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報副刊:藝林旬刊

《晨報副刊:藝林旬刊》1925年4月10日在北京創刊,停刊日期不詳。李大釗、孫伏園、徐志摩曾先後主編過該刊,藝林旬刊社編輯,晨報社出版。旬刊,屬於文學刊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晨報副刊:藝林旬刊
  • 語種:中文
  • 創刊時間:1925年
  • 出版周期:旬刊
人員編制,欄目方向,文化傳統,

人員編制

其撰稿人由著名作家、學者、教授組成,主要有魯迅、同人、郁達夫、黃侃、李笑春、蔣鐵璋、劉大傑等。

欄目方向

本刊因隨《晨報》附送,故稱《晨報副刊》,著重宣傳新文學,刊登小說、詩歌、小品文和學術講演錄等,藝林旬刊的目的在於國學的研究和關於文藝上的各種問題的討論,刊有眾多具有時代特色的文章。
比較有代表性的文章是蔣鐵璋的《今日中國的文壇》,表達了對五四運動以來本應百花齊放的中國文壇,卻少有成熟作家的出現而擔憂,並對這一文壇怪現象進行分析和闡釋。而劉大傑的散文《草地上的鴿子》則用優美的文筆描繪了身邊鴿子的趣事和點滴,體現了對鴿子的細緻觀察和作者對生活的熱愛。
此外,在中國文壇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阿Q正傳》在本刊連載,其廣泛傳播及深遠意義足以見得本刊的平台作用。
除了以上代表性的散文、小說和文學評論,本刊還曾刊登了郁達夫的《文學上的殉情主義》、黃侃的《文心雕龍札記》、小說《悲哀的少婦》、熊十力的《觀生居日記摘抄》等文章,豐富了刊物的內容。
該刊涵蓋了詩歌、國外譯著,提高了該刊的可讀性,促進了我國文學的發展,是民國時期重要的文學刊物,亦是現代學者研究民國時期文學、特別是新文學發展的重要刊物。

文化傳統

附:《我們的宣言》(本報同人)
在寂寞而沉悶的武昌城裡,我們每每感到生活上的枯燥。我們時時想到怎樣能夠借一種藝術的生活來點綴,我們的生活總得更有意義更有興趣?藝林社的組織,便是我們想滿足這種活動的欲望的一個團體。本來各人有各人的嗜好,不過若是彼此的嗜好有共同之點,那么彼此的心弦上便能起一種共鳴。為有這樣的共鳴作用之故,所以我們要把生活來表現。我們是武昌師範大學國文系一部分的師生,我們的性情,可以說都是愛好文藝的;因之我們的生活便接近於文藝的活動了。文藝活動的結果,自然要一種刊物來做我們的象徵。我們為了種種的關係,不想在武昌出版。現在得了北京晨報社的同意,便在這裡另闢一種專刊,就是今日——四月十日——給讀者相見的藝林旬刊了。
藝林旬刊的目的是什麼?便是國學的研究和關於文藝上的各種問題的討論。這裡所說的國學,也並不是專指一般人所謂的“國故”。我們覺得中國的古代文學也能,現代文學也能,都應擺在國學範圍以內。大學裡國文系的師生,自然應該負有整理國學創造文藝的責任。
近年國內的文藝團體,日見其多;我們並不是想來湊這般熱鬧。尤其是一個文藝團體,似乎免不了一個門戶之見;我們也沒有什麼門戶可言!我們原本著研究的精神,和公開的態度,歡迎社外的批評。讀者們,要是能以稿件見寄,我們如果以為和本刊宗旨相合的,決計替他發表。最後我們要謝謝晨報社學藝部的先生們,因為他們給我們一個發表言論的機會,得與國人相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