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呂克坐標

普呂克坐標(Pliicker coordinates)是指格拉斯曼空間中可合元素的坐標。

普呂克是德國數學家、物理學家。生於德國埃爾伯費爾德(Elberfeld) ,卒于波恩。攻讀于波恩、海德堡(Heidelberg)、柏林、巴黎等大學。1824年在馬爾堡(Marburg)大學獲得博士學位,1825年赴波恩大學任教,1828年升為特別教授,1833年任柏林大學特別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普呂克坐標
  • 外文名:Pliicker coordinates
  • 領域:數學
  • 空間:格拉斯曼空間
  • 對象:可合元素
  • 重要人物:格拉斯曼、普呂克
概念,格拉斯曼空間,可合元素,基,人物簡介,格拉斯曼,普呂克,

概念

普呂克坐標是格拉斯曼空間
中可合元素的坐標。若{e1,e2,…,en}是V的基,則
的可合元素v1∧v2∧…∧vm可表示為:
可合元素
的坐標{aω|ω∈Qm,n}稱為子空間〈v1,v2,…,vm〉的普呂克坐標。存在著許多判別
的元素為可合元素的充分必要條件,通常就是判別坐標{aω|ω∈Qm,n}為普呂克坐標的充分必要條件。例如,若
的任一元素,則z為可合元素的充分必要條件是存在m×n的矩陣A=(aij)使得:
aω=det A[1,2,…,m|ω] (ω∈Qm,n),其中A[1,2,…,m|ω]表示A的ω(1),ω(2),…,ω(m)列子方陣。

格拉斯曼空間

格拉斯曼空間亦稱反對稱張量空間。是一個最常見的張量對稱類,即當G=Sm,χ=ε(符號特徵標)時的張量對稱類。通常寫為:
可合元素則寫為:
T(Sm,ε)v=v=v1∧v2∧…∧vm
又稱為v1,v2,…,vm的外積。反對稱張量空間
具有許多很好的性質。例如,v1∧v2∧…∧vm≠0的充分必要條件是v1,v2,…,vm線性無關;又如:
v1∧v2∧…∧vm=au1∧…∧um≠0的充分必要條件是〈v1,v2,…,vm〉=〈u1,u2,…,um〉且維數是m。也有:
其中n=dim V。若{e1,e2,…,em}是V的基,則{eω|ω∈Qm,n}是
的基。例如
的基為{e1∧e2,…,e1∧en…,ei∧ej,…,en-1∧en}(其中i<j)。

可合元素

可合元素亦稱可合張量。一類特殊的張量。張量空間:
的元素稱為張量,其中屬於Im
的元素(即張映射
的值)稱為可合張量,又稱為可分解張量或可分解元素,記為
(v1,v2,…,vm)=v1
v2
vm=v。可合張量v1v2…vm也稱為v1,v2,…,vm的張量積。可合張量有下面的重要性質:
1.若v1
v2
vm=u1
u2
um,則對任意ψ∈M(V1,V2,…,Vm;W)有ψ(v1,v2,…,vm)=ψ(u1,u2,…,um).
2.v1
v2
vm=0的充要條件是有某一個vi=0.
3.v1
v2
vm=u1
u2
um≠0的充分必要條件是存在ci∈K使vi=ciui≠0 (i=1,2,…,m)且

代數數域作為有理數域上的線性空間的基。設K=Q(θ)為n次代數數域,記θ=θ(1),並以θ(2),…,θ(n)表示θ所適合的不可約多項式的其他n-1個根。於是,K中任一數α必可表為α=α(θ)=a1+a1θ+…+an-1θn-1,其中aj為有理數。設α=α(1),則稱α(k)=α(θ(k))(k=2,3,…,n)為α的共軛數,稱S(α)=α(1)(2)+…+α(n)=α(θ(1))+α(θ(2))+…+α(θ(n))與N(α)=α(1),α(2),…,α(n)=α(θ(1)),α(θ(2)),…,α(θ(n))為α的跡與范.有S(α+β)=S(α)+S(β),N(αβ)=N(α)N(β)。S(α),N(α)均為有理數。特別地,若α為有理數時,則S(α)=nα,N(α)=α.若α為代數整數,則S(α),N(α)均為代數整數,從而為有理整數。若在K中能找到一組數α1,α2,…,αn,使K中任何一數都可以惟一地表為a1α1+a2α2+…+amαm的形式,其中aj(1≤j≤m)為有理數,則稱α1,α2,…,αm為K之基。K中任何基所含元素個數相同,且均等於n。若α1,α2,…,αn及β1,β2,…,βn為R(θ)之兩組基,則有有理數ajk(1≤j,k≤n)使
αi=
ajkβk (1≤j≤n)且其係數行列式|ajk|≠0。

人物簡介

格拉斯曼

德國數學家。生於斯德丁(Stettin,現為波蘭什切青Szczecin),卒於同地。1831年在柏林學習神學,後來自學物理、數學和拉丁語,還熟練掌握了印度梵文。1836年繼承父業,後回鄉任中學物理和數學教師,業餘進行科學研究,發表一系列有創見的論著,並寫了若干中學教科書。格拉斯曼的代表作是《線性擴張理論》(Die lineale Ausdehnungslehre,1844)。首次提出關於多維歐氏空間理論的系統學說,引入矢量的一般運算。此外,他與哈密頓同時分別建立起超複數理論,通過討論開創了張量分析研究。格拉斯曼的另一著作是《算術教本》(Lehrbuchder Arithmetik,1861)。該書對中學算術的基礎作了科學論述,給出自然數加法與乘法的定義,證明了兩種運算的一些基本性質。還特別討論了無理數的基本理論。另外,他曾用自己的計算方法研究n階曲線,提出矩陣化為三角式的方法,並論述了該方法與射影變換分類間的關係等。格拉斯曼的其他貢獻涉及電學、聲學、植物學和語言學等領域,他編纂的梵文詞典(1875)至今仍在廣泛使用。

普呂克

德國數學家、物理學家。生於德國埃爾伯費爾德(Elberfeld) ,卒于波恩。攻讀于波恩、海德堡(Heidelberg)、柏林、巴黎等大學。1824年在馬爾堡(Marburg)大學獲得博士學位,1825年赴波恩大學任教,1828年升為特別教授,1833年任柏林大學特別教授。1834年受聘為哈雷(Halle)大學教授。1836年以後任波恩大學教授。1867年當選為法國科學院院士。1868年獲得英國科普利獎章。普呂克在幾何學方面有重大的貢獻。他的第一部重要著作《解析幾何的發展》(Analytischg-eometrische Entwicklungen,1828,1831)分為兩卷出版,其中討論了直線、圓和二次曲線的平面解析幾何學,運用縮寫的符號和幾何的推導,以優美的方式證明了該領域中的許多結論和定理。在該書中的第二卷中,解析地闡述了對偶性原理。他還引入了所謂三角形坐標,與同時期麥比烏斯引入的重心坐標相比,屬於另一種類型的齊次點坐標。普呂克獨立地把配極的概念推廣到所有的平面代數曲線,並研究了代數曲線的焦點、兩曲面的密切等問題。在1835年出版的《解析幾何系統》(System deranalytischen Geometrie,1835)一書中,討論了三次平面曲線,給出了三次曲線的構造及分類。在1839年發表的著作《代數曲線理論》(Theorie der algebraischenKurven)中,考察了無窮遠點鄰域內代數曲線的性質,不但考慮了漸近(直)線,也顧及到漸近二次曲線和與給定三次曲線密切的曲線,並證明了著名的“普呂克公式”。該公式揭示出曲線的秩和類數的關係。據此還推得進一步的結果:對於無奇點的三次曲線,不可能找出多於3個的實拐點。普呂克晚年同他的年青助手克萊因合作,發展了(代數)線幾何學理論,其中,他運用對偶方式引入了6個齊次線坐標Pij,現在稱為“普呂克坐標”,建立了線叢(complexes)、線匯(congruences)等新的概念,並將(直線)線叢和線匯(linear com-plexes and congruences)分類,為二次線叢的研究奠定了基礎。在物理學方面,普呂克也做了許多工作。他探討了稀薄氣體中的放電過程,觀測到三種氫光譜線;還發現了電氣石晶體的磁現象(1847)。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