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什圖法典”是普什圖族在繼承古老的風俗習慣和民族傳統基礎上形成的一套嚴厲的、但沒有成文的約定俗成法,世代相傳。普什圖法典是普什圖族部落中一種特有的道德和行為規範,在普什圖觀念中,將前來尋求庇護的人交到敵人手中必將令自己身敗名裂。
“普什圖法典”是普什圖族在繼承古老的風俗習慣和民族傳統基礎上形成的一套嚴厲的、但沒有成文的約定俗成法,世代相傳。普什圖法典是普什圖族部落中一種特有的道德和行為規範,在普什圖觀念中,將前來尋求庇護的人交到敵人手中必將令自己身敗名裂。
在普什圖法典中,有一條便是“殷勤好客,客人至上”,即便是落難的敵人跑到自己家中尋求庇護,也要傾力相助,保護客人不受傷害。如果不提供幫助,則與“謀殺”無異。一些罪犯和殺人犯等也因此會逃到部落長老或有權勢的家中尋求保護。這時,每個普什圖族家庭有義務保護尋求避難者。他們認為,既然逃難至自己家中,便要把他們當成客人看待,使他們受到尊重。即便真的要追究前來尋求庇護的人的罪責,可以通過召開部落支爾格會議來協商解決。
1996年,蘇丹政府要求“基地”組織頭目賓·拉登離開蘇丹,賓·拉登來到了阿富汗向塔利班尋求庇護。在塔利班掌權的阿富汗,賓·拉登體驗到了作為抗蘇英雄的待遇,獲準允許在阿富汗境內繼續訓練“基地”組織成員和游擊隊戰士。賓·拉登和毛拉奧馬爾也建立了非同尋常的私交,兩人“一拍即合”,認為要將西方的文化和影響從穆斯林世界驅逐出去,否則,在西方文化的滲透和影響下,穆斯林文化將遭到毀滅性打擊。
2001年“9·11”恐怖攻擊事件發生後,美國要求塔利班政權將賓·拉登交由美方,遭到毛拉奧馬爾拒絕。在普什圖法典中,還有重要的一條是“Nang”,意思是“尊嚴”。不能將尋求庇護的朋友交給敵人,否則自己的尊嚴將受損,而沒有尊嚴地活著還不如死去。直至戰鬥至死,一個普什圖人終要捍衛自己的尊嚴。每個普什圖男人都要保護自己的女人和領地,只有自己的母親、姐妹和妻子享有好名聲,他的尊嚴才能得到維護。因此,普什圖人極看重女人的貞潔。如果知曉這一點,便不難理解為什麼普什圖人在婚後把妻子束縛在家中,沒有本人允許,妻子不允許與其他男子見面,更不能隨便與別的男子講話。
另外,比較受推崇的一條是“Badal”,意思是“報復”。如果遭受敵人冒犯或者尊嚴受到侮辱,普什圖人不僅要向敵人報復,也要向敵人的家庭和所在的部落報復。招致報復的誘因會有很多,其中土地、錢財和女人等居多。如果尊嚴受到冒犯,普什圖人必定報復。這是最為重要的一條,也深深融入了每個普什圖人的血液。較小的爭議可以通過協商解決,但關乎人命的謀殺必須要“以血還血”。
至今,普什圖人按照族內的行為準則行事,而塔吉克和哈扎拉等其他民族則有自己的一套行事方法和準則,不同的文化觀念和行為方式衝擊著民族間的融合。普什圖法典既是普什圖族的行為準則,同時也構成了普什圖族特有的民族文化,與其他民族形成明顯區別。
2001年“9·11”恐怖攻擊事件發生後,小布希認定恐怖攻擊的幕後黑手、“基地”組織頭目烏薩馬·賓·拉登藏匿在阿富汗,由阿富汗塔利班政權庇護,要求後者交出賓·拉登。阿富汗塔利班領導人毛拉奧馬爾拒絕了美國的要求,拒絕交出賓·拉登,其中原因之一便根源於“普什圖法典”。
電影 “孤獨的倖存者” 中最後倖存的那名美國士兵被普什圖人救助,其依據就是這些村民傳承了“普什圖法典”的行為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