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古鄉是貴州省盤州市盤縣下轄鄉,位於盤州市北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 普古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西南地區
- 政府駐地:順場壩
- 電話區號:0858
- 郵政區碼:553522
- 地理位置:貴州省盤縣
- 面積:154.94平方公里
- 人口:2.4萬
- 方言:盤縣方言
- 氣候條件: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氣候宜人、空氣清新。
- 著名景點:娘娘山高原濕地 斬龍山 普古彝族風情 六車河大峽谷 文閣大山
- 車牌代碼:貴B
鄉鎮概況
發展規劃
普古含義
地勢地貌
重大項目
小城鎮建設
歷史傳說
不日,雲駐烏蒙山巔牛棚梁子,但見奇峰俊秀,古木參天,雲霧繚繞,溪水潺潺,山間一湖,波光閃閃(牛棚梁子頂北側的龍潭)。老君睹此喜上眉間,不由心中暗暗揣算,此山之靈,此景之美,天上難覓,人間罕見,駐此通天究地,何愁煉丹無源。信手插杖山頭,以標丹源之據。
山神回稟玉帝,即刻傳出公斷,此山應屬王母娘娘,老君宜另覓名山。然老君心裡有氣,銀須頻頻發顫,信手摔掉拐杖,又乘紫雲升天。
此莊有一李姓人家,心地善良,古道熱腸。李家之婦,夜夢王母娘娘召見,不日身懷有孕,生下三女美貌如花,曰:玉青、妙青、惠青,轉眼十餘春秋,三女長大成人,個個端莊淑秀,聰穎知禮達賢,父母擇夫配婿,三女擺手連連,遙指烏蒙山巔牛棚梁子,示女兒以山為夫,以嶺為家,孝敬父母,造福天下,淚別父母,登山羽化。
王母娘娘召來三女賜名授任: 大女玉青,賜名“天母娘娘”,專司雷、電、雨、風、雲、霞、露、調陰陽,轉四時。 二女妙青,賜名“地母娘娘”,專司樹、木、花、草、五穀六畜,育萬物,富人寰。三女惠青,賜名“人母娘娘”,專司人間繁衍生息,綱常教化,正民風祛污邪。
相傳:斬龍山和八大山都是男人,牡羊山是美女,二山為爭奪牡羊山曾經發生血戰,斬龍山身上的刀口印是八大山夜裡偷襲留下的,斬龍山一怒之下一刀就把八大山的屋脊削平了。
到了開門的那天晚上,其尼海家有個美麗的妹子,請來一群彝家姊妹做伴,未等雞鳴擅自把門打開,帶著一群姑娘去後山林中背水玩。海家兄長不知情,見門已開,慌忙搭弓射箭,不料那支神箭因時辰未到,射出去的神箭功力不足,沒有射中皇帝,插在皇帝的洗臉盆上。皇帝被嚇得目瞪口呆,慌忙上朝,召集群臣詢問良策,下令追查元兇肇事者。七七四十九天,終於查得這支神箭是遠在貴州的普安州其泥塏海土司家所為,是謀朝篡位之徵兆。於是皇帝派人追查這件令他寢食難安的事。當官差查到其泥塏時,確實有這么一家海土司不得了。要不是陰差陽錯,險些江山易主,改朝換代,幸虧時辰未到,神箭功力不足,否則後果不堪構想。
皇帝選了天下很多有名的風水先生,其中領頭的是一位姓朱的朱道台先生,火速趕赴普安州其泥塏偷斬海家龍脈,剷除後患之憂。當時,請來協助斬龍脈的風水先生把整座西舍博都站滿了(現在的斬龍山),但幾百人挖一天,待第二天查看,山上的草木又生長復原,壓根沒有昨日挖斬之跡象。天天如此,龍脈絲毫未損。於是,風水先生派一些人夜裡睡在山上駐守察看,只見半夜雞鳴,有位花白鬍須的長者輕輕用一根棍杖一指,山上石土又復原,草木依舊。那長老說:“不怕你們千把鋤頭萬人挖,就怕你去扯來我去拉。”眾風水先生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破解了這個能斬龍脈的東西是一把鋸子。忙叫鐵匠打制一把很長很長的鋸子來斬鋸龍脈。不久,只聽見山嘯呻吟,齊泥箐下面淌出一大股殷紅的血水河,淹沒山下良田沃土,足足淌了七晝夜,龍脈被斬斷,風水先生悄然離走。這時,只見地動山搖,雷鳴電閃,普古阿沙背後的大山垮了,灑批秋對面的仙人洞塌了,山體變樣,草木失色,斬龍山下的其尼海家牛死馬發瘟,萬事不順,人死家衰敗。有詩云:若要其泥官家龍脈轉,要等普古順場七屍同葬滿。
註:朱道台在出門斬龍山的時候,母親再三囑咐他:斬龍脈是有違天規的。要兒子一定不要做有違天規的事情,要朱道台發下毒誓,如果做了違背天規和良心的事情,就不得好死,朱道台跪在母親面前發下毒誓:如果做了違背天規和良心的事情,讓他自己遇見鐵橋就爆肚身亡!可是他萬萬沒有想到,在他斬斷龍脈回去請功的路上,遇見了龍場鄉格所高家渡鐵索橋,他知道自己的宿命到了,站在鐵鎖橋上爆肚身亡!
起義原因:楊玉清(又名楊宗保)、楊三妹為同胞兄妹,盤縣馬場鄉滑石板人,信奉清水教。楊玉清原為小鹽販,在盤水毗鄰各鄉之間往來趕場,零售食鹽,熟人較多。在封建地主階段的黑暗統治下,民不聊生,楊玉清藉助教經,說話有誘惑力。一九一四年楊玉清的母親病故,抬到舊馬場埋了,埋下不到三天,被馬場龍家知道後,派人挖了出來,還要找楊玉清問罪。龍家勢大,楊玉清知道在家呆不下去了,就跑出去不敢回來,先後到了普安的火石山,安龍的普評、貞豐、關嶺、郎岱。在郎岱遇楊德成、楊德虎,說水城縣有個姓楊的苗族,被官府逼火了,準備組織人打官府。楊玉清聽後,激起了反抗精神,說“官府可惡,我們地方那些有權有勢的人更可惡。不乾就不乾,要乾就要大幹一場,乾一場死掉,總比拿給人家整死好”,三人商定:楊德成、楊德虎在郎岱組織幾千人,水城的人已經集攏,盤縣由楊玉清辦,只要盤縣聚攏人,互相知會一下就上娘娘山。
起義計畫:按照計畫,楊玉清回到滑石板,安排李志香、熊玉清在本地攏絡人。不久,楊玉清則從貞豐、安龍帶了八百多人來,把區長龍奇珍也嚇跑了。楊玉清說:我家三妹“替天行道”,得了法術,只要心誠“神符法水,保護神兵,刀殺不傷,槍打不進”。還請來了“黎山老母”(一清水教徒之黎姓婦人),我們先上娘娘山等候聚攏人,就把那些官府和惡人斬盡殺絕,窮人才有好日子過。接著,會同李志香、熊玉清在本地招集的近百人,集中在砂糖果樹下,編成三個營。武器火藥槍占多半,其餘的是梭標、馬刀。第二天在噠啦洞口殺牛祭旗。楊玉清拿出一面紅布做的大旗,上書“楊大帥祖走遍天下無人擋駕”十二個大字,接著用牛血染紅旗,楊玉清又作了一番鼓動性講話,講完後,分三隊集合,順著石門坎、匡家寨、經林家屋基、羊場、九家村,大隊人馬就上了娘娘山,住在山上的岩洞裡。接著,郎岱的楊德成、楊德虎及水城那個苗族首領,共推舉楊玉清為頭領,每天在娘娘山操練。
當年夏天,盤縣縣長孫如磐探悉情況,令縣民團督練長陸鳳生帶隊前往察看真相,陸率隊到達距娘娘山約十五公里的嘿白村,即停止駐紮,派隊丁傳呼楊玉清來相見。楊則認為身份高,拒絕來見,並答覆:“陸鳳生一個小小督練長,夠不上要我下山去見”。於是陸鳳生帶隊再到娘娘山下,又派隊丁傳呼楊玉清來見,楊等拒不遵命,縣令教徒對上山隊丁進行突然攻擊,同時口中大呼“刀殺不著、槍打不進”頭帶符章,居高臨下,猛撲下山。陸鳳生見教徒來勢兇猛,眾寡懸殊,即令撤退。教徒乘勝追至嘿白村。山路崎嶇,民團退卻艱難,隊長朱小序,班長李苗子兩人陣亡,隊丁傷亡十餘人,陸率殘部,狼狽逃回縣城。
縣長孫如磐目睹勢態日趨嚴重。一面呈報貴州省政府,一面召集盤縣城鄉紳團商議,決定委龍雲樓為招討總指揮,胡兆民為快槍第一隊長,張續飛為快槍第二隊長,項登高為大炮隊長,許成功為白刃隊長,姜夢熊為彈藥隊長,屠子清為火槍隊長,馮少白、項魯卿為駐城攻守辦事處正、副主任。全縣十個區,每區抽調民團二百人,自帶武器,令一周內,齊集城區整編,待命出發。並先行聯絡近鄰的水城、普安等縣,定期會剿。十月,孫如磐親率龍雲樓等二千餘人向娘娘山分路進擊。
楊玉清等悉城內官兵已向娘娘山大舉進攻,知不能敵,即率部撤回安龍、貞豐,到九家村時,探子報告,前面有官兵攔路,楊玉清令大家衝過去。從九家村至羊場,教徒被打死幾十人,衝到南京橋邊,被梅花箐易曉崗埋伏在擦耳岩的伏兵伏擊,打死一很多人。教徒有神護身,大喊“不怕,沖!”,紛紛被擊中滾下河去,死傷幾盡,楊玉清、李志香、熊玉清,涉過洛細小河,往林家屋基這條敗逃了。
楊玉清敗逃後,經普安火石山、安龍普坪、關嶺。不久,楊玉清在關嶺被捕殺,李志香為其收屍,起義失敗。
旅遊景區
娘娘山山腳海拔1100米左右,從山底往山頂崖壁可視高差1200米,十分難得。山下是寬闊的河谷,河谷上方是村寨、林帶,往上一級接近半山腰位置,又是村寨、林帶,霧氣繚繞,令人賞心悅目。在山頂望向海拔2558米的八大山,可視面積100多平方公里,中間竟都被奇特的窩頭狀錐峰覆蓋。錐峰一級級鋪排,從娘娘山向八大山拾級而上,遠處又有八大山山巒作為背景,放眼望去,簡直就是一幅巨大的壯美國畫。
古人留言地,只等聖賢人;
頭頂娘娘山,腳踏六車河。
誰能識得破,銀子過馬馱;
若是你不信,岩上還有稱。
被譽為“貴州張家界”之稱的六車河峽谷,就是從這裡進入,河流、峽谷、群山相映交織,它們和浮雲簿霧、高山田園構成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卷。也難怪此地被列為“六盤水烏蒙山國家地質公園北盤江峽谷園區六車河景區”。
走進六車河峽谷入口處,有一座大鵬展翅的山頭,更如橋碑似的山峰直立於連心橋上方,抬頭往上看,又一座雄偉的山峰在側邊頂上矗立,這座山叫“月亮山”。“月亮山”山腰的岩石間鑲嵌著一條沿山而建的山路,被當地人稱作“天路”,遠遠望去如一條玉帶。老人們說:“天路,那是神仙所走的路。”很多年前,居住在雞窩箐的人們為了出行,便在陡峭的岩石上開出了一條僅能一人經過的羊腸小道,過道人每次經過都是抱住岩石而過,而岩石下面就是深達300多米的大峽谷,稍有不慎便會直飛崖底,故有“天路”之稱,走在天路上腑視六車河峽谷,峽谷入口段及周邊實景一目了然,倍感大自然之神奇。由於山高,道路險要,很少有人通行,其美景也就自然無人知曉。2004年,普古鄉政府和交通部門撥專款重修“天路”,擴寬路面5米,農用車輛可沿“天路”通往雞窩箐,旅客可駕車前往“天路”觀看六車河實景。更為壯觀的是“天路”的奇特還可以在溶洞群之一的仙人洞中再次找到。走在“天路”上,六車河及六車河峽谷美麗而神奇的自然景觀立刻躍入眼帘,會讓你產生不入峽谷非好漢的感覺。
六車河峽谷主體部分在普古鄉境內,出口在水城縣花嘎鄉,該段峽谷長約3公里,谷頂寬不到200米,谷底寬10-20米,陡峭谷壁高達300米,六車河峽谷從花嘎出口後又一直延伸到烏都河,為烏蒙山國家地質公園的一部分。峽谷曲折幽深,峽中套峽,枯水季節也能看到一股股清亮的水流過谷底,流水潺潺清澈見底,被河水沖刷得白白淨淨和穿孔的奇形怪石靜靜地散落在河中。在峽谷的崖壁上,溪水從岩石上飛下,似雨,似霧;兩壁掛滿黃褐色的懸垂物,形態各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對它們進行銼、磨、削、刮,才造就了這奇峰崢嶸、雄偉壯觀的陡崖景觀。
在六車河流域與嘎木村緊緊相連的舍烹村境內,有一個像鍋的園子地,有一個名叫“水爬坡”的地方,當地有一民諺:“鵝播燒乾鍋,舍烹水爬坡。彝鄉紅米飯,歌謠滿山坡。”
“水爬坡”奇觀位於六車河舍烹段(又稱舍烹河)的一個山洞裡,河水從舍烹河裡流經如今的水庫大壩處,進入一個地下溶洞,隨後就有一股水從白岩洞的一塌方處巨石下翻滾而出,爬上50公分高的石坎後,又流進暗河。這一奇特的現象至今無法解釋,有的說是光影作用,有的說是觀察的位置,眾說紛紜。自古以來,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而舍烹河的河水會自然爬石坎,因此舍烹“水爬坡”曾入選“貴州十八怪”。水爬坡奇觀在2008年以前四季存在,如漲水,奇觀處除水會爬坡,還有一水柱能沿著石壁噴射出20餘米遠,真是奇特美妙。
高山深壑雄渾奇險,壁丘懸崖如五彩畫屏。行走在六車河沿岸,如果仔細地觀察,會發現懸崖峭壁間經常會出現大大小小、圓形半圓形的洞口,這裡隱藏著深邃神奇的世界——喀斯特地貌自然風光。在“天路”下六車河峽谷入口處的周邊天然形成的溶洞群,可謂六車河又一道亮麗的風景。
銀廠洞位於“天路”的上部,走在“天路”上便可縱觀銀廠洞全貌,相傳銀廠洞是娘娘山仙姑和五子山五位仙人提煉銀子的地方,洞內寬敞明亮,地勢開闊。據說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後人還在銀廠洞挖到過銀礦石,說是仙姑當年留下的,銀廠洞往下100米處六車河峽谷入口的一半岩上一天然溶洞內留下他們使用過的稱,稱索(繩)在洞口依還然可見。
燕子洞位於“天路”的崖底六車河一級電站的擋水壩口,每年冬春兩季,是燕子最多的季節,洞內崖壁上燕窩繁多實難一見,燕子回歸時節,崖底連心橋上,縱觀“天路”實景和燕子群來回飛旋,頓感天地之美妙神奇。若遇雨過天晴,還可見峽谷彩虹,婉如天空玉帶飄落谷底……
仙人洞是六車河峽谷入口的一個天然溶洞,傳說那是娘娘山仙姑和五子山五子存放金銀財寶的宮殿。外景像一隻野鹿含著一朵鮮花,縱觀全洞由上下多屋組合而成,全長約1千餘米,面積1600餘平方米,洞內是平直的中層洞,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傑作,景致高10餘米,低則伸手可摸,進入洞中處處是景觀,千奇百怪,形象逼真,洞內洞連洞,洞洞相通,各洞造型不一各有千秋。如天門涼風洞、仙泉石雲洞、天堂瀑布景、無影熱風洞,這些奇景無不讓你感到驚嘆,平臥的石棱仿佛蛟龍戲水,那壯觀的景點似飛瀑、梯田、螢幕、石簾、吊燈、石星星羅棋布,象天狗、神鷹、仙路、群山、仙池、人骨,似瓊花、靈芝、冰川、鱷魚、河馬、星空、千姿百態各展風采,仿佛將人間的寧靜和平完美的人間天堂展現在你的眼前。洞中鐘乳倒懸、石筍擎天,姿態萬千,讓人目不暇接。
六車河兩岸的幾個村寨,聚居有布依族、苗族、彝族,他們世世代代和睦相處。六車河滋養了這片土地上勤勞勇敢、能歌善舞的各民族同胞,也創造了絢麗多彩的民族民間文化。正是他們寫就了悠久的歷史和創造了燦爛的民族文化。彝族“水拌酒”飄香百里,一麯酒令歌唱響彝家兒女的情懷,篝火晚會跳出彝家人心中的豪邁和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苗族小伙豪放的蘆笙舞和苗族姑娘婉轉動人的情歌,伴隨著六車河峽谷兩岸悠揚的迴蕩聲,隨風蕩漾在峽谷深處,使人流連忘返;布依族的水漂臘染,把刺梨花的芬芳刻進了畫圖中,在六車河中展示著她的艷麗和嬌美。六車河可以說是天的河、是地的谷,是沿岸各民族與自然的融合,是如此的和諧、清香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