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行為與郊區生活方式

時空行為與郊區生活方式

《時空行為與郊區生活方式》是2019年東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塔娜。本書以2012年北京市居民日常活動與交通出行調查數據,來進行基於微觀個體行為的視角的實證研究,從生活方式與時空行為的關係出發,構建基於時空行為的城市生活方式理論框架,刻畫和解釋當代中國城市郊區居民生活方式,對當前居民的時空行為與郊區生活方式進行了一定的研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時空行為與郊區生活方式
  • 作者:塔娜
  • 出版社:東南大學出版社
  • ISBN:9787564181796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基於微觀個體行為的視角,從生活方式與時空行為的關係出發,構建基於時空行為的城市生活方式理論框架,刻畫和解釋當代中國城市郊區居民生活方式。基於2012年北京市居民日常活動與交通出行調查數據,利用一周的GPS時空軌跡與活動日誌數據針對北京市郊區居民開展實證研究。從個體作為郊區居民、作為家庭成員、作為城市就業者三個維度,分析了不同生活方式選擇下的居民時空行為模式及其影響機制,反觀郊區生活方式的不同表現維度,並通過對郊區居民生活方式類型的劃分,刻畫郊區居民生活方式的多樣性與異質性。

圖書目錄

總序
序言
前言
1 緒論
1.1 郊區研究的新方向
1.1.1 中國郊區化發展趨勢及其問題
1.1.2 郊區研究及其發展趨勢
1.2 城市研究的行為論基礎
1.2.1 關注動態與過程導向
1.2.2 關注城市生活與社會公平
1.3 郊區生活方式的研究架構
1.3.1 生活方式的概念界定
1.3.2 生活方式與時空行為的關係解讀
1.3.3 理論框架
1.3.4 生活方式類型的測度指標
1.3.5 研究特點
2 社會學視野下的生活方式
2.1 生活方式的概念
2.2 經典城市社會學的生活方式理論
2.2.1 城市與城市生活方式
2.2.2 郊區與郊區生活方式
2.3 新城市社會學的生活方式理論
2.3.1 “社會馬賽克”與生活方式的多樣化
2.3.2 社會一空間互動視角下的生活方式
2.4 生活方式與行為
2.4.1 生活方式與越軌行為
2.4.2 生活方式與日常行為
2.5 小結
3 時空行為視角的生活方式
3.1 時空行為研究經典理論
3.1.1 行為主義地理學
3.1.2 時間地理學
3.1.3 活動分析法
3.2 時空行為研究的核心概念
3.2.1 時空路徑
3.2.2 時空彈性
3.2.3 活動時空密度
3.2.4 活動空間
3.3 時空行為視角的生活方式理論探索
3.3.1 時間地理學:長期行為與短期行為的互動關係
3.3.2 活動分析法:生活方式與巨觀背景、微觀行為的關係
3.4 時空行為視角下的生活方式實踐進展
3.4.1 套用行為指標測度生活方式
3.4.2 利用生活方式群體解讀行為模式
3.5 小結
3.5.1 制約機制的實證分析需要加強
3.5.2 時空行為與生活方式的結合是新趨勢
3.5.3 生活方式測度需要增加活動因素
4 研究區域與調查方法
4.1 研究區域的選取
4.1.1 北京的郊區化過程
4.1.2 案例區域的選取
4.2 基於GPS的時空數據採集方法
4.2.1 日誌調查問卷設計
4.2.2 基於GPS的時空軌跡採集
4.2.3 基於網際網路的活動一移動信息採集
4.2.4 調查實施
4.2.5 數據管理
4.3 樣本社會經濟屬性
4.4 核心變數及其測量
5 基於家庭類型的郊區居民生活方式研究
5.1 家庭結構與生活方式的關係
5.1.1 中國城市社會轉型與家庭變遷
5.1.2 家庭類型與行為差異
5.1.3 家庭類型對生活方式的影響
5.2 家庭類型與時空彈性
5.2.1 不同類型活動的時空彈性
5.2.2 整日的時空彈性特徵
5.2.3 時空彈性的一周差異特徵
5.2.4 家庭結構對時空固定活動參與的影響
5.3 家庭類型與行為的時空間結構
5.3.1 整日行為的時空間結構特徵
5.3.2 不同活動的持續時間特徵
5.4 小結
5.4.1 生活方式的性別差異正在增加
5.4.2 家庭具有行為的自我協調機制
6 基於移動性的郊區居民生活方式研究
6.1 汽車所有權與生活方式的關係
6.1.1 城市汽車所有權增長趨勢
6.1.2 汽車所有權與行為差異
6.1.3 汽車所有權對生活方式的影響
6.2 汽車所有權與日常活動一移動行為
6.2.1 整日行為的時空間結構特徵
6.2.2 活動地點的集聚特徵
6.2.3 活動點的距家距離特徵
6.3 汽車所有權與活動空間
6.3.1 活動空間特徵
6.3.2 汽車所有權對活動空間的影響
6.3.3 汽車使用情況與活動空間的關係
6.4 汽車所有權與汽車出行距離
6.4.1 整日汽車出行距離影響因素
6.4.2 通勤汽車出行距離影響因素
6.4.3 非工作汽車出行影響因素
6.5 小結
6.5.1 汽車使用對提高移動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6.5.2 探索城市空間結構對汽車使用方式的影響
7 基於職住空間的郊區居民生活方式研究
7.1 職住空間與生活方式的關係
7.1.1 郊區化與職住分離
7.1.2 職住空間、建成環境與行為差異
7.1.3 職住空間對生活方式的影響
7.2 職住空間的雙錨點模型
7.3 郊區居民的通勤特徵
7.4 職住空間對通勤效率的影響
7.4.1 衡量指標
7.4.2 通勤效率的群體差異
7.4.3 模型分析
7.5 職住空間對工作日晚間非工作活動的影響
7.5.1 工作日晚間家外非工作活動的差異分析
7.5.2 職住空間對工作日晚間非工作活動參與的影響
7.6 小結
7.6.1 郊區居民的通勤圈具有多元化特徵
7.6.2 郊區居民個體通勤效率較低
8 基於時空行為的生活方式類型研究
8.1 基於時空行為的生活方式類型劃分
8.1.1 選取指標
8.1.2 因子分析
8.1.3 聚類分析
8.2 生活方式群體的社會經濟屙I生特徵
8.2.1 家庭屬性特徵
8.2.2 個體屬性特徵
8.2.3 職住空間特徵
8.2.4 社會經濟特徵小結
8.3 生活方式群體的活動一移動模式特徵
8.3.1 時空路徑
8.3.2 活動點密度
8.3.3 非工作活動時空分布特徵
8.3.4 出行時間
8.3.5 活動一移動模式特徵小結
8.4 小結
8.4.1 郊區空間的日常生活功能需要加強
8.4.2 城市空間對郊區居民依舊具有重要的意義
8.4.3 中國城市郊區居民生活方式具有獨特性
8.4.4 生活方式差異提供了一個劃分居民類型的視角
9 時空行為與郊區生活方式研究的未來
9.1 時空行為視角的生活方式研究創新
9.1.1 構建時空行為視角下的生活方式理論
9.1.2 分析生活方式的“空間一社會一技術”制約機制
9.1.3 探索生活方式郊區化的研究路徑
9.2 日常行為與生活方式研究的展望
9.2.1 構建行為一空間互動理論體系
9.2.2 拓展空間公平研究的主題
9.2.3 深化主客觀結合行為機制的分析
9.2.4 開展面向規劃的行為預測研究
圖表來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