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像位於靈岩村靈岩堂村的普勝禪寺內。據乾隆《平陽縣誌》載:普勝禪寺在鳳巢後梁乾化年間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普勝禪寺石造像
- 長度:7.5厘米
- 高度:11.5厘米
- 建立時間:鳳巢後梁乾化年間
該寺坐北朝南,由天王殿、兩禪房和大雄寶殿組成。天王殿系單層木構建築,清代建築,七開間。兩禪房為民國時期建造的兩層木構,三開間。天王殿於2004年新建,其北面3米處,保留古井一口,題字風化。 令人欣喜的是,在東側禪房一面山牆上還保留有完整石刻造像2件共18尊,據住持與村幹部介紹,當時兩側禪房的四面山牆上均有佛像,且現在發現的佛像早些年曾遭人偷盜,依次可推測佛像數目至少在80尊以上。村中上年紀的老人聽上輩講過,當年普勝禪寺有僧人達100多,占地80多畝,寺院前曾建有一座古塔,那么這些佛像為石塔構件可能性極大。
佛像為石刻坐佛,大小一致,長7.5厘米,高11.5厘米,頭飾螺發,面相圓潤,神態莊肅。衣紋寫實,自然而流暢地表現出輕薄柔軟的質感。手部造型有所不同,面部均存在不同程度磨損,但總體而言,造型生動、技法求實具有很高的文物收藏與研究價值。從造型、質地、手法、工藝上可以判斷這批佛像為唐或宋代遺物,具體文化內涵和價值評估有待進一步研究。
為避免這批珍貴的石刻造像再次遭受不測,經與禪寺住持溝通後,我們當天即將十八尊佛像全部運回文物庫房予以妥善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