眼巨嘴猙獰狀,手持寶傘;額爾洛格汗(閻羅汗)三人:花緞袍,黃緞披肩,青緞靴,醜陋禿頭威嚴含笑面具,手持金掃帚。
蘇格吉德(對子)八人:是大威德金剛一類的歡喜佛,身著飾金繡花五色緞袍,五彩緞披肩,青色靴子。其中,三隻眼天女一對:名為僧格的花臉獅頭一對;名為雪傑的似豬似象的扮相一對;名為永青好爾瑪的黑臉佛頭一對。
紹寶高(梅花鹿)一個:花袍,花鞋,帶角鹿面具,是魔宗朗達瑪的化身。 、
主要樂器
罡洞:為l丈長的大銅號筒,外層下半部為銅質喇叭底,內層下半部的銅質喇叭口據說是用人腿骨製成,鑲銀質吹口,聲音如虎嘯獅吼,悽慘刺耳。
銅罡洞:全為銅質,吹奏時一人在前將號筒提起,聲音雄壯洪亮。
海螺號:為一種大海螺製成,嗚嗚而鳴,傳之甚遠。
鐃鈸:分大、中、小多種形制,其大者-音響粗壯低沉;中型,洪亮高雅;小型為清音細樂。
扁鼓:鼓面為馬皮,一人持柄肩扛,另一人在後敲打。
大銅鑼:舉行查瑪活動時在前開路。 ‘
比西固爾:類似嗩吶大於嗩吶的喇叭。
“查瑪”會幕次
屆時,普善寺山門大開,觀者雲集。
. 第一幕:跳胡達嘎沁一二人在樂曲聲和誦經聲中從天王殿前跳蘭:篾風般狂舞,示意驅鬼送祟人們可以過太平日子,世人高興,地卜秸骨也高興。
第二幕:阿薩爾。正當兩個胡達嘎沁狂舞時,突然樂聲大作,扮演阿薩爾的喇嘛躍入舞場中央狂舞,兩個胡達嘎沁跳到一旁休息。這一幕表示釋迦牟尼派出“天兵”尋魔宗開戰。
第三幕:額爾伯亥。因為由四人扮演,所以又叫半班。他們從天王殿前張開兩臂作飛舞姿勢,邊舞邊跳飄然入場。在他們迥旋漫舞時,兩個胡達嘎沁也加入舞蹈,表現驅鬼送祟不但地下屍骨高興,連花叢中的蝴蝶也高興。
第四幕:達哈拉額合。在14個扮演者中,走出一名查乾達哈拉額合單獨舞蹈一陣,其餘13名突然躍出轉著圈舞動,把先出場的圍在中心合舞,然後14人圍成一圈站立。表示圍住了魔宗洞穴。
第五幕:巴拉根丹巴。在達哈拉額台包圍圈中,兩個胡達嘎沁圍著兩個巴拉根丹巴擠眉弄眼,扭肩曲膝,舉雙手彎腰作蹲伏狀。巴拉根丹巴托髯捧腹,舞步矯健,突然,又狂舞驚馳,然後四人退出,這一幕意思是胡達嘎沁將驅魔情況告訴給巴拉根丹巴。
第六幕:瑪哈仁薩和額爾洛格汗助戰。四個扮角擺出大將架勢,雄赳赳地從天王殿舞入場中。起初,瑪哈仁薩單人舞,然後四人合舞。意為釋迦牟尼派四將助戰。
第七幕:蘇格吉德。正當四人狂舞時,蘇格吉德八人兩兩齣場,與瑪哈仁薩、額爾洛格汗合舞。先是三隻眼的天女一對,繼之是僧格一對,再次是雪傑,永吉好爾瑪……12人舞成第二層包圍圈。這時,扮作做惡多端的紹寶高出現於兩層包圍圈內,單獨起舞。兩層包圍者作隱蔽狀退場,之後又突然跳出,團團包圍,示意捉住魔宗。然後,一對一對退場。剩下紹寶高與重新入場的巴拉根丹巴舞一陣結束。
第八幕:斬鬼。紹寶高被擒,在海螺號角聲中,怪樂齊奏,怪聲四起,兩名喇嘛抬著用蕎面和黃油合成的一具男鬼裸體塑像(白棱)出場。“紹寶高”驚舞出場,雙手合十圍“白棱’’轉一圈跑掉,示意魔的靈魂已經皈附“白棱”。這時,加普達喇嘛頭戴尖頂桃形扁帽,身披黃色袈裟率領胡瓦拉克們,誦經念咒,將“白棱,,送往南方投入事先架好的烈火中燒掉。
第九幕,轉寺儀式。這是查瑪會的最後一個儀式。意思為驅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