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由來
晉祠,初名
唐叔虞祠,是為紀念晉國開國諸侯唐叔虞而建,因為他的努力,所以使該地風調雨順。
叔虞死後,後人為紀念他,在其封地之內選擇了這片依山傍水,風景秀麗的地方修建了祠堂供奉他,取名“唐叔虞祠”。叔虞的兒子燮父繼位 後,因境內有晉水流淌,故將國號由“唐”改為“晉”,這也是山西簡稱“晉”的由來,如今的山西省太原市也因為在晉水之北,水之北謂陽,於是當時便叫“晉陽”。
“晉祠”並非“晉王祠”的簡稱。新中國建立後,國家領導人來晉王祠遊玩。他游完一圈後說如今百姓當家做主,中國已無王侯,便把晉王祠中的“王”字去掉,改稱晉祠。
景點
聖母殿
在晉祠中軸線最後隅。前臨魚沼,後擁危峰,雄偉壯觀。創於北宋天聖年間。殿前廊柱上有木雕盤龍八條,傳說為宋代遺物。四周圍廊,為我國現存最早的木構建築之一。殿內有宋代彩塑四十三尊,主像為聖母端坐木製神龕內,風頭椅是,鳳冠蟒袍,神態端莊。侍從手中各有所奉,為宮廷生活寫照。是國內規模較大的一座宋代建築。
聖母殿創建於宋代天聖年間(1023—1032年)。聖母傳為
叔虞之母邑姜。聖母殿原名“女郎祠”,殿堂寬大疏朗,存有宋代精美彩塑侍女像41尊、明代補塑2尊,這些彩塑中,
邑姜居中而座,神態莊嚴,雍容華貴,鳳冠霞帔,是一尊宮廷統治者形象。塑像形象逼真,造型生動,情態各異,是研究宋代雕塑藝術和服飾的珍貴資料。
魚沼飛梁
在晉祠聖母殿前。北宋時與聖母殿同建。其結構為水中 立小八角石柱三十四根,柱礎為寶裝蓮花,石柱之上置斗拱,梁枋,豕托橋面,東西向連線聖母殿與獻殿,南北兩乙翼下斜至岸邊。平面呈十字型,四周有勾欄圍護可憑依。橋東月台上有鐵獅一對,神態勇猛,造型逼真,鑄於北宋政和八年(1118年)。
晉水源流
在晉祠內。源流主泉難老流量1.8立方米。源上建水母樓,頭層三間帶廊二層為三間。歇山式屋頂,內塑水母坐像及侍女。源前十孔分水,南北兩渠。水溫保持17攝氏度,常年不息。唐代詩人李白《詠晉祠》 詩中有“晉祠流水如碧玉,傲波龍鱗沙昔草綠。”
水母樓,俗稱梳妝樓,別號水 晶宮。樓內水母像銅質金裝,端坐瓮上,束髮未竟,神態自若。據傳,水母姓柳,生性賢良,家住晉祠附近的
金勝村,嫁到晉祠為媳。不幸的是,她同嫁後橫遭婆線虐待,每日到遠方去挑水。挑回的水,婆母只要前桶,不要後桶,名為嫌髒,且將桶底做成尖底,使柳女無法休息,存心刁難。一天,柳女挑水歸來,在途中一騎馬人要借水飲馬,柳女欣然應允。等柳女返回重挑時,那人送給柳女一條金絲馬鞭,並告她馬鞭放在瓮中,只要輕輕向上一提,水即滿瓮。柳女回去一試,果然靈驗。這個秘密不久就被柳女的小姑子發現,一次她趁獲女回娘家不在,從瓮中提起馬鞭,頓時,水從瓮中奔涌而出。大水,很快就要淹沒附近村莊……,柳女正在娘家梳頭,聞訊趕來,毅然坐在瓮上,水勢一下變小,人們得救了,水母再也沒有離開水瓮。
獻殿
在晉祠內魚沼飛梁之前。原為祭祀聖母,供獻禮品的場所。金在定八年(1168年)創建,經明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修葺。面闊三間,進深兩間,斗拱簡潔,出檐深遠,外觀酷似涼亭,但整體結構輕巧穩固。
晉祠之銘並序碑
在晉祠貞觀寶翰亭內。唐太宗撰文並書。碑高195 厘米,寬120厘米,厚27厘米,方座螭首額書飛白體“貞觀廿年正月廿六 日”。李淵、李世民父子起兵太原,建立唐朝後到此酬謝叔虞神恩,銘文歌頌宗周政和唐叔虞建國策略,宣揚唐王朝的文治武功,以期鞏固唐皇室政權。全文一千百零三字,行書體,勁秀挺拔,飛逸灑脫,骨格雄奇,頗有王右軍書意。刻工洗鍊,是僅次於《蘭亭序》法帖的傑作,可謂行書楷模。
唐碑亭
即“貞觀寶翰”亭。亭內陳列
唐太宗李世民手書碑刻“
晉祠之銘並序”。 全碑1200多宇,書法行草,骨骼雄健,筆力奇逸含蓄,有王羲之的書法神韻,是書法藝術的珍品。聖母殿右側,是千年古樹“臥龍周柏”。
難老泉,俗稱“南海眼”,出自斷岩層,終年湧水,生生不息,
北齊時有人據《詩經魯頌》中“永錫難老”之句起名“難老泉”。周柏唐槐、難老泉、侍女像譽稱“
晉祠三絕”。
奉聖祠
全稱十方奉聖禪寺。在山西太原市西南郊晉祠南側。原為唐將尉遲敬德的別墅,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建為寺,今已殘壞。寺北浮屠院有舍利生生塔一座,,塔高38米,七級八角形。依山傍水,風景秀麗。塔建於隋開皇年間,宋代 重修,清乾隆十六年(1751)重建。每層四面有門,並繞以琉璃勾欄,可供憑倚,登塔遠眺,晉汾景色盡收眼底。“寶塔披霞”為晉祠外八景之一。
在奉聖寺附近,有巨槐一株,乾老枝嫩,蒼鬱古樸,獨具一格。據傳,原來這株槐樹歷史久遠,早已乾枯,也不知過了多少年,到清代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農曆三月廿一日,奉聖寺內集會,人來人往熙攘非凡。恰好,有一個老道士在枯槐下叫賣,出售膏藥。口裡喊著: “膏藥靈應、能治百病,有福來買,無福不信。”叫賣半晌,沒人買他的藥。這位老道繼續叫賣:“如此仙藥,來購無人,凡人無福,枯槐宜生。”說罷,他將膏藥貼於枯槐身上.拂袖揚長而去。說來真巧,不到一個月,這株枯槐,死而復生。生枝展芽,甚為茂盛。人們見狀,都驚呼這株枯槐叫復生槐。實際上,俗話說得好:“千年柏、萬年松,老槐一睡幾百春。”這株枯槐復生,大概是因為多年長睡而碰巧甦醒的緣故。
金人台
也稱蓮花台,所謂金人就是鐵人和鐵漢。四人鐵人中以西南隅的鐵人為最,是北宋紹聖四年(1097)所鑄,溜光鉦亮,被稱為宋朝的“不鏽鋼”,造型獨特,威武雄壯。東北隅的鐵人為民國2年(1913年)補鑄。
據說,一年夏天氣候特別炎熱,身披鐵甲的西南隅的鐵人忍受不了這難熬的痛苦。獨自走到
汾河邊,只見汾河滔滔而流,怎么過河呢,鐵人犯了愁。正在著急,忽見從上游不遠沿岸邊駛下一條小船。鐵人趕忙上前招呼,要求船家把他渡到對岸。船家沉吟一陣,方才慢騰騰地說:“渡你一人,人太少,可再稍候一時,再等等有無旁人。”鐵人一焦急,趕忙說道:“你能渡過我一個,就算你有能耐啦”船家看了看鐵人說:“你能有多重,一隻船不止裝一人,除非你是鐵鑄的。”話一落音,一語道破了鐵人的本相。瞬間,鐵人立在汾河邊,紋絲不動,怎么這人不說話了?船家抬眼一看,面前立著一位鐵人。多眼熟啊,嗬,可不是嘛,是晉祠的鐵人。船家不敢怠慢,急忙找了一些鄉親,把鐵人抬回金人台。聖母勒令手下將領,把鐵人的腳趾上連砍三刀,表示對鐵人不服從戒律的懲罰。今日的鐵人,腳上還留著連砍三刀的印痕。
對於金人的解釋有五種:
一、《晉祠志》:“鐵本是金,熔鐵鑄人,名曰金神,金能生水,有金則水旺。”於是善男信女集資鑄造,祈求“風調雨順”。
二、村民為預防水患,祈求村莊平安,立此金神用於鎮水。
三、“護祠金人”,或稱祠廟守護神,“獻上昭濟聖母,永充供養。”宋紹聖五年題記載:“倚靈感於永老,獲恩德於長年”,乃侍衛聖母並祈求保佑之意。(西北隅鐵人胸前銘)
四、晉陽為中國北疆邊陲重鎮,常受外族侵犯。宋毀晉陽後不久,太原為金人所陷。金虜徽欽二帝北去,北宋到此結束。似乎晉祠鐵人也是出自百姓對趙宋王朝的怨恨,加之宋帝軟弱無能,於是將武裝保衛故鄉的願望寄託於神靈武士。
五、傳說金人台是金兵占領太原並虜去宋朝二帝時築此台歌舞慶賀勝利,於是得名“金人台”。
台中心,是琉璃製成的小閣,高達丈許,明代遺物。
歷史
早在原始社會時期人類與自然同處於一種既隔絕對立又渾然一體的矛盾狀態,又因其文明的低下而無法窺探自然界的奧秘。便常以自己的思維去比附周圍的世界,於是只能簡單地把物看成是有靈的,與自己相關的生命體。對於原始人類來說自然不僅有生命,而且是巨大而神秘的,對人具有不可抗拒的威力和魅力,“精神在物質重量下感到壓抑,而壓抑之感正是崇拜的起點。”於是自然崇拜便產生了。當人們把動植物中個別的崇拜對象當做本族的祖先或與本族祖先有血緣關係或本族生活有根本的關聯成了其保護神的時候,又以想像重構這一崇拜對象,並當作本族的名稱標誌時,就出現了圖騰崇拜。隨著農耕方式和思維能力的發展,自然崇拜逐漸被歸納為天地崇拜。人們用美妙的傳說創造了日月星辰、山川河海諸神並賦於他們超人的能力和形象。又承定居的生活方式,出現了祖先信仰。“祖先崇拜是從人們重視父系傳宗接代開始的,陶祖和
石祖的出現標誌著圖騰崇拜的衰落和祖先崇拜的興起。敬神尊祖也就進而成為古代國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觀念。
晉祠是奉祀晉國首任諸侯
唐叔虞的祠宇,曾名唐叔虞祠、晉王祠。北魏
酈道元《水經注》中說:“《山海經》曰:‘懸瓮之山,晉水出焉。’今在縣之西南。昔智伯遏晉水以灌晉陽。其川上溯,後人踵其遺蹟,蓄以為沼,沼西際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側有涼堂,結飛梁於水上,左右雜樹交蔭,希見曦景。至有淫朋密友,羈遊宦子,莫不尋梁集契,用相娛慰,於晉川之中最為勝處。
高歡、高洋父子,推翻
東魏,建立了
北齊。定晉陽為別都,並在天保年間在晉祠大起樓觀,穿築池塘。
北齊後主高偉,崇信佛教,於天保五年(569年)曾下詔把晉祠改名為大崇皇帝。
隋末,太原留守李淵與其子
李世民起兵太原,建立了大唐王朝。
唐太宗李世民於貞觀廿年(646年)故地重遊,親撰《
晉祠之銘並序》大碑一通。
宋仁宗趙禎於天聖年間(1023——1031年),追封唐叔虞為汾東王,並為叔虞之母
邑姜 ,修建了規模宏大的聖母殿。重建了
魚沼飛梁,祠區布局,大為改觀。元佑、紹聖年間,由善男信女募集資金,鑄靠造鐵人,築蓮花台以壯威儀。金大定八年,更在飛梁大東,增建獻殿,專為聖母子貢獻祭品。明萬曆年間,在獻殿前增建
對越坊和鐘鼓樓。接著又在會仙橋的東面,重修了華麗的
水鏡台供演戲之用。
又由於晉祠是晉水的源頭,人們又把與自己生活息息相關的、視為生命之源的水及水母、水神也是和
叔虞、聖母一起來祭祀,並在晉水源頭建水母樓、
難老泉亭。於是晉祠又成了人們舉行地雩祭的重要場所。
民間的鬼神信仰主要來源於萬物有靈論。 秦漢時好神仙、尚方術之風興盛,人們對前代神祇作了一番整理,建立了祭禮制度,並設定了大量的神祇,將多神崇拜的方式固定下來,吸引了許多民間信仰擴充了祭祀的範圍,增加了祭祀的對象,豐富了祭祀的儀式。幾乎無神不有祠,無神不致祭。於是乎晉祠以祖先、山川崇拜為主,儒、釋、道及民間諸神為輔的完善的祭祀場所逐漸形成。晉祠也就成了從玉皇大帝、太上老君、釋迦牟尼到土地神、關帝老爺至文曲星君、英雄俠女等群“仙”會聚的地方,它們無不互棄己見,各居晉祠一隅,共享人間香火。
在漫長的歲月中,晉祠曾經過多次修建和擴建,面貌不斷改觀。南北朝時,
文宣帝高洋,推翻
東魏,建立了
北齊,將晉陽定為別都,於天保年間(550——559年)擴建晉祠,“大起樓觀,穿築池塘”。隋開皇年間(581—600年),在祠區西南方增建
舍利生生塔 。唐貞觀二十年(646年),太宗
李世民到晉祠,撰寫碑文《
晉祠之銘並序》,並又一次進行擴建。宋太宗趙光義於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6—983年),在晉祠大興土木,修繕竣工時還刻碑記事。宋仁宗趙禎於天聖年間(1023——1032年),追封
唐叔虞為汾東王,並為唐叔虞之母
邑姜修建了規模宏大的聖母殿。自從北宋天聖年間修建了聖母殿和
魚沼飛梁之後,祠區建築布局更大為改觀。此後,鑄造鐵人,增建獻殿、鐘樓、鼓樓及
水鏡台等,這樣,以聖母殿為主體的中軸線建築物就次第告成。原來居於正位的唐叔虞祠,坐落在旁邊,退處於次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