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風與藝風:月刊(1933.1-1937.3)研究》是一部以20世紀30年代藝風社創辦的《藝風》月刊(1933.1—1937.3)為研究對象的專門著作。雖然只是對一份刊物的研究,但是卻集中了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中國美術界的各種話語,既闡述了中國本土藝術家在那個時代自發性與獨創性的表達,同時也昭示著源於內在的不滿與革新需要而觸發的歷史進程。
基本介紹
- 書名:時風與藝風:《藝風》月刊研究
- 作者:石晶
-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67707578
- 外文名:Times Flavor and Art Style a Research on YiFeng Monthly(1933.1-1937.3)
- 出版社:吉林大學出版社
- 頁數:253頁
- 開本:16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時風與藝風:月刊(1933.1-1937.3)研究》由吉林大學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石晶,文學博士,教授。1970年3月生於吉林省公主嶺市,現任通化師範學院人事處處長。工作至今的二十餘年裡,先後在《文藝爭鳴》《社會科學戰線》《通化師範學院學報》《吉林日報》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幾十篇,其中學術淪文《時風喚起藝風潮》榮獲吉林省社科成果二等獎,編著32萬字的《中華文化經典誦讀選》一書,主持完成多項吉林省社科規劃項目,曾榮獲“第五屆通化市優秀青年”榮譽稱號。
圖書目錄
引言
一、個案研究與時代再現
二、研究脈絡與研究現狀
三、研究方法與研究重點、難點
第一章《藝風》緣起
一、多元化的藝術時代
二、藝風社及其《藝風》創辦
三、《藝風》學人孫福熙
1.早年經歷
2.編輯生涯和藝術創作
3.與魯迅的交往
第二章《藝風》特色與作者群剖析
一、月刊特色
二、作者群分析
1.教育背景
2.職業背景
三、專刊特色
1.超現實主義專刊
2.現代藝術專刊
3.藝風社展覽會專刊
4.民俗學專刊
第三章構建民間美術與民俗學研究發展的理論平台
一、中國民間美術發展的推動者
1.《藝風》視傳播中國民間美術為己任
2.彰顯中國民間美術的內在特徵和主題
二、中國民俗學探索發展的主陣地
1.早期學術活動為民俗學研究奠定基礎
2.《藝風》成就了“中國民俗學之父”
3.《藝風》對鐘敬文的學術探索影響深遠
三、中國民間美術與民俗學互為表里
1.民間美術是一種有形的實體性的民俗
2.民俗活動是民間美術的創作基礎
3.民間美術豐富民俗活動內容和活動情境
第四章時風喚起藝風潮
一、助推風起雲湧的美展
二、消除門戶之見,促成大型美展
1.理念是作用發揮的基礎
2.首屆美展,扶植了藝術新生命
3.第二屆美展,承上啟下,影響深遠
4.第三屆美展,引領美術的發展趨向
5.第四屆美展情況不詳
三、推出展覽專號,提供學術交流平台
四、推動藝術大眾化,提倡藝術救國
1.推動藝術大眾化
2.推動藝術界崇尚真善美
3.喚起藝術家覺醒
4.倡導民族精神
第五章對中國美術道路前途的認知與思辨
一、守護傳統本位,力求創新
二、宣傳西方藝術思潮,主張西化
三、融合傳統與西方,兼收並蓄
四、展現成果,交流創新
結語《藝風》精神永存
一、《藝風》的歷史定位
1.時代意義
2.坐標確定
二、《藝風》價值
1.《藝風》的學術價值
2.《藝風》帶來的啟示
3.《藝風》在中國美術現代化進程中揮灑了濃墨重彩
附錄
參考文獻
後記
一、個案研究與時代再現
二、研究脈絡與研究現狀
三、研究方法與研究重點、難點
第一章《藝風》緣起
一、多元化的藝術時代
二、藝風社及其《藝風》創辦
三、《藝風》學人孫福熙
1.早年經歷
2.編輯生涯和藝術創作
3.與魯迅的交往
第二章《藝風》特色與作者群剖析
一、月刊特色
二、作者群分析
1.教育背景
2.職業背景
三、專刊特色
1.超現實主義專刊
2.現代藝術專刊
3.藝風社展覽會專刊
4.民俗學專刊
第三章構建民間美術與民俗學研究發展的理論平台
一、中國民間美術發展的推動者
1.《藝風》視傳播中國民間美術為己任
2.彰顯中國民間美術的內在特徵和主題
二、中國民俗學探索發展的主陣地
1.早期學術活動為民俗學研究奠定基礎
2.《藝風》成就了“中國民俗學之父”
3.《藝風》對鐘敬文的學術探索影響深遠
三、中國民間美術與民俗學互為表里
1.民間美術是一種有形的實體性的民俗
2.民俗活動是民間美術的創作基礎
3.民間美術豐富民俗活動內容和活動情境
第四章時風喚起藝風潮
一、助推風起雲湧的美展
二、消除門戶之見,促成大型美展
1.理念是作用發揮的基礎
2.首屆美展,扶植了藝術新生命
3.第二屆美展,承上啟下,影響深遠
4.第三屆美展,引領美術的發展趨向
5.第四屆美展情況不詳
三、推出展覽專號,提供學術交流平台
四、推動藝術大眾化,提倡藝術救國
1.推動藝術大眾化
2.推動藝術界崇尚真善美
3.喚起藝術家覺醒
4.倡導民族精神
第五章對中國美術道路前途的認知與思辨
一、守護傳統本位,力求創新
二、宣傳西方藝術思潮,主張西化
三、融合傳統與西方,兼收並蓄
四、展現成果,交流創新
結語《藝風》精神永存
一、《藝風》的歷史定位
1.時代意義
2.坐標確定
二、《藝風》價值
1.《藝風》的學術價值
2.《藝風》帶來的啟示
3.《藝風》在中國美術現代化進程中揮灑了濃墨重彩
附錄
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