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平郡,南朝史書記載百濟在中國晉朝平壤建立的建制郡。自公元350年(東晉永和六年、百濟近肖古王五年)至490年(北魏太和十四年、百濟東城王十二年)間,晉朝平壤一帶設立建制,並有效地進行治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晉平郡
- 位置:朝陽、北京之間
百濟,即後漢末夫余王尉仇台之後,後魏時百濟王上表云:「臣與高句麗先出夫余。」初以百家濟海,因號百濟。晉時句麗既略有遼東,百濟亦據有遼西、晉平二郡。自晉以後,吞併諸國,據有馬韓故地。其國東西四百里,南北九百里,南接新羅,北拒高麗千餘里,西限大海,處小海之南。國西南海中有三島,出黃漆樹,似小榎樹而大。六月取汁,漆器物若黃金,其光奪目。自晉代受蕃爵,自置百濟郡。義熙中,以百濟王夫余腆佗典反為使持節、都督百濟諸軍事。宋、齊並遣使朝貢,授官,封其人。 土著地多下濕,率皆山居。其都理建居拔城。王號「於羅瑕」,百姓呼為「鞬吉支」,鞬音乾。夏言並王也。王妻號「於陸」,夏言妃也。官有十六品:左平一品,達率二品,恩率三品,德率四品,捍率五品,柰率六品,以上冠飾銀花;將德七品,紫帶;施德八品,皂帶;固德九品,赤帶;季德十品,青帶;對德十一品,文督十二品,皆黃帶;武督十三品,佐軍十四品,振武十五品,克虞十六品,皆白帶。統兵以達率、德率、捍率為之,人庶及余小城鹹分隸焉。其衣服,男子略同於高麗,拜謁之禮以兩手據地為敬。婦人衣似袍而袖微大,在室者編髮盤於首,後垂一道為飾,出嫁者乃分為兩道焉。兵有弓、箭、刀、槊。俗重騎射,兼愛墳史。其秀異者頗解屬文,又解陰陽五行。用宋元嘉歷,以建寅月為歲首。亦解醫藥、卜筮、占相之術。有投壺、樗蒲等雜戲,然尤尚弈碁。僧尼寺塔甚多,而無道士。賦稅以布、絹、麻、米等。婚娶之禮略同華俗。父母及夫死者三年持服,余親則葬訖除之。氣候溫暖,五穀、雜果、菜蔬及酒醴、肴饌、樂器之屬多同於內地,唯無駝、騾、驢、羊、鵝、鴨等雲。其王以四仲之月祭天,又每歲四祠其始祖仇台之廟。大姓有八族:沙氏、燕氏、劦氏、劦音俠。解氏、真氏、國氏、木氏、苩音白氏。國西南人島居者十五所,皆有城邑。 後魏孝文遣眾征破之。後其王牟大為高句麗所破,衰弱累年,遷居南韓地。隋文開皇初,其王夫余昌遣使貢方物,拜為帶方郡公、百濟王。大唐武德、貞觀中,頻遣使朝貢。顯慶五年,遣蘇定方討平之。舊有五部,分統三十七郡、二百城、七十六萬戶,至是以其地分置熊津、馬韓、東明等五都督府,仍以其酋渠為都督府刺史。其舊地沒於新羅,城傍餘眾後漸寡弱,散投突厥及靺鞨。其主夫余崇竟不敢還舊國,土地盡沒於新羅、靺鞨,夫余氏君長遂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