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賓王善於運用新的、深奧的典故,往往將同一典故反覆運用,顯露了極端隱晦及炫耀學問的傾向。駱賓王擅長駢文,這種構築於眾多典故之上的論述,正是駢文的特色。
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作品評析,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晚泊江鎮
四運移陰律,三翼泛陽侯。
荷香銷晚夏,菊氣入新秋。
夜烏喧粉堞,宿雁下蘆洲。
海霧籠邊徼,江風繞戍樓。
轉蓬驚別渚,徙橘愴離憂。
魂飛灞陵岸,淚盡洞庭流。
振影希鴻陸,逃名謝蟻丘。
還嗟帝鄉遠,空望白雲浮。
作品評析
在一個早秋的傍晚,詩人泊舟於長江邊的一個江鎮,看見了朝廷的船隊。這一境況的基本要素直接反映於詩題《晚泊江鎮》上,詞語樸素,語序恰當。但是當他開始寫詩篇正文時,就不由自主地熱心於高雅的變形、複雜化及取代:“四運移陰律,三翼泛陽侯。”受過教育的同時代讀者肯定知道,“四運”指的是季節的循環,“陰律”與秋天相聯繫,“陽侯”是代表長江的波神。但要記起“三翼”指三種等級的戰船就較費心思了。很可能有些人會讚賞詩人的對偶技巧,能夠在第二句詩中找到“三”和“陽”與第一句詩的“四”和“陰”相配。但是這裡缺乏宮廷詩人的敏銳觀察力和精妙語詞,人們很容易可以看出,詩人用的是極端高雅的語言,說明的卻是極其平常的事物。
《晚泊江鎮》從整體上來看,是一首比首聯好得多的詩。詩中寫景的部分顯示了才氣,但並不特別出色,在擴大了的反應部分,讀者已經看到複雜論辯的傾向。
此詩多用典故,最後八句需要加以釋義。這八句詩的具體意思是:我是一個如同飛轉的蓬草一樣的漂泊者,那些提醒我離家遠別的事物使我觸目驚心;同樣地,我就像是堅定而純潔的桔樹,只生長於南方,當被移植至北方時就變成另一種樹。由於我的身體無法前去,我的靈魂飛往靠近長安的灞陵,那是我所嚮往的地方;也由於我無法去那裡,我的眼淚在南方流盡。在《易經》中,我們讀到:“鴻漸於陸,夫征不復。”我的行動的最直觀證據是我的影子,所以我振動影子以模仿鴻雁和歸家。為逃避政治功名,我將如同那位楚國蟻丘的館舍主人,離開館舍而避免與孔子會面。但是,儘管一方面我想要返家和拋棄世俗榮華,另一方面我仍然忍不住嚮往遙遠的京城和世俗的成功。這樣,當我遙望京城而視線被白雲遮住,我就想起那些將我和皇上的恩寵分隔的人,以及我的願望如同白雲般的虛幻。
作者簡介
駱賓王(640?—684?),婺州義烏(今浙江義烏市)人。唐高宗時,任長安主簿,後官至侍御史,因多次上奏章議論朝政,獲罪入獄。釋放後,貶為臨海縣丞。徐敬業起兵討伐武則天,駱賓王參與其事,寫了《代徐敬業傳檄天下文》。徐敬業兵敗,駱賓王下落不明。駱賓王的作品雖多抒寫個人失意愁怨之情,但不刻意雕琢,對扭轉初唐浮華詩風,有一定貢獻。“初唐四傑”之一,有《駱臨海集》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