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城古城

晉城古城

晉城市歷史悠久,古有建興、澤州、澤州府、忠昌軍之稱

晉城市地處山西東南部,晉豫兩省接壤處,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是山西東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的樞紐和傳播中心。

晉城市區所在地為在古澤州府首府所在地,即原來的澤州府古城,該城初建於唐高祖元年(618),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晉城老城
  • 地理位置:山西省東南部,晉城市主城區
  • 歷史地位:澤州府首府
  • 歷史沿革:1400年歷史
歷史沿革,澤州府治圖,主要景點,程顥書院,懷潭會館,景德橋,

歷史沿革

晉城市區所在地為在古澤州府首府所在地,即原來的澤州府古城,該城初建於唐高祖元年(618),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唐初為建州治所,貞觀元年(627年)為澤州州治,後歷經宋、金、元、明數代,至清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直隸澤州昇州為府,其府治設於鳳台城內(即晉城市城區),直到清末。原來的古城牆高大,護城河寬闊,據《澤州府志》記載:“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始以磚築城牆,城周為九里三十步,城內面積約1.6平方里。弘治正德年間相繼修葺,至光緒時,城周仍九里三十步,城牆高三丈,厚四丈余”,有“列雉一千二百三十七,城樓七,角樓四,敵樓二十三,營坊六,兵洞三十九,將台三,炮台三十六”,護城河“池寬二丈余,深亦如之”。整個古城形狀完善,結構嚴謹。
古城早已經不復存在,其絕大部分古建築也在抗日戰爭中遭到毀壞,城牆則在1945年內幾乎全部拆除,只有城北的餘氣桑存的古書院、水陸院扎貨市場包圍的懷覃會館、氣質猶存的景德橋、景忠橋以及老城區部分建築。
晉城老城(清山西省澤州府城)晉城老城(清山西省澤州府城)

澤州府治圖

圖中還保留的老地名有:高台寺、張公祠、七賢祠、體任書院、都司署、千總署、考院、府治、袁公祠、節孝祠、府隍廟、西關帝廟、關帝廟、元妙觀、城隍廟、廣教寺、文廟、學署、明道死、忠烈死、廣豐倉、太行驛、魁樓、社稷壇、景德橋、郡厲壇、先農壇、永濟橋、演式場、晉南壇、山川壇。其中一些地名在抗日戰爭中和近十幾年的舊城改造中逐步消失。
澤州府治圖澤州府治圖
當時的晉城老城,位於今晉城市城區西北片區、東西南北大街一帶。白水河支流的東西兩河夾城而流,共有東、西、南三道城門,包括城牆,城內的衙門司署、糧倉驛館、魁樓廟宇、書院祠堂均坐落有序。
舊城城內大十字西北角是澤州府衙(府治),府衙以南是鳳台縣衙,府衙以東是考院、都司署、乾總署、東關帝廟、元妙觀,府衙以西是袁公祠、節孝祠城隍廟西關帝廟。
府衙以北是七賢祠張公祠高台寺。老城東南部是忠烈祠、明道祠、學署、文廟、魁樓,老城以西是廣教寺廣豐倉、太行驛、府隍廟。
城東北角有郡歷坊、先農坊,城東南有演式場,城西北有社稷坊。東關有永濟橋,西關有景德橋
城南還有晉南橋(俗彌南大橋),城北有鳳凰台。這些古老建築大都毀於日本侵略者之手,也有少數因年久失修,無法保留,被改建它物。新中國成立後,城牆、城門漸被拆除,現僅存原東門內一段城牆遺蹟。
解放前和建國初,城內有六街、三十巷,主要街巷有東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北大街、前西街、西安街及府衙巷、老府巷、東倉巷、馬道巷、後巷、周元巷、司家巷、三元巷及高都寺胡同等。街巷總長約16公里。
昔日的晉城老城,城內街道多狹窄不平,除大十字西北角府衙門街和小十字以西的縣衙門街用青石鋪砌外,其餘街道用土墊而成。
直到1945年,城牆才被先後拆除,與原屬城外的黃華街、驛后街連為一體。
新中國成立後,屢經修整。1960年又新開了新市街1公里,城區面積進一步擴大。到1982年,城內31條,大小街道全部用瀝青鋪過,全長13.3公里;用耐火磚鋪設小巷道11條。
上世紀60年代,城區打通了新市街的一段(1公里);70年代,新修了建設東巷及後河等街道和巷路;80年代初,又建成了花園巷、七府巷等街巷。到1984年,城區街道總長達82公里。1985年,建成面積達8平方公里,較原來擴大4.3倍。到1996年,面積達到23平方公里,是原來舊城的15.3倍。
晉城老城(清山西省澤州府城)城內晉城老城(清山西省澤州府城)城內

主要景點

程顥書院

在晉城古老的歷史上,曾設立過多處官辦書院,僅城內記載的就有古書院、體仁書院、宗程書院、懷仁書院等。其中最有影響力的是宋代著名理學家、教育家程顥在城北創辦的明道書院(今古書院所在)。
晉城古城
晉城古書院建於北宋治平二年至四年(1065~1067年),原名為“明道書院”。後來以此命名的書院村,還存有當年書院的舊址。
據說書院村如今的古書院學校即是當年書院遺址,在學校還能看到部分書院的痕跡。學校內東牆有石刻的“竹韻書生”四字,筆法鋼勁有力,氣宇不凡,不知出自何人之手。書院左方的閣樓門洞上,還留有明天啟年間所立的“古書院”石碣。石刻下是一圓形拱門,被後人用磚砌實。由此們可以通往隔壁一疑為“名道書院”的院子。書院內原有程子祠,始建於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後被毀。後來古書院村晉元彥臨終前時仍未竣工,其子繼承遺訓,將程子祠修建完成。如今校內還留有程子祠的石刻,刻於嘉慶二十四年(1820年),碑文中說明了書院村命名的由來。“明道祠者,宋程明道先生講學地也。斯地就無居人,因就教而隨家焉,故是村特以古書院為名。”從中依稀可以想像當年的風采。
在古書院國小園內,有一塊上刻“宋澤州晉城令程明道夫子之神位”的石碑。至今,在古書院舊址上仍有保存完好的文昌閣。建於清初的明清時代風格的四合院建築原來有四座,僅有一座保存完好。雖然這些建築保留了原始的明清建築風格,然而由於歷數百年歷史風霜,年久失修風采已逝,許多極具文物價值的木雕門窗殘缺破壞,部分房屋面臨坍塌的危險。身臨其境,雖然當年儒學教育的輝煌已成為過去,但程景那嚴 治學的大家風範仍恩澤今天的晉城市。

懷潭會館

懷覃會館是明清河南彰德、衛輝、懷慶三府的商人在古澤州府修建的一座行業性會館。
晉城古城
就建築格式和奢華繁複的細部結構來看,懷覃會館建築為明清時代建造,從一有著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明顯特徵的二樓過道講去,有一寬敞的大院,首先可以看見巨大的沙石雕獅子,兩獅子互相張望,氣勢奪人。院落東西各有好幾間廂房,但都是鐵將軍把門,似有它用,房頂上的藏藍色琉璃脊飾分外引人注目。
院落正北為會館主體建築,有正殿和拜殿。正殿面闊三間,左右耳放各三間,兩側配殿有九間。拜殿修建在正殿前一米多高的台子上,兩側配殿有九間。拜殿修建在正殿前一米多高的台子上,斗拱、石柱兩側的雕刻複雜細膩,兩邊飛檐下有一有趣的人物雕刻,在其他古建築上不多見,拜殿和正殿有粗大橫樑,最招人注目處是兩條巨大金龍盤游其上,主殿由於不受陽光直接照射,兩金龍閃閃發光,似欲出殿騰飛。拜殿則受到光線暴曬,金身雖不如主殿,但也足讓人感嘆不已。
在正殿花樑上可看到“大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面行創建大殿三楹”字樣,總理人為當時萬和號的王之瑞,昌茂號的程統業、萬盛號的趙大法。順花梁看下去,可發現拜殿建於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側殿建於清嘉慶七年(1802年)。總理人為面行相同號的三個老闆。由此看來,懷覃會館是由清代乾隆到嘉慶年間河南面行商人發起並修建的。前後建築的時間為十年左右。
會館原來還有照壁、東西戟門、舞台、鐘鼓樓、正殿、拜亭、耳殿、廊廡等建築,已經不見蹤影。文革前會館前院有大影壁一座,院中有一泓清水,潭邊垂柳拂風,有江南園林風格,這些建築已蕩然無存,院門外據說還有舊時的演武場,也早已難覓蹤影。更令人痛心的是文物販子多次光顧,殿頂脊獸多被盜走,令人扼腕嘆息。

景德橋

景德橋又名沁陽橋、西關大橋,位於晉城市區西關白沙河上,是古澤州府城通往陽城、沁水的交通要道,更是繼趙州橋之後我國現存歷史悠久的古代珍貴橋樑之一。歷經了800餘年的雨雪風霜,至今仍傲然挺立。
晉城古城
景德橋始建於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明昌二年(1191年)落成,前後施工三年。主拱淨跨21米,拱高9米,拱厚1米,橋身連同東西橋 共長33米,橋面寬5.9米,全橋用15道立券石並排砌成,大券兩肩各有一小券,既可在洪水季節分流水量,又能減輕橋身券腳的荷重,還增添了橋自身的美感。東西兩岸設有金剛牆,保護橋基。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改名為景德橋,並在橋被兩側金剛牆埋設有鐵柱兩根,以預報水情。橋的主拱上有清晰可辯的獸面、海馬、龍形、海水以及 首等精美的浮雕,用工細密,獨具匠心,有“長橋臥波,坦道凌空”之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