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的莫高窟藝術》是1985年一篇周刊,名字是1000-4106 敦煌研究,作者是段文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晚期的莫高窟藝術
- 創刊時間:1985年
《晚期的莫高窟藝術》是1985年一篇周刊,名字是1000-4106 敦煌研究,作者是段文杰。
《晚期的莫高窟藝術》是1985年一篇周刊,名字是1000-4106 敦煌研究,作者是段文杰。主題詞莫高窟 藝術責任者段文杰著出版時間1985ISSN刊名1000-4106 敦煌研究1...
敦煌莫高窟壁畫,位於中國甘肅省敦煌市東南方向25公里處的鳴沙山與三危山之間,為敦煌石窟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由樂尊和尚創建於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歷經一千六百多年繪製形成現今規模。敦煌莫高窟壁畫描繪了古代各民族,各階級生產勞動場面,社會生活場景,建築造型以及音樂,舞蹈的道存畫面。敦煌莫高窟壁畫是...
莫高窟,坐落於河西走廊的西部盡頭的敦煌。它的開鑿從十六國時期至元代,前後延續約1000年,這在中國石窟中絕無僅有。它既是中國古代文明的一個璀璨的藝術寶庫,也是古代絲綢之路上曾經發生過的不同文明之間對話和交流的重要見證。莫高窟現有洞窟735個,保存壁畫4.5萬多平方米,彩塑2400餘尊,唐宋木構窟檐5座,是中國石窟藝...
早期的莫高窟藝術 唐代前期的莫高窟藝術 唐代後期的莫高窟藝術 晚期的莫高窟藝術 敦煌彩塑藝術 敦煌壁畫概述 榆林窟的壁畫藝術 敦煌早期壁畫的風格特點和藝術成就 融合中西成一家——莫高窟隋代壁畫研究 創新以代雄——敦煌石窟初唐壁畫概況 試論敦煌壁畫的傳神藝術 形象的歷史——談敦煌壁畫的歷史價值 談臨摹敦煌壁畫的...
佛窟題材和內容的多樣性、豐富性以及獨特的宗教文化內涵,極大地豐富了中國石窟藝術寶庫。中國石窟藝術的重要代表 (一)敦煌莫高窟 公元111年,漢武帝設立河西四郡,敦煌就此成為佛教和佛教藝術自西域東傳的第一站。歷經北涼、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10個朝代,敦煌以其原有深厚的漢文化...
近代發現的藏經洞,內有5萬多件古代文物,由此衍生專門研究藏經洞典籍和敦煌藝術的學科——敦煌學。圖書目錄 圖版 唐代後期的莫高窟藝術 莫高窟壁畫中的佛寺 報恩經和莫高窟壁畫報恩經變 莫高窟的佛教史跡故事畫 圖版說明 實測圖(第384窟、第159窟、第361窟、第196窟)敦煌莫高窟大事年表(四)
此窟為莫高窟大型洞窟之一,覆斗形頂,中心設馬蹄形佛壇,壇上存清代改修之宋塑一佛,二弟子,兩協侍菩薩,四供養菩薩共九身塑像。佛壇西設背屏直觸窟頂。四壁壁畫為重層,表層為西夏所繪千佛,色彩單調、千佛一面、缺乏生機,晚期佛教藝術之衰落足見一斑。窟頂為西夏浮塑貼金的四龍團鳳藻井,四坡為貼金棋格...
—敦煌學。內容簡介 《中國石窟:敦煌莫高窟5》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圖書目錄 圖版 莫高窟晚期的藝術 瓜、沙西夏石窟概論 敦煌藝術在美術史研究上的地位 唐代敦煌壁畫中的山水錶現 圖版說明 實測圖(第55窟、第97窟、第3窟)敦煌莫高窟大事年表(五)莫高窟內容總錄 《中國石窟·敦煌莫高窟》英文目錄 ...
《敦煌石窟藝術:莫高窟(第112窟·中唐)》是1998年2月江蘇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段文杰。內容簡介 敦煌石窟(包括古代敦煌郡境內所有石窟)創始於四世紀,經歷了十六國、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時代,歷時千年,至今還保存著550多個洞窟,彩塑兩千餘身,壁畫五萬多平方米,是世界上...
文殊變莫高窟第159窟東壁北側中唐 彌勒經變榆林窟第25窟北壁中唐 舞樂圖榆林窟第25窟南壁中唐 反彈琵琶舞樂圖莫高窟第112窟南壁 勞度叉斗聖變(局部) 河西節度使張議潮統軍出行圖莫高窟第156窟 水月觀音榆林窟第2窟西夏 晚期壁畫藝術 五台山圖莫高窟第61窟西壁 文殊變榆林窟第3窟 普賢變榆...
敦煌文化,以莫高窟佛教藝術和藏經洞文物為代表,延續近2000年,是中國文化與印度文化、希臘文化、波斯文化等外來文化交融薈萃的結晶,是世界文明長河中的璀璨明珠。20世紀初,敦煌莫高窟藏經洞文物流散到國外,眾多國家學者研究敦煌石窟和敦煌文獻的豐富內涵與珍貴价值,敦煌學成為國際漢學中的顯學,敦煌研究院亦成為國際敦煌...
第一章 敦煌:一個藝術聖地的誕生 Ⅰ-1.發現敦煌:學術救國的苦難歷程 Ⅰ-2.解析敦煌:石窟藝術的結構分析 Ⅰ-3.描述敦煌:石窟藝術的表現形式 第二章 敦煌藝術的起源與分期 Ⅱ-1.莫高窟誕生前的敦煌藝術 Ⅱ-2.第一個窟開鑿的時間、地點及其性質 Ⅱ-3.敦煌石窟藝術的歷史分期 第三章 融合:敦煌早期...
反彈琵琶圖 唐 壁畫 甘肅敦煌莫高窟112窟 此圖見於莫高窟112窟的《伎樂圖》,為該窟《西方淨土變》的一部分。寫伎樂天伴隨著仙樂翩翩起舞,舉足旋身,使出了“反彈琵琶”絕技時的霎那間動勢。表現伎樂天神態悠閒雍容、落落大方,手持琵琶、半裸著上身翩翩翻飛,天衣裙裾如游龍驚鳳,搖曳生姿,項飾臂釧則在飛動中...
《敦煌石窟藝術:莫高窟第154窟(附第231窟)》內容簡介:敦煌石窟(包括古代敦煌郡境內所有石窟)創始於四世紀,經歷了十六國、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時代,歷時千年,至今還保存著550多個洞窟,彩塑兩千餘身,壁畫五萬多平方米,是世界上無與倫此的石窟藝術博物館敦煌石窟由建築、彩塑和...
第六節 五台山圖 第七節 西夏的水墨山水畫 第九章 裝飾藝術 第一節 早期石窟的裝飾藝術 第二節 隋代石窟的裝飾藝術 第三節 唐代石窟的裝飾藝術 第四節 晚期石窟的裝飾藝術 第十章 敦煌藝術的繼承與創新 第一節 常書鴻的理想 第二節 張大千的成就 第三節 與敦煌結緣的畫家們 參考文獻 後記 ...
《中國石窟藝術——莫高窟》是由江蘇美術出版社於2015年12月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莫高窟與山西大同雲崗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本書囊括了富麗多彩的石窟壁畫,其中含佛經故事,山川景物,亭台樓閣等建築畫、山水畫、花卉圖案、飛天佛像以及當時勞動人民進行生產的各種場面等,是...
一、晚唐五代莫高窟石窟藝術對第100窟的影響 二、第100窟與第156窟、第98窟之關係 第四章 莫高窟第100窟主室圖像之布局與意義(上) 第一節 佛龕圖像與主尊之關聯 一、釋迦與八大菩薩 二、釋迦與十大弟子 三、文殊變與普賢變 第二節 千佛信仰與窟頂千佛圖像的繪製 一、千佛信仰與...
飛天是甘肅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藝術的標誌,是不朽的藝術品。只要看到優美的飛天,人們就會想到敦煌莫高窟藝術。敦煌莫高窟幾乎窟窟畫有飛天,總計4500餘身。其數量之多,可以說敦煌莫高窟是全世界和中國佛教石窟寺廟中,保存飛天最多的石窟。莫高窟現存有壁畫和雕塑的492個石窟,大體可分為四個時期:北朝、隋唐、五...
敦煌壁畫,特指中國敦煌石窟內壁的繪畫藝術作品,屬於世界文化遺產。敦煌壁畫總面積5萬多平方米,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等522個石窟歷代壁畫,規模巨大,技藝精湛,內容豐富,題材廣泛。敦煌壁畫描繪了神的形象、神的活動、神與神的關係、神與人的關係,寄託良願,安撫心靈。敦煌壁畫具有與世俗繪畫不同的...
中原式飛天,是東陽王榮出任瓜州(古敦煌)刺史期間,從洛陽帶來的中原藝術畫風在莫高窟里新創的一種飛天。這種飛天是道教飛仙和飛天相融合的飛天:道教飛仙失去了羽翅,裸露上體,脖飾項鍊,腰系長裙,肩披彩帶;印度的佛教失去了頭上的圓光和印度寶冠,束起了髮髻,戴上了道冠。人物形象宣傳是中原“秀骨清像”形...
敦煌彩塑是以莫高窟為中心的敦煌地區約577個洞窟里遺存的佛教藝術品的主要部分,這些施以彩繪的塑像,有三十多米高的巨像,也有十幾厘米的小像,計3000餘身。雖經歷了一千多年的歲月,但保存得十分完好。 敦煌彩塑的主要形象是各種佛像,如釋迦牟尼、彌勒、藥師、三世佛及七世佛等;其次為菩薩像,如觀音、大勢至及...
南北朝時期的莫高窟壁畫內容主要是佛陀本生故事畫以及佛傳故事畫,從隋代開始經變題材增多,到唐代成為壁畫的主體。典型的經變畫是以宣揚極樂世界為內容的“淨土變”。“淨土變”壁畫主要包括西方淨土變、阿彌陀五十菩薩圖、彌勒淨土變、東方淨土變四大類,在歷代敦煌壁畫中,這四類經變壁畫多大400餘鋪,是敦煌經變畫中...
像這樣的藝術佳品,決不能與一般僅作外表摹擬的作品相提並論。敦煌莫高窟 唐代的石窟雕塑,就規模的宏大說,應以敦煌居於首位。在敦煌莫高窟現有的四百九十二個窟龕中,唐代開鑿的窟龕就占有二百八十多個,大小彩塑造像六七百軀,屬於初、盛唐的窟龕約一百四十多個,其餘為中、晚唐時期所修建。但這種劃分的界限,多...
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在發行這套特種郵票的同時,還發行了一枚《敦煌壁畫(第六組)(小型張)》。小型張的圖案選用了敦煌莫高窟第3窟元代繪畫的“千手觀音”。由於元朝晚期才對敦煌行使有效的統治,修造的窟龕雖然數量不多,但頗有精品。此窟壁畫不但是元代壁畫的最佳代表,也是敦煌壁畫藝術最後的輝煌。畫家以濃墨勾勒...
敦煌石窟始自十六國,至清代1000餘年中不斷修建,其塑像、壁畫比較集中地反映了歷代佛教藝術的發展,形成具有獨特民族風格的敦煌石窟藝術體系。其中莫高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隋唐塑像 隋唐塑像形體、刻劃人物性格的藝術技巧,大有提高,題材內容增多,並出現前所未見的高大塑像。隋代塑像主要是一佛、二...
太和年間的孝文帝改革有力地推動了北魏鮮卑族的漢化運動,再加上當時南北方之間交流進一步加深,使得中原、南朝文化藝術的影響也遠披西陲。在這樣一個歷史背景下,西魏時期的莫高窟藝術無論從內容題材還是藝術風格方面,都呈現出一種豐富多彩、清新雅致的風貌。 公一五五三五年,高歡、宇文泰分裂北魏,在中國北方產生...
石窟造像與山西大同雲崗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和甘肅敦煌莫高窟相齊名。大足石刻最初開鑿於初唐永徽年間,歷經晚唐、五代,盛於兩宋,明清時期亦有所增刻,最終形成了一處規模龐大,集中國石刻藝術精華之大成的石刻群,堪稱中國晚期石窟藝術的代表。大足石刻其規模宏大、雕刻精美、題材多樣、內涵豐富、保存完整而著稱於...
[參考資料] 姜亮夫《莫高窟年表》;潘絜茲《敦煌莫高窟藝術》;敦煌藝術研究所《敦煌藝術寶庫》;商務印書館編《敦煌遺書總目索引》;《敦煌藝術》(里仁書局影印本);檟一雄(等)編《講座敦煌》(十三冊);矢吹慶輝《鳴沙餘韻解說》;《西域文化研究》第一冊〈敦煌佛教資料〉、第五冊〈中央アジア佛教美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