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中生代溫室地球氣候-環境演變》是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王成善、萬曉樵、王璞珺、吳懷春、賀懷宇、吳河勇、高有峰、高遠、黃永建、胡建芳、陳曦為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晚中生代溫室地球氣候-環境演變
- 第一完成單位: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主要完成人:王成善、萬曉樵、王璞珺、吳懷春、賀懷宇、吳河勇、高有峰、高遠、黃永建、胡建芳、陳曦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 20210409 |
成果名稱 | 晚中生代溫室地球氣候-環境演變 |
第一完成單位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主要完成人 | 王成善、萬曉樵、王璞珺、吳懷春、賀懷宇、吳河勇、高有峰、高遠、黃永建、胡建芳、陳曦 |
研究起始日期 | 2012-01-01 |
研究終止日期 | 2016-08-01 |
主題詞 | 溫室地球;東特提斯;陸相盆地;中生代古氣候;松遼盆地科學鑽探 |
成果摘要
本項目以地球系統科學作為指導思想,以“深時”研究作為學術思路,重建晚中生代溫室地球古氣候和古環境狀態及其演化規律,揭示溫室地球氣候-環境變化的過程及機制,總結溫室氣候的自然演變規律,為應對人類面臨的全球變暖趨勢提供科學依據。 項目完成我國各大地區和俄羅斯等地的野外科學考察,室內測試分析40000 余件,獲取數據65000 余個;成功實施松遼盆地“松科2 井”國際大陸科學鑽探工程,獲取長度為3001.6m的白堊紀連續沉積記錄,建立解析度為0.4 Ma的高精度年代格架;恢復長時間尺度松遼盆地古湖泊—古氣候演化歷史;建立“深時”定量古氣候帶劃分標準,重建晚中生代地球大氣CO2 濃度;揭示晚中生代東亞陸地生物群演化及其與古氣候—古環境變化的關係;厘定印度—亞洲大陸碰撞時間、方式與過程,深化青藏高原向外生長模式,確認晚中生代中國東部海岸山脈存在。 本項目在國內和國際地學界產生顯著影響;“地時-中國”高精度年代學研究平台的建立,極大的促進了我國地質年代學的發展;項目成果在國際中生代古大氣CO2 研究領域具有明顯優勢;晚中生代以來亞洲古地貌演化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推動了我國構造地貌學的發展;項目在晚中生代溫室氣候研究領域的研究進展促進了國際研究熱點的形成。,本項目以地球系統科學作為指導思想,以“深時”研究作為學術思路,重建晚中生代溫室地球古氣候和古環境狀態及其演化規律,揭示溫室地球氣候-環境變化的過程及機制,總結溫室氣候的自然演變規律,為應對人類面臨的全球變暖趨勢提供科學依據。 項目完成我國各大地區和俄羅斯等地的野外科學考察,室內測試分析40000 余件,獲取數據65000 余個;成功實施松遼盆地“松科2 井”國際大陸科學鑽探工程,獲取長度為3001.6m的白堊紀連續沉積記錄,建立解析度為0.4 Ma的高精度年代格架;恢復長時間尺度松遼盆地古湖泊—古氣候演化歷史;建立“深時”定量古氣候帶劃分標準,重建晚中生代地球大氣CO2 濃度;揭示晚中生代東亞陸地生物群演化及其與古氣候—古環境變化的關係;厘定印度—亞洲大陸碰撞時間、方式與過程,深化青藏高原向外生長模式,確認晚中生代中國東部海岸山脈存在。 本項目在國內和國際地學界產生顯著影響;“地時-中國”高精度年代學研究平台的建立,極大的促進了我國地質年代學的發展;項目成果在國際中生代古大氣CO2 研究領域具有明顯優勢;晚中生代以來亞洲古地貌演化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推動了我國構造地貌學的發展;項目在晚中生代溫室氣候研究領域的研究進展促進了國際研究熱點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