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科學基礎

時間科學基礎

本書系統地介紹了現代時間測量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內容包括:天文學時間標準的歷史沿革,原子時守時理論和尺度算法,高精度時間頻率的測量比對,現代授時技術和原子頻標等。全書著重闡述在相對論框架下時間測量的基本概念和計算方法。 本書可作為時頻測量、航天、通信、導航、測地和天文學等領域相關專業的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這些領域的工作人員和大學生參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時間科學基礎
  • I S B N:7040191598,9787040191592
  • 作 者:漆貫榮
  • 出 版 社:高等教育
出版信息,目錄,

出版信息

出版時間:2006-04-01
版 次:初版
開 本:16開
包 張:平裝

目錄

前言
全書主要符號表
第1章 概論
第2章 時間測量理論
2.1引言
2.2牛頓理論
2.3.1同時性概念
2.3.2時間膨脹
2.3.3洛倫茲變換
2.4廣義相對論
2.4.1時空度規
2.4.2引力紅移
2.4.3引力時延
2.4.4後牛頓近似
第3章 天文學時間
3.1日期、曆法和時間
3.2以地球自轉為基礎的時間測量
3.2.1真太陽時
3.2.2平太陽時
3.2.3時差
3.2.4恆星
3.2.5地方時與時區
3.2.6世界時
3.3 以地球公轉為基礎的時間測量
3.3.1地球自轉的不均勻性
3.3.2曆書時秒定義
3.3.3曆書時和世界時的關係
3.4脈衝星時間
3.4.1觀測事實
3.4.2可能貢獻
第4章 原子時
4.1歷史回顧
4.2原子鐘守時原理
4.3原子時秒定義
4.4原子時的起點
4.5原子時與世界時的協調
第5章 時間尺度和算法
5.1引言
5.2廣義相對論中的時間尺度
5.2.1國際原子時
5.2.2協調世界時
5.2.3 IAU 1991年決議A4
5.3時間尺度的建立
5.3.1預期質量
5.3.2定時資料
5.3.3時間尺度算法
5.3.4時間尺度的準確度
5.3.5某些獨立時間尺度的穩定度
5.4各類時間尺度的相互關係
5.4.1新尺度的引進
5.4.2各類時間尺度之間的相互關係
5.4.3關於曆元J2000
5.4.4為什麼要有這么多時間尺度
5.5結論
第6章 授時技術
6.1引言
6.2短波無線電授時
6.3長波無線電授時
6.4電視授時
6.5衛星授時
6.5.1 GPS系統
6.5.2 GLONASS系統
6.5.3北斗一號
6.6電話授時
6.7網路授時
6.8各種授時技術的精度比較
第7章 時間和頻率的測量比對
7.1引言
7.2時間和頻率的穩定度
7.2.1定義
7.2.2符號
7.2.3時域測量
7.2.4頻域測量
7.2.5時間和頻率波動模型
7.2.6頻率穩定度的特徵
7.2.7時間穩定度的特徵
7.2.8穩定度測量中的交合評價
7.3機械振盪器
7.4石英晶體振盪器
7.5準確度概念
7.6時間和頻率比對
7.6.1概論
7.6.2頻率與原時的關係
7.6.3時間比對
7.6.4頻率比對
第8章 原子頻標
8.1原子頻標的波譜學基礎
8.1.1原子特性的普遍性
8.1.2鹼性原子的頻譜特性
8.1.3選擇標準
8.1.4譜線寬度
8.2原子與電磁場的相互作用
8.2.1弱場中的觀測
8.2.2原子狀態的製備和檢測
8.2.3都卜勒效應
8.2.4諧振腔
8.2.5伺服電路
8.3靜態孤立原子的近似實現
8.3.1外加磁場的影響
8.3.2黑體輻射
8.3.3速度效應
8.3.4碰撞效應
8.3.5調製增寬
8.3.6邊帶效應
8.4銫束頻標
8.4.1磁選態銫束頻標
8.4.2光抽運銫束頻標
8.4.3雷射冷卻銫原子頻標
8.5氫脈澤
8.5.1氫脈澤的結構
8.5.2振盪條件
8.5.3主動型氫脈澤
8.5.4被動型氫脈澤
8.5.5氫脈澤的時頻測量特性
8.5.6製冷型氫脈澤
8.6銣頻標
8.6.1基本結構
8.6.2 工作原理
8.6.3 時頻特性
8.6.4展望
8.7汞離子頻標
8.7.1射頻陷阱囚禁原理
8.7.2囚禁離子的特性
8.7.3汞離子頻標描述
8.7.4汞離子頻標時頻特性
8.7.5展望
8.7.6鐿離子頻標
8.8其他原子頻標
8.9總結
第9章 時間和頻率的套用
9.1基礎研究
9.1.1計量學
9.1.2物理學常數的測定
9.1.3在原子物理學中的套用
9.1.4在時一空結構和引力場研究中的套用
9.1.5在海洋環境研究中的套用
9.2導航定位
9.2.1地面無線電導航定位系統
9.2.2衛星導航定位系統
9.3在航天和兵器試驗中的套用
9.4在通信中的套用
9.5在電力系統中的套用
附錄1 世界上主要時間實驗室
附錄2 與時間有關的國際科學組織
主要參考書目
索引
時間科學基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